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河南有个“塞罕坝” 68年三代人培育6.9万亩平原林海
更新时间:2018-1-9 10:28:42    来源:大河网

航拍民权林场。资料图片

1月5日,雪后初晴,阳光普照下的民权林场申甘林带核心区。记者史长来摄

上世纪50年代林区遍布沙丘。资料图片

黄河故道的早晨。郑凤玺摄

昔日民权林场职工育苗的场景。资料图片

申甘林带内经常举行徒步穿越比赛。资料图片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习近平

  河南日报记者 董林 张学文 王平 刘洋 陈慧

  打开河南地图,广袤的豫东平原上,有一片深深的绿色铺展在豫、鲁、皖、苏四省的辐辏之地。

  100多年前,九曲黄河在这里陡然决口改道,挟大清河滚滚入海,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也留下了茫茫沙丘。

  68年,三代人,就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培育了6.9万亩的平原林海,建起了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

  她,就像一段绿色长城,如“定海神针”般镇守在豫东门户,抵御着风沙的入侵,释放近1.5万人一年的需氧量,保卫着豫东平原的河清海晏。

  踏着2018年的第一场雪,我们走进这片林子,走近这群人,去倾听那些如歌岁月的往事,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

  从一亩苗到万丛林

  ——彻底治住肆虐的风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黄河故道两岸百姓的梦想。这是一场绿色的接力,更是一次艰苦的远征

  一片片森林绵延不绝,一行行大树伸向天空,北风吹过,卷起层层落叶,掀起阵阵涛声。驱车行进在林间公路上,我们不由得被“林海滔滔百万兵”的景象震撼了。

  高耸入云的刺槐、傲然挺立的杨树、粗壮沧桑的旱柳、笔直光滑的苦楝、华盖如伞的椿树……它们就在这平原上无拘无束地生长着,遒劲坚韧,就算已经倒下,也保持着原始的姿态。

  “这是申甘林带的核心区。”民权林场场长王伟指着远方说,“这片林子西起民权县程庄镇申集村,东至城关镇甘庄村,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2~3公里。核心区域人工林面积3万多亩,是全国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

  “没有向导,在这里肯定是要迷路的。”经常在申甘林带里搞科研的省林科院专家樊巍的话比数字更直观。

  然而,翻开《黄河志》,才知道早年间笼罩这里的并不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而是昏昏苍苍的黄色。风沙在这里猖狂已近百年。

  据史料记载,明代后期,治黄专家、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河后,黄河中下游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等地一线,行水300余年。

  清咸丰年间的1855年,奔腾咆哮的黄河在兰考东坝头决口,掉头向北经山东入海。

  这是黄河最后一次改道。自此,兰考以东的下游成为黄河的“故道”,蜿蜒于豫鲁皖苏4省8市25县(区)444个乡镇,全长738公里。民权处于千里故道上游地区,长52.4公里,流经野岗、程庄、胡集等7个乡镇。

  “大风起、飞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狂风掀起茅屋顶,沙湮田垄禾苗枯”等民谣无不倾诉着风沙之苦,“种一葫芦打两瓢”的光景让农民的日子雪上加霜。

  据《民权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30多年中,该县有17个村庄因风沙危害背井离乡,有20多个村庄屡次南移。“电影焦裕禄》里风沙盐碱的画面,我们也经历过。”曾在林场生活工作大半生的老职工说。

  风沙如猛虎,土匪如饿狼。“好过的阎王殿,难过的民权县”,道尽当年这个三不管地带的贫瘠与悲凉。

  固风沙、除涝灾、治盐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成为故道两岸百姓最大的梦想。

  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疾苦挂在心。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河南省人民政府仍然决定营造豫东防护林带,横贯郑州、开封、商丘、许昌、淮阳5地的19个县。

  次年1月,时任民权县县长马光带队到张庄、断堤头等乡镇访问群众,查看荒地,随后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进行造林动员、布置造林任务,拉开了民权造林治荒的序幕。

  申甘林带最早归河南省豫东沙荒造林管理处管理,管理处指导开封以东兰封、考城、民权、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等十多个县的造林治荒工作。这就是商丘市民权林场的前身。

  早年间地下水位高,栽树很容易成活,不出10年,这片地方的沙土得到有效治理,黄河故道开始绿树成荫了。当时的老场长王梦石曾在河南日报上发表文章《沙荒变绿洲救出万顷田》。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差点击垮了这群把绿色视为生命的人们。

  从1958年起,林木被大量砍伐,大片林子被毁,风沙再起。

  从头再来!林场人长年与树打交道,那种倔强、那种不屈、那种顽强已经深深植根心中。

  1962年,民权林场被收归国家林业部,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河南省商丘机械林场,是当时全国五大机械林场之一。

  “五朵金花”之中,就有现在广为人知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当时,商丘机械林场的一切管理都归国家林业部,场一级的干部任免、财务报账要去林业部,不少县委书记都在这里当过场长、副场长。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中央和地方的重视下,大批大中专毕业生从学校来到这里,人拉肩扛,重新栽种下绿色的希望。

