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新闻中心首页
回眸“十三五”,一幅美丽生态画卷在怀川大地徐徐展开。11月13日,我市召开“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五年来,焦作天空更蓝了。
有数据为证,2019年,我市综合污染指数为6.324,比2015年的8.61下降26.83%;PM10的平均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的150微克/立方米下降27.33%;PM2.5为6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的87微克/立方米下降27.59%,PM10和PM2.5浓度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
另外,五连来,我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下降73.47%、26%和43.59%。在全省大气攻坚考核中,我市2016年排名倒数第三,2019年排名全省第四。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我市圆满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2+26”城市中排名第九,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前10个月,我市PM10浓度、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6%、13.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2天。
五年来,焦作河湖更清了。
面对水系不通、水量不足、天然径流少、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市着力把外面的水引进来、让内部的水连起来、使受污染的水净起来,统筹生态修复和灾害防治,谋划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污染防治等8大类64个项目,总投资279亿元。截至目前,这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
2017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共设河长1826人。扎实开展河湖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整治河湖问题2003处。
2017年至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期间,我市4个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省定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连续4年实现“双达标”;2个入黄断面均较2015年改善2个水质类别。在全省水攻坚考核中,我市排名从2017年的第十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五名。
五年来,焦作城乡更绿了。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项目于2018年4月全面开工,目前已开放“水袖流云”“枫林晚秋”“诗画太行”等12个节点公园,形成了一道“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景”的亮丽风景线。据了解,该绿化带项目将为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68公顷。
2018年以来,我市相继开工了大沙河生态治理城区核心段、大沙河上游郊野公园生态提升、中原路节点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目前,在焦武路至中原路之间形成了长12公里、宽260米的景观水面467公顷,新增绿地面积400公顷,对市民开放节点公园9个。
2016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北山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实施了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以来,我市实施总投资24.16亿元的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今年年底前,35个子项目有望完成全部建设。
此外,我市高标一流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大力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记者 李晓军)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回眸“十三五”,一幅美丽生态画卷在怀川大地徐徐展开。11月13日,我市召开“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五年来,焦作天空更蓝了。
有数据为证,2019年,我市综合污染指数为6.324,比2015年的8.61下降26.83%;PM10的平均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的150微克/立方米下降27.33%;PM2.5为6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的87微克/立方米下降27.59%,PM10和PM2.5浓度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
另外,五连来,我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下降73.47%、26%和43.59%。在全省大气攻坚考核中,我市2016年排名倒数第三,2019年排名全省第四。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我市圆满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2+26”城市中排名第九,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前10个月,我市PM10浓度、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6%、13.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2天。
五年来,焦作河湖更清了。
面对水系不通、水量不足、天然径流少、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市着力把外面的水引进来、让内部的水连起来、使受污染的水净起来,统筹生态修复和灾害防治,谋划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污染防治等8大类64个项目,总投资279亿元。截至目前,这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
2017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共设河长1826人。扎实开展河湖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整治河湖问题2003处。
2017年至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期间,我市4个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省定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连续4年实现“双达标”;2个入黄断面均较2015年改善2个水质类别。在全省水攻坚考核中,我市排名从2017年的第十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五名。
五年来,焦作城乡更绿了。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项目于2018年4月全面开工,目前已开放“水袖流云”“枫林晚秋”“诗画太行”等12个节点公园,形成了一道“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景”的亮丽风景线。据了解,该绿化带项目将为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68公顷。
2018年以来,我市相继开工了大沙河生态治理城区核心段、大沙河上游郊野公园生态提升、中原路节点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目前,在焦武路至中原路之间形成了长12公里、宽260米的景观水面467公顷,新增绿地面积400公顷,对市民开放节点公园9个。
2016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北山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实施了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以来,我市实施总投资24.16亿元的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今年年底前,35个子项目有望完成全部建设。
此外,我市高标一流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大力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记者 李晓军)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