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火炬手孔令立:立德知礼接棒南孔文化
更新时间:2023-9-20 8:56:2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在孔氏南宗家庙前,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向矗立在府山公园的孔子像行作揖礼,随后点燃杭州亚运会衢州传递的首棒火炬。

  “火炬传递从浩荡儒风的孔氏南宗家庙出发,对我来说,这一棒是传承,更是责任。”孔令立说。

  孔氏家庙全国唯二,一在山东曲阜,二在浙江衢州。

  2021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孔令立回到衢州,从父亲、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手中接过弘扬南孔文化的接力棒。

  被冠以“孔子嫡长孙”的名头,难免形成压力。孔令立坦言,他唯有把压力转化为将儒家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到衢州后,他并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去了衢州学院充电,学习儒家思想、儒学经典和南孔历史等一系列课程,并倾力于青少年立德知礼、立心践行的南孔文化教育和传承。

  近年来,孔令立在《论语》普及方面投入诸多精力。“《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我相信,《论语》这部经典会指引青少年的人生,让他们的人生充实且有意义。”

  此外,以家庙为基地,衢州南孔还打造了一系列《论语》进校园活动:小学生诵《论语》章句、初中生讲《论语》故事、高中生办《论语》辩论赛……不仅在青少年中弘扬儒学文化,也为衢州打造“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打下了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束首棒火炬传递,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孔令立把“薪火”给专程前来助力火炬传递的孩子们触摸。

  “让孩子们触摸火炬,在他们心中种下亚运的种子,同时鼓励他们在百年文化复兴中做好传承者,传递好每一个接力棒。”孔令立说。

  9月28日,庄重而盛大的祭孔大典将在孔氏南宗家庙举办。这位年轻的孔子嫡长孙、祭孔大典传承人踌躇满志,他期待与时俱进的祭孔大典,被更多人看懂、认可、称赞,让儒家文化润入心田、薪火相传。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火炬手孔令立:立德知礼接棒南孔文化
    2023-9-20 8:56:2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在孔氏南宗家庙前,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向矗立在府山公园的孔子像行作揖礼,随后点燃杭州亚运会衢州传递的首棒火炬。

      “火炬传递从浩荡儒风的孔氏南宗家庙出发,对我来说,这一棒是传承,更是责任。”孔令立说。

      孔氏家庙全国唯二,一在山东曲阜,二在浙江衢州。

      2021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孔令立回到衢州,从父亲、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手中接过弘扬南孔文化的接力棒。

      被冠以“孔子嫡长孙”的名头,难免形成压力。孔令立坦言,他唯有把压力转化为将儒家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到衢州后,他并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去了衢州学院充电,学习儒家思想、儒学经典和南孔历史等一系列课程,并倾力于青少年立德知礼、立心践行的南孔文化教育和传承。

      近年来,孔令立在《论语》普及方面投入诸多精力。“《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我相信,《论语》这部经典会指引青少年的人生,让他们的人生充实且有意义。”

      此外,以家庙为基地,衢州南孔还打造了一系列《论语》进校园活动:小学生诵《论语》章句、初中生讲《论语》故事、高中生办《论语》辩论赛……不仅在青少年中弘扬儒学文化,也为衢州打造“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打下了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束首棒火炬传递,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孔令立把“薪火”给专程前来助力火炬传递的孩子们触摸。

      “让孩子们触摸火炬,在他们心中种下亚运的种子,同时鼓励他们在百年文化复兴中做好传承者,传递好每一个接力棒。”孔令立说。

      9月28日,庄重而盛大的祭孔大典将在孔氏南宗家庙举办。这位年轻的孔子嫡长孙、祭孔大典传承人踌躇满志,他期待与时俱进的祭孔大典,被更多人看懂、认可、称赞,让儒家文化润入心田、薪火相传。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