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启示
更新时间:2017-12-4 14:4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发展问题,核心是如何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实现发展。在如何实现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中国成就塑造中国典范,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惠及整个世界。具体来看,中国从发展之“核”、发展之“策”、发展之“道”三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探寻现代化之路提供重要启示。

  发展之“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到提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使中国的发展具有高度人民性。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极大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群策群力、共建共享。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化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启示。

  发展之“策”: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引领中国现代化路径全面升级。中国现代化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工业化方面,我国主动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若干优势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走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信息化方面,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全社会兴起创新创业热潮,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城镇化方面,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解决好人的问题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推进基础设施革命,跨越“发展鸿沟”。基础设施落后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瓶颈,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跨越的“发展鸿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革命。1950年,中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为零。2016年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相当于全球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2/3,高速铁路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名片。2014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6年末又增至13.1万公里。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也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还建成一大批高水平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瓶颈制约”转变为“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200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8%,2017年6月已达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总量在2016年末达22.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3%,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持续数十年推进世界最大规模的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性、全国性市场规模扩大及深度一体化,使中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将基础设施革命作为发展推动力的重要经验正在体现出越来越大的正外部性。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设施联通作为重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追赶脚步。

  推进民生改善,全方位促进人的现代化。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始终坚持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继续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紧。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打响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发展中国家减少和消除贫困作出榜样。中国的现代化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之“道”: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方法论

  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成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快速追赶,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具有科学的方法论。

  形成能够团结全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之所以能够找到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只有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汇聚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从实际出发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习近平同志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时代巨变中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正确选择。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旦选择了正确道路,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不徘徊、不折腾,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勇于和善于推动自我革新,保持制度生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是通过改革,中国制度才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面貌才发生巨大变化。改革是创新工程,它对制度体系除弊兴利,使制度体系始终保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改革是系统工程,要有系统思维,遵循科学有序的路径推进改革;改革是长期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不同重点,但改革事业永无止境。

  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互利共赢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中国的现代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使中国负责任、具备全球领导力的大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让世界分享中国的机遇,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使各国人民受益,使全人类受益。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启示
2017-12-4 14:4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发展问题,核心是如何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实现发展。在如何实现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中国成就塑造中国典范,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惠及整个世界。具体来看,中国从发展之“核”、发展之“策”、发展之“道”三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探寻现代化之路提供重要启示。

  发展之“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到提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使中国的发展具有高度人民性。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极大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群策群力、共建共享。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化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启示。

  发展之“策”: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引领中国现代化路径全面升级。中国现代化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工业化方面,我国主动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若干优势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走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信息化方面,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全社会兴起创新创业热潮,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城镇化方面,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解决好人的问题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推进基础设施革命,跨越“发展鸿沟”。基础设施落后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瓶颈,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跨越的“发展鸿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革命。1950年,中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为零。2016年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相当于全球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2/3,高速铁路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名片。2014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6年末又增至13.1万公里。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也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还建成一大批高水平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瓶颈制约”转变为“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200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8%,2017年6月已达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总量在2016年末达22.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3%,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持续数十年推进世界最大规模的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性、全国性市场规模扩大及深度一体化,使中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将基础设施革命作为发展推动力的重要经验正在体现出越来越大的正外部性。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设施联通作为重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追赶脚步。

  推进民生改善,全方位促进人的现代化。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始终坚持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继续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紧。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打响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发展中国家减少和消除贫困作出榜样。中国的现代化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之“道”: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方法论

  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成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快速追赶,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具有科学的方法论。

  形成能够团结全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之所以能够找到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只有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汇聚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从实际出发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习近平同志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时代巨变中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正确选择。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旦选择了正确道路,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不徘徊、不折腾,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勇于和善于推动自我革新,保持制度生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是通过改革,中国制度才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面貌才发生巨大变化。改革是创新工程,它对制度体系除弊兴利,使制度体系始终保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改革是系统工程,要有系统思维,遵循科学有序的路径推进改革;改革是长期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不同重点,但改革事业永无止境。

  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互利共赢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中国的现代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使中国负责任、具备全球领导力的大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让世界分享中国的机遇,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使各国人民受益,使全人类受益。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