  “最早,我们培育树苗的苗圃就1亩,后来扩大到104亩。能长成这么一大片林子,当年我们是想不到的。就像大人养孩子,小孩儿终于成材了。”今年84岁的老场长康心玉感慨地说。

  1997年商丘设市后,林场更名为商丘市民权林场。虽然名称在变,但初心不变、痴心不改。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民权林场经营面积达6.9万亩,有林地面积5.5万亩,林木蓄积总量18.7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

  申甘林带是民权林场核心林区,光长成的参天大树、成片的就有2万多亩,成为豫东重要的生态屏障。

  这里有杨树、刺槐、泡桐、桃树等各类植物120余种,其中,刺槐因抗干旱、耐瘠薄,一开始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当家树种。

  如今的黄河故道,早已旧貌换新颜。

  春天,草木萌动,野花烂漫,空气中飘荡着槐花蜜的香甜。

  夏天,万木葱茏,高林蔽日,清凉宜人,不少人慕名来此享受森林浴。

  秋天,层林尽染,绵延无尽,果满枝头,芬芳飘香。

  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薄雾缭绕林间,凸显这片森林的苍劲和粗犷。

  自然环境的修复,招来了美丽环境的使者。这里野生动物多了起来,野兔、松鼠、獾、黄鼠鼬等小型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百灵、画眉、喜鹊、斑鸠等随处可见,还有很多“稀客”光顾。林场工作人员发现,这里有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省级保护动物70多种,成为迁徙候鸟重要的停歇地。

  民权是庄子故里,在这片“庄生晓梦迷蝴蝶,诸侯会盟春秋业”的土地上,林场人用战天斗地的行动,让“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的民谣终于作古,让绿色希望在这里升腾,让绿色奇迹在这里诞生。

  从一群人到一种魂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忠于使命,林场人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践行着“绿化祖国”的诺言

  民权县城东北角的一座寂静、残破的院子,勾起了康心玉的思绪。

  “林场几代领导班子和工人吃住都在这里,不把空闲的地方都种上树,绝不轻言下马回家。”这位在林场工作和生活了63年的老场长指了指已经是危房的屋子,平静地说。

  1955年的夏天,21岁的康心玉从洛阳林校毕业,班里没有人愿意到又穷又苦的豫东去。作为班长,他带头报名回到这里。

  到林场不久,建设家乡的满腔激情被严酷的现实打了一闷棍。“最难受的是吃不饱。”康心玉说,“我在学校一顿饭能吃好几个馍,到了林场老是喝稀汤,饿得心慌。”

  当年的林场只有16个人,唯一的一辆破旧自行车,场长也只是偶尔骑一下。康心玉和后来分配到林场的翟际法等人每天上班平均要步行15公里。晚上装车,白天栽种。育苗、栽树、抚育、管理,件件事情都得管。忙起来回不了家,就挖一个地窨子,铺上麦秸秆,支个帐篷和衣而睡。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河里水多得是。

  说起当年的情景,80岁的佟超然记忆犹新。1962年,他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民权林场,成为场里唯一的大学生。

  “不习惯,啥都不习惯。”老佟虽然耳背,但嗓门依然洪亮,“我在学校起码能吃到米、面、油,来到这里只有盐水煮萝卜和红薯。吃不下饭,想见的人还见不到,当时真不想在这里待了。”

  可他还是待下来了,还待了一辈子,连老师要把他安排到河北省林业厅都没去。老佟说自己放不下这片绿。在他的带领下,民权林场的杨树、刺槐良种选育始终领先全国,提高了沙区垦荒植树的成活率,强化了林带防风固沙的功能。

  老佟说:“我的同学有一部分去了塞罕坝。民权林场虽然没有塞罕坝大,但我们付出的心血是一样的。再造‘绿色长城’,就是我的梦想。”

  那时候,紧邻民权的兰考,焦裕禄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关键,那就是——栽树、栽树、还是栽树,一棵棵泡桐从此扎下深根;在这里,林场人也顶风冒沙,不断摸索,创造了“高栽杨槐低栽柳”“前挡后拉四面围攻”等栽种、治沙方法,推广“坑挖深、土埋实、树行与风向垂直”的种植技术。这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一直传到今天。

  如今,这些老人们都已是耄耋之年,脸上、手上都被岁月和风沙刻下了深深的沟壑。苦难早已淡漠,但谈起人生的抱憾,还是当年无法经常与家人团聚。

  翟际法家里有5个孩子,他只记得二儿子翟鲁民的生日。小女儿出生6个月零10天后,翟际法才第一次知道孩子到底长啥样。“把我抱5个孩子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一个月。”83岁的翟际法双手停在空中,欲言又止。

  翟鲁民接过话头,“家里就我母亲一个人撑着,不仅要出工挖河,还得照顾我们兄弟姊妹,累出了痨病,后来得了肺癌,60多岁就去世了。”这位黝黑壮实的汉子哽咽了。

  “种树就是种钱,种树就是种福,种树就是种生命。”翟鲁民说,他理解父亲,理解他的选择,长大后和父亲走上同样的路。他的微信名叫“沙风”,“防风治沙是我的职责,父亲常说,绿化祖国到死都不能忘。”

  欣慰的是,接力棒一代一代在往下传。

  翟际法的孙子、“80后”翟文杰无法感受那种艰苦的场面,但他牢牢地记住了爷爷告诉他的一个数字——仅1964年一个冬天,就造林6400亩。

  而这些树,全是靠人的两只手栽出来的!

