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经济日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刊文: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更新时间:2016-12-14 9:47:25    来源:经济日报

(一)

  最近,上海全面盘点“营改增”试点5年红利,结果令人惊叹。不仅企业直接减负1500多亿元,还在助力服务业发展、有效拉动就业创业、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外溢效应”。一个实实在在的减税负、降成本举措,既解决一时之弊,更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出了强劲的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城市是深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打造尊重企业的市场环境、注重人才优先发展、坚定保护知识产权……一系列改革推动着深圳从制造之城嬗变为创新之都。创新成果集中涌现,全球创新人才聚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单位GDP能耗全国最低。有外媒感慨道:“如果这种鼓励创新和竞争的经济模式能够广泛复制,中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

  两个城市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发力,各领域的标志性、支柱性改革相继推出。几年来,有的落地扎根,形成了细化实化的制度安排;有的开花结果,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实践的一步步深入,带来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的重大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方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方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文化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方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方略,强军治军的现代军事方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期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使我们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发展和改革早已高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为全面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就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对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找准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代的哲人遐思;找好改革支点,就能开创发展新局,这是今天的中国故事。

  (二)

  年终岁尾,回望2016年的世界经济,许多新变化前所未有,频现的“黑天鹅”出人意料。英国“脱欧”削弱欧盟实力,美国“两洋”战略受挫,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国际贸易陷入低迷,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进入了阶段性调整期,世界经济处于弱增长态势,国际秩序主导权角逐更趋激烈,全球格局出现由“多极化”步入“多层化”的明显迹象。

  很难判断世界经济何时才能走出底部。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新一轮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它会如何展开;长期停滞的阴影可能持续笼罩世界经济,旧的增长动力在慢慢消减,新的增长动力却迟迟没有到来。

  重重悲观雾霭之下,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和深刻变革期。但是,如同历史上的每一次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这一次转型和变革也自有其周期规律和结构规律。谁能找到规律、认清趋势,找到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找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谁就能占据主动、把握先机,成为变革的领军者和弄潮儿。

  2016年的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符合预期。希望稳的稳住了,前3季度经济增长稳定在6.7%,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工业企业效益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希望进的有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创业创新大潮涌动,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新增长点正在陆续出现,新动能成长超出预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稳”“进”之时有难处,亮点之中有隐忧。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外需持续疲软,国际贸易增长已连续5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内需中的消费,由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居民收入增速稳中放缓,今年前3季度实际增长6.3%,低于同期经济增速,难免会影响未来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投资方面,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贡献率达到54.5%,势头固然抢眼,但从结构上看还是旧动能。民间投资则下跌势急,甚至一些月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随着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尤其是有效投资不足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

  增长动力与下行压力交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使得当前经济运行的分化特点愈益明显:传统产业增速继续回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加快;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旅游、文化、健康等“幸福产业”生机勃勃;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经受着调整的阵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

  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观察,这种分化其实是越快越好、越明显越好。因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培育新动力、加快形成新结构,以新经济的加速对冲旧经济的减速,才能在切实的“进”中实现持续的“稳”。而其催化剂,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增加微观活力,扩大有效供给,打造新引擎,激发新动能,使中国经济整体迈上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新阶段。

  (三)

  站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要求清晰体现了“十三五”时期经济治理的主线,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方法是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其路径是用改革创新推进结构调整,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进步、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各部门紧锣密鼓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有关政府职能、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商事制度、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方案密集推出。一些地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举措不断充实、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企业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出现了企业家、科研人员、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规模和力量颇为可观。这种从生产供给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发展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改革之路,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眼下,尽管改革成效初显,难度也不可低估。改革的益处是长期的,但是从短期看,总会让一部分企业、行业、个人受到影响冲击,不可能风平浪静、轻而易举;改革的方向是清晰的,但是在操作中,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见;改革的任务是明确的,但是在工作中,还有许多新规律要摸索、新知识要学习、新问题要解决,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和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

  面临种种关隘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拿出加倍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我们要掌握正确方法,统筹兼顾,动态优化,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要秉持法治思维,讲规则、讲程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锤炼担当精神,胸怀大局,“敢”字为先,不为人情所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要树立实干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曾写过一篇文章,重点阐述“结构性改革为什么那么难”。他认为,许多经济问题的产生源于市场运行中的缺陷,这显然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即改变支配市场主体行为的制度架构和监管架构。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但由于总会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所以很难被人们所接受。

  的确,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

  而对于中国的改革,新加坡《联合早报》观察认为:“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全面推进改革进程。”这个评价道出的是现象,而现象背后更为深刻的是本质,即我们独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人民的智慧、意愿和要求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我们要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不懈地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继续发挥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顺应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高举的旗帜更鲜亮,未来的道路更宽广,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团结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钟经文)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经济日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刊文: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2016-12-14 9:47:25    来源:经济日报

