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焦网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立足新起点 迈向新征程
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中当标杆作示范

卢和平
更新时间:2020-11-21 16:29:17    来源:焦作日报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在2014年3月调研指导河南时提出了“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重大要求。“三起来”不仅深刻洞察了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更回答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是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孟州市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指引,提出了“党建做引领、产业促转型、城乡谋振兴、民生新改善”的工作思路,以“三大攻坚”“三城同创”“三十工程”为抓手,弘扬“三股劲”,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孟州市位列第二,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孟州更需要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务实重干,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当标杆、作示范,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县域治理“三起来”的科学内涵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必须深入领会、精准把握县域治理“三起来”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强县是手段、是过程,富民是目的、是结果。在强县与富民的实践中,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上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孟州以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契机,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百亿级企业集团”的目标,规划建设了29.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集聚规上企业97家,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皮革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保税经济、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打造了中原内配、隆丰皮草、广济药业三个行业世界冠军。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先后七次跻身全省前十,2019年位列全省第四;孟州市被评为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二)坚持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把县域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卢氏在金融扶贫上着力深化改革,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西峡在扩大开放上积极探索,把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近年来,孟州坚持改革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坚持开放带动,打造了“B型保税、跨境电商、进口肉类口岸、进境动物皮张监管仓库”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201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4亿元,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第二位。坚持创新驱动,孟州市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建成三家院士工作站、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五家企业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两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孟州市被评为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三)坚持把城市和乡村贯通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孟州市把城乡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城乡融合作为发展的关键,全力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新格局。在城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坚持每年实施“十项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三年,共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81个,完成投资61亿元,黄河大桥快速推进、城市亮化点亮夜空、集中供暖如期开通、新一中建设接近尾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接受技术评估。在农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统筹推进旱厕改造、污水治理等工作,农村旱厕实现应改尽改,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实施,“四好农村路”实现全域覆盖,孟州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

  二、把握工作重点,找准贯通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方向路径

  孟州作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新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在创新发展中抓转型、强载体。做大产业集群。立足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传统产业,鼓励支持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等龙头企业通过“三大改造”、对外合作、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发展载体。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激发发展活力;全力推进中欧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呼南高铁在孟州设站、郑银高铁过境孟州、济源—孟州货运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全面提升承载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院地合作等形式,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在协调发展中抓融合、美城乡。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用“绣花”功夫打造精致城市。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以景区理念建设秀美乡村。稳步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一体化,全力叫响“老家莫沟”“美丽源沟”“红色岩山”“桑坡·记忆”品牌,突出抓好韩园、莫沟创建AAAA级景区工作,加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下沉,让农民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三)在绿色发展中抓生态、补短板。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坚持“水气土”同治,重点抓好南庄毛皮园区、二污厂扩容提标、河道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切实减少污染排放。在生态建设上做文章。深入开展黄河“清四乱”“绿盾”专项行动,加强支流治理,筑牢黄河生态屏障;不断深化“森林孟州”建设,扎实推进“六大增绿”工程建设,统筹抓好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均衡发展。在绿色发展上求突破。以“三新一高”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心、保税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污泥和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处置中心、拓思环保年处理1.5万吨废催化剂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

  (四)在开放发展中抓招商、优环境。做优营商环境。树牢“围墙内政府不干预、围墙外企业不操心”的理念,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推广完善“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争创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狠抓对外招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抓招商、引项目,争取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目标。抢抓政策机遇。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精心谋划一批贴合孟州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的大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

  (五)在共享发展中抓攻坚、惠民生。孟州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结对认亲·放飞梦想”活动,建立健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防止返贫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每年实施好“十件民生实事”,实现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提高治理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叫响“五联共建”党建品牌;持续完善“12345”社区治理模式,继续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楼院“双报到”,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三、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强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政治保障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

  (一)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委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切实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弘扬孟州精神。我们将坚持把“开放、创新、崇文、融合”的孟州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全面提升能力。领导干部要持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交出经得起检验的“高分答卷”。

  (四)树好鲜明导向。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为”的用人导向和实干导向,坚持重基层、重一线、重实干,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县域稳则大局稳,县域活则全盘活。孟州将切实扛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和政治责任,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挑起重担、扛起大梁,不断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绘就精彩画卷。


