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记者李倩薇、余里)“《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显著进步,还在于其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核。”近日在此间举办的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科幻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上,与会嘉宾这样评价《流浪地球》系列电影。
此前,《流浪地球2》入围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三项提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认为,家国文化、伦理亲情、奉献与牺牲、集体主义与协作等概念,构成了《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精神内核。
在与会嘉宾看来,科幻作品是一种“世界语”,拥有以科学为源头创作的共同“骨架”,而不同的文化则是塑造各国科幻作品气质与形象的精神内核。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引起巨大轰动,影片展现了激光武器、机器人和先进设备,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类型片特征的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科幻影视作品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科幻电影关注度重起。2019年,改编自刘慈欣同名作品的《流浪地球》上映,这一年被许多从业者定义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王红卫近年来参与了《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科幻电影的制作。他认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上映后,电影工作者开始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所蕴含的本土价值观念。“要让更多观众产生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王红卫说。
近年来,《独行月球》《宇宙编辑俱乐部》等不同类型的科幻电影上映,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投入到科幻电影创作中。
在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看来,中国科幻作品需要找到与西方科幻的不同之处,比如中国元素、中国情感、中国主题等。“到下一个阶段,我们还可以用世界视角讲述具有中国内核的科幻故事。”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帆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演不仅需要对电影艺术的热爱、电影技术的把控、电影工业的运用,更需要对世界之需、社会之需、观众之需有深刻的体悟和洞察。
“未来10年,我将继续深耕科幻电影,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文化的科幻电影,继续走在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郭帆说。
连接过去与未来,科幻电影发展也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
潜水艇、卫星通信、移动电话……过去许多科幻文学和电影中的描述已成为现实,而现在的科幻作品正想象着一幅未来的图景。“科幻与科技创新是一种双螺旋关系,科幻是想象力,科技是创造力。”科幻作家王晋康说。
从“天眼”观天到“夸父”逐日,再到嫦娥六号启航……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会员姜振宇认为,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给科幻作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兼CEO姬少亭认为,中国科技正高速发展,这让每个人思考自身和科技之间的关系。科幻作品是最好的载体,让世界了解中国关于国家和世界、过去和未来、宇宙和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