(一)

  最近,上海全面盘点“营改增”试点5年红利,结果令人惊叹。不仅企业直接减负1500多亿元,还在助力服务业发展、有效拉动就业创业、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外溢效应”。一个实实在在的减税负、降成本举措,既解决一时之弊,更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出了强劲的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城市是深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打造尊重企业的市场环境、注重人才优先发展、坚定保护知识产权……一系列改革推动着深圳从制造之城嬗变为创新之都。创新成果集中涌现,全球创新人才聚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单位GDP能耗全国最低。有外媒感慨道:“如果这种鼓励创新和竞争的经济模式能够广泛复制,中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

  两个城市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发力,各领域的标志性、支柱性改革相继推出。几年来,有的落地扎根,形成了细化实化的制度安排;有的开花结果,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实践的一步步深入,带来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的重大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方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方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文化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方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方略,强军治军的现代军事方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期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使我们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发展和改革早已高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为全面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就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对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找准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代的哲人遐思;找好改革支点,就能开创发展新局,这是今天的中国故事。

  (二)

  年终岁尾,回望2016年的世界经济,许多新变化前所未有,频现的“黑天鹅”出人意料。英国“脱欧”削弱欧盟实力,美国“两洋”战略受挫,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国际贸易陷入低迷,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进入了阶段性调整期,世界经济处于弱增长态势,国际秩序主导权角逐更趋激烈,全球格局出现由“多极化”步入“多层化”的明显迹象。

  很难判断世界经济何时才能走出底部。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新一轮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它会如何展开;长期停滞的阴影可能持续笼罩世界经济,旧的增长动力在慢慢消减,新的增长动力却迟迟没有到来。

  重重悲观雾霭之下,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和深刻变革期。但是,如同历史上的每一次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这一次转型和变革也自有其周期规律和结构规律。谁能找到规律、认清趋势,找到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找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谁就能占据主动、把握先机,成为变革的领军者和弄潮儿。

  2016年的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符合预期。希望稳的稳住了,前3季度经济增长稳定在6.7%,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工业企业效益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希望进的有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创业创新大潮涌动,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新增长点正在陆续出现,新动能成长超出预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稳”“进”之时有难处,亮点之中有隐忧。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外需持续疲软,国际贸易增长已连续5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内需中的消费,由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居民收入增速稳中放缓,今年前3季度实际增长6.3%,低于同期经济增速,难免会影响未来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投资方面,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贡献率达到54.5%,势头固然抢眼,但从结构上看还是旧动能。民间投资则下跌势急,甚至一些月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随着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尤其是有效投资不足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

  增长动力与下行压力交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使得当前经济运行的分化特点愈益明显:传统产业增速继续回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加快;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旅游、文化、健康等“幸福产业”生机勃勃;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经受着调整的阵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

  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观察,这种分化其实是越快越好、越明显越好。因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培育新动力、加快形成新结构,以新经济的加速对冲旧经济的减速,才能在切实的“进”中实现持续的“稳”。而其催化剂,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增加微观活力,扩大有效供给,打造新引擎,激发新动能,使中国经济整体迈上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新阶段。

  (三)

  站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要求清晰体现了“十三五”时期经济治理的主线,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方法是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其路径是用改革创新推进结构调整,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进步、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各部门紧锣密鼓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有关政府职能、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商事制度、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方案密集推出。一些地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举措不断充实、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企业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出现了企业家、科研人员、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规模和力量颇为可观。这种从生产供给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发展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改革之路,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眼下,尽管改革成效初显,难度也不可低估。改革的益处是长期的,但是从短期看,总会让一部分企业、行业、个人受到影响冲击,不可能风平浪静、轻而易举;改革的方向是清晰的,但是在操作中,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见;改革的任务是明确的,但是在工作中,还有许多新规律要摸索、新知识要学习、新问题要解决,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和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

  面临种种关隘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拿出加倍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我们要掌握正确方法,统筹兼顾,动态优化,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要秉持法治思维,讲规则、讲程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锤炼担当精神,胸怀大局,“敢”字为先,不为人情所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要树立实干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曾写过一篇文章,重点阐述“结构性改革为什么那么难”。他认为,许多经济问题的产生源于市场运行中的缺陷,这显然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即改变支配市场主体行为的制度架构和监管架构。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但由于总会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所以很难被人们所接受。

  的确,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

  而对于中国的改革,新加坡《联合早报》观察认为:“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全面推进改革进程。”这个评价道出的是现象,而现象背后更为深刻的是本质,即我们独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人民的智慧、意愿和要求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我们要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不懈地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继续发挥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顺应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高举的旗帜更鲜亮,未来的道路更宽广,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团结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钟经文)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