(作者为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闻编辑:陈婷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立足新起点 迈向新征程
    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中当标杆作示范

    卢和平
    2020-11-21 16:29:17    来源:焦作日报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在2014年3月调研指导河南时提出了“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重大要求。“三起来”不仅深刻洞察了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更回答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是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孟州市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指引,提出了“党建做引领、产业促转型、城乡谋振兴、民生新改善”的工作思路,以“三大攻坚”“三城同创”“三十工程”为抓手,弘扬“三股劲”,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孟州市位列第二,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孟州更需要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务实重干,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当标杆、作示范,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县域治理“三起来”的科学内涵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必须深入领会、精准把握县域治理“三起来”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强县是手段、是过程,富民是目的、是结果。在强县与富民的实践中,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上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孟州以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契机,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百亿级企业集团”的目标,规划建设了29.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集聚规上企业97家,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皮革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保税经济、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打造了中原内配、隆丰皮草、广济药业三个行业世界冠军。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先后七次跻身全省前十,2019年位列全省第四;孟州市被评为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二)坚持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把县域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卢氏在金融扶贫上着力深化改革,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西峡在扩大开放上积极探索,把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近年来,孟州坚持改革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坚持开放带动,打造了“B型保税、跨境电商、进口肉类口岸、进境动物皮张监管仓库”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201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4亿元,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第二位。坚持创新驱动,孟州市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建成三家院士工作站、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五家企业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两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孟州市被评为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三)坚持把城市和乡村贯通起来,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孟州市把城乡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城乡融合作为发展的关键,全力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新格局。在城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坚持每年实施“十项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三年,共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81个,完成投资61亿元,黄河大桥快速推进、城市亮化点亮夜空、集中供暖如期开通、新一中建设接近尾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接受技术评估。在农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统筹推进旱厕改造、污水治理等工作,农村旱厕实现应改尽改,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实施,“四好农村路”实现全域覆盖,孟州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

      二、把握工作重点,找准贯通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方向路径

      孟州作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新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在创新发展中抓转型、强载体。做大产业集群。立足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传统产业,鼓励支持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等龙头企业通过“三大改造”、对外合作、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发展载体。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激发发展活力;全力推进中欧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呼南高铁在孟州设站、郑银高铁过境孟州、济源—孟州货运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全面提升承载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院地合作等形式,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在协调发展中抓融合、美城乡。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用“绣花”功夫打造精致城市。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以景区理念建设秀美乡村。稳步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一体化,全力叫响“老家莫沟”“美丽源沟”“红色岩山”“桑坡·记忆”品牌,突出抓好韩园、莫沟创建AAAA级景区工作,加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下沉,让农民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三)在绿色发展中抓生态、补短板。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坚持“水气土”同治,重点抓好南庄毛皮园区、二污厂扩容提标、河道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切实减少污染排放。在生态建设上做文章。深入开展黄河“清四乱”“绿盾”专项行动,加强支流治理,筑牢黄河生态屏障;不断深化“森林孟州”建设,扎实推进“六大增绿”工程建设,统筹抓好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均衡发展。在绿色发展上求突破。以“三新一高”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心、保税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污泥和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处置中心、拓思环保年处理1.5万吨废催化剂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

      (四)在开放发展中抓招商、优环境。做优营商环境。树牢“围墙内政府不干预、围墙外企业不操心”的理念,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推广完善“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争创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狠抓对外招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抓招商、引项目,争取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目标。抢抓政策机遇。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精心谋划一批贴合孟州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的大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

      (五)在共享发展中抓攻坚、惠民生。孟州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结对认亲·放飞梦想”活动,建立健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防止返贫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每年实施好“十件民生实事”,实现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提高治理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叫响“五联共建”党建品牌;持续完善“12345”社区治理模式,继续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楼院“双报到”,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三、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强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政治保障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

      (一)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委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切实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弘扬孟州精神。我们将坚持把“开放、创新、崇文、融合”的孟州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全面提升能力。领导干部要持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交出经得起检验的“高分答卷”。

      (四)树好鲜明导向。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为”的用人导向和实干导向,坚持重基层、重一线、重实干,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县域稳则大局稳,县域活则全盘活。孟州将切实扛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和政治责任,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挑起重担、扛起大梁,不断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绘就精彩画卷。


    (作者为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