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如何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大学建设各项工作之中,是中国大学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必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既需要把握新机遇、推进新发展,又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因此,当前做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更多责任与压力,要答好“如何凝聚与引领”“如何守好底线”“如何守正与创新”的“三问”,要自觉将工作放在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战略格局中来谋划、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全局中来谋划,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立心铸魂,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校党建提升行动计划为统揽,始终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和服务好党委中心组、第一议题和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深入学、及时跟进学,做好深化、内化、转化文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系统观念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实现时间上全过程、空间上全覆盖、要素上全动员。要认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焦作师专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将持续以文明创建为引擎带动,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增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突出创新引领,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统筹力量和资源,着力构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新生态,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新模式。以焦作师专近日成功获批河南省融媒体育人试点高校为抓手,推动融媒体建设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融媒体的价值引领功能和育人实效,构筑指尖上的思政高地。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力求实现“网、端、微、屏”多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进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高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让正面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从而聚焦与吸引广大师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育人格局,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突出固本强基,守好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等阵地管理,紧盯网络舆情、学生思想动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关键问题,落实意识形态分析研判、风险预警、防范化解等重要环节,织紧织密意识形态安全网,筑牢安全底线。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要上好“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现实结合起来,做到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人生经验学习和社会知识积累。教育学生以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强国有我”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好弘扬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要求,将知与行的足迹刻在祖国大地上,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做好新时代学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关键,必须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规律,着力在守正创新中提升质量,在引领发展上发挥作用,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气象。
(张 皓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总值班:马秀清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谢 丹 |
编 辑:陈 婷 |
校 对:胡玉成 |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如何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大学建设各项工作之中,是中国大学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必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既需要把握新机遇、推进新发展,又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因此,当前做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更多责任与压力,要答好“如何凝聚与引领”“如何守好底线”“如何守正与创新”的“三问”,要自觉将工作放在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战略格局中来谋划、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全局中来谋划,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立心铸魂,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校党建提升行动计划为统揽,始终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和服务好党委中心组、第一议题和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深入学、及时跟进学,做好深化、内化、转化文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系统观念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实现时间上全过程、空间上全覆盖、要素上全动员。要认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焦作师专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将持续以文明创建为引擎带动,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增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突出创新引领,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统筹力量和资源,着力构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新生态,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新模式。以焦作师专近日成功获批河南省融媒体育人试点高校为抓手,推动融媒体建设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融媒体的价值引领功能和育人实效,构筑指尖上的思政高地。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力求实现“网、端、微、屏”多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进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高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让正面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从而聚焦与吸引广大师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育人格局,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突出固本强基,守好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等阵地管理,紧盯网络舆情、学生思想动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关键问题,落实意识形态分析研判、风险预警、防范化解等重要环节,织紧织密意识形态安全网,筑牢安全底线。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要上好“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现实结合起来,做到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人生经验学习和社会知识积累。教育学生以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强国有我”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好弘扬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要求,将知与行的足迹刻在祖国大地上,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做好新时代学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关键,必须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规律,着力在守正创新中提升质量,在引领发展上发挥作用,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气象。
(张 皓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总值班:马秀清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谢 丹 |
编 辑:陈 婷 |
校 对:胡玉成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