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原红波一席谈
新闻中心首页
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衡量一个地区的交通畅通情况及交通服务能力。在全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排名比较靠后。如何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打造更加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原红波。
问:提升综合立体交通指数,对提高城市交通内外辐射能力,方便群众出行至关重要,我市在这一指标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短板?
答:在2021年度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交通运输服务事项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与涉企运输之间关系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出租车新能源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等级公路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问:针对这些问题短板,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了哪些整改提升举措?
答:我们充分发挥统筹牵头作用,会同配合部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有效提升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质量。
一是精简服务事项流程,优化营商服务质量。及时核实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动态更新181项行政许可小颗粒事项,并在河南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精简材料、优化流程,落实道路运输便民惠企政策,推动道路客运、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二是建立交通运输长效机制,落实物流保通保畅。各高速公路下站口保持2条以上货车专用通道,对保障民生、防疫、应急、工业物资等车辆快速核验、登记后予以通过,全力保道路通畅;省交通运输厅支持我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交通专项省补助资金300万元;落实省“四保”企业白名单制度,6月1日至8月31日对白名单企业相关车辆通行我省境内高速公路减免20%通行费。
三是聚焦出租车发展动能,提升城市交通品质。自7月1日起,新增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目前新能源网约车增加32辆。将于10月发布《关于公示城区巡游出租汽车新能源车型技术参数的通告》,自11月1日起,新增和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必须使用新能源车辆,大幅提高新能源车辆比率。
四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发展质量。大力实施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孟州至偃师黄河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沿太行高速焦济段、沿黄高速施工进展顺利,加快推进焦平、沁伊、长修高速公路项目及省道237沁阳捏掌东至孟州里村段、省道236沁阳常平至沁阳城区段项目,将于9月28日开工建设沿太行高速焦作段项目。
问:这些政策实施后,取得了哪些实效?
答:我市交通领域“四保”白名单企业886家、车辆40029台,车辆数居全省首位,经估算,我市白名单运输企业截至8月底共节约高速通行费物流成本5000余万元。同时,城乡交通服务品质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提升。今年7月,对城区公共交通车辆乘车码、健康码、乘车卡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了“两码合一”“卡码合一”。把博爱县、沁阳市确定为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目前已完成48个村,超额完成省定40个村任务,群众出行更方便。下一步,国家还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将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问:在今后工作中,还有哪些跟进举措助力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答: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将紧紧围绕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全力实施“611831行动计划”。“6”即对全市6000多公里“四好农村路”进行再巩固、再完善、再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名片,做到“在焦作看见美丽乡村路”;“11”即全力推进沿黄、焦平、长修、沁伊、沿太行(西段)、沿太行(东段)、焦唐、郑焦、郑辉高速及晋新、荷宝高速扩建等11条高速公路建设;“8”即形成8座黄河大桥:在现有桃花峪等4座黄河大桥基础上,力争再建4座黄河大桥(焦平高速、沁伊高速、焦唐高速、郑焦高速黄河桥);“3”即打造3个交通圈:快速通达市域各县(市)的半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郑、洛、新等毗邻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形成交通路网大循环,快速通达中原城市群的2小时交通圈;“1”即把我市建设成豫西北、晋东南交通枢纽城市,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进而转化为引领发展优势,建设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 杜玲)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水涛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姬 祥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衡量一个地区的交通畅通情况及交通服务能力。在全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排名比较靠后。如何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打造更加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原红波。
问:提升综合立体交通指数,对提高城市交通内外辐射能力,方便群众出行至关重要,我市在这一指标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短板?
答:在2021年度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交通运输服务事项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与涉企运输之间关系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出租车新能源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等级公路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问:针对这些问题短板,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了哪些整改提升举措?
答:我们充分发挥统筹牵头作用,会同配合部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有效提升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质量。
一是精简服务事项流程,优化营商服务质量。及时核实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动态更新181项行政许可小颗粒事项,并在河南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精简材料、优化流程,落实道路运输便民惠企政策,推动道路客运、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二是建立交通运输长效机制,落实物流保通保畅。各高速公路下站口保持2条以上货车专用通道,对保障民生、防疫、应急、工业物资等车辆快速核验、登记后予以通过,全力保道路通畅;省交通运输厅支持我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交通专项省补助资金300万元;落实省“四保”企业白名单制度,6月1日至8月31日对白名单企业相关车辆通行我省境内高速公路减免20%通行费。
三是聚焦出租车发展动能,提升城市交通品质。自7月1日起,新增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目前新能源网约车增加32辆。将于10月发布《关于公示城区巡游出租汽车新能源车型技术参数的通告》,自11月1日起,新增和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必须使用新能源车辆,大幅提高新能源车辆比率。
四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发展质量。大力实施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孟州至偃师黄河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沿太行高速焦济段、沿黄高速施工进展顺利,加快推进焦平、沁伊、长修高速公路项目及省道237沁阳捏掌东至孟州里村段、省道236沁阳常平至沁阳城区段项目,将于9月28日开工建设沿太行高速焦作段项目。
问:这些政策实施后,取得了哪些实效?
答:我市交通领域“四保”白名单企业886家、车辆40029台,车辆数居全省首位,经估算,我市白名单运输企业截至8月底共节约高速通行费物流成本5000余万元。同时,城乡交通服务品质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提升。今年7月,对城区公共交通车辆乘车码、健康码、乘车卡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了“两码合一”“卡码合一”。把博爱县、沁阳市确定为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目前已完成48个村,超额完成省定40个村任务,群众出行更方便。下一步,国家还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将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问:在今后工作中,还有哪些跟进举措助力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答: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将紧紧围绕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全力实施“611831行动计划”。“6”即对全市6000多公里“四好农村路”进行再巩固、再完善、再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名片,做到“在焦作看见美丽乡村路”;“11”即全力推进沿黄、焦平、长修、沁伊、沿太行(西段)、沿太行(东段)、焦唐、郑焦、郑辉高速及晋新、荷宝高速扩建等11条高速公路建设;“8”即形成8座黄河大桥:在现有桃花峪等4座黄河大桥基础上,力争再建4座黄河大桥(焦平高速、沁伊高速、焦唐高速、郑焦高速黄河桥);“3”即打造3个交通圈:快速通达市域各县(市)的半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郑、洛、新等毗邻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形成交通路网大循环,快速通达中原城市群的2小时交通圈;“1”即把我市建设成豫西北、晋东南交通枢纽城市,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进而转化为引领发展优势,建设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 杜玲)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水涛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姬 祥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