  这成为他与林场血脉相融的情感之源。33岁的翟文杰从小在林场长大,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大学报考了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林场,已经工作了11个年头。哪怕是在身边年轻人大多奔向葡萄酒厂打工挣钱的时候,他也没有离开。

  抚摸着一株刺槐,翟文杰告诉记者,栽植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刺槐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留存下来的大树多是上世纪70年代种的。“我总觉得树也像人,一代一代更替。现在该是我们完成他们交付的使命了。”

  与翟文杰一样,留在林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是自愿留下的,有的是被“劝”下的。

  已届鲐背之年的潘敬修把儿子留在林场后,又在孙子找工作的时候,毅然告诉他,就回林场。“植树造林,说到天边都是正道!”

  现在林场有职工600余人,“三代同堂”十分普遍。他们中有的是技术工人,有的是管理人员,还有一大部分担任着护林员的角色。

  在申集分场的刺槐林里,有一座小木屋。屋内面积不大,却摆了四张单人床,护林员张艳民正在屋内烧水做饭。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养护树木、修剪树枝,24小时两班倒基本不休息,随时有事随时出门。”47岁的张艳民有些腼腆地笑着说,“再有两天,我就可以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了。”

  往林子深处走,遇到的护林员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林二代”。交谈中,他们说现在护林工作容易了,偷盗树木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以前护林工作挺危险,偷盗树木的人甚至还带着土枪。

  树林里有着一座坟冢。坟前既没有墓碑,也没有苍松。这里静静地躺着一位农民护林员高玉臣。他在林场工作35年,所负责的片区极少发生盗树、拉土、毁树苗现象。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死了也要守望林区”,家人将他埋在了林区,由小儿子接替他继续护林。

  在申集分场北界,有7棵高耸挺立的沙兰杨,是康心玉上世纪60年代去东北林场学习时背回来的树枝育成的。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树亭亭如盖,树身已经粗壮到三个人才能合抱,植树的人却悄然老去,芳华不再。

  然而,正是这群忍受寂寞、以苦为乐的林场人,无私地把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才有了黄河故道的平原林海,才有了定不负人的宝贵绿色。

  从一抹绿到一条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一直在路上

  塞罕坝林场价值几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而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

  河南的“塞罕坝”亦是如此。

  樊巍为刚刚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不再为职工工资发愁的王伟算了一笔账:

  林场森林植被和林地土壤总固碳量为2.25万吨,总价值为2250万元;

  长约40公里的骨干林带每年保护农田120万亩,可增收3600万元;

  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价值可达9600万元;

  ……

  初步估算,民权林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可达6.96亿元,约为直接经济效益的35倍。

  “这还不算民权林场几万亩森林、豫东林海、平原绿洲的品牌效益,对民权招商引资的拉动效益,对土地增值效益,带动就业、扶贫等社会效益。”樊巍很是兴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进入生态文明被提到如此高度的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林场的发展也开始向更高层次和境界迈进。

  过去是以生产木材、利用森林获取经济效益为主,单纯地依靠砍树、卖树“养家”;如今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全面启动了申甘林带生态旅游基地的开发建设系统工程,盘活林业资源,促进林场发展。

  大自然没有辜负林场人的努力。

  现在的申甘林带成了旅游观光胜地。每年4月底,在“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的景色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其中,赏花踏青,兴致来了还可以加入徒步大赛,感受充满勃勃生机的森林之美。

  成片的葡萄、苹果、花生在林间生长,大量芍药、丹参、留兰香、油牡丹在林间绽放,“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绿”。

  在这片林子的庇护下,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三片广阔的水面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天鹅、白鹭等珍禽时而水中嬉戏,时而展翅高飞。这里既是候鸟栖息的理想湿地,同时也是供应商丘市城市用水的“大水缸”。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林木资源,使这里成为林业科研的重要基地。中国林科院、河南省林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30多个科研项目、实验实习基地的进驻,为这片林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力量。

  “林映水中鱼游树,云落水底鸟穿波。”昔日受风沙困扰的民权,成为全国艳羡的“中国长寿之乡”。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又把“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收入囊中。

  庄子曰:“人与天一也”。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

  以绿色价值观引导公民建立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绝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几年前,申甘林带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刮倒一大片树木,整片林子出现了一个缺口。“习惯了没有风沙的市民,对突然增多的沙尘天气非常敏感,很多人也由此意识到了种树的重要性。”林场总工程师徐兰成说。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在绿色的感召下,民主党派人士来了,法官检察官们来了,莘莘学子来了……人们在这里挥锹培土,栽下了一片片生态纪念林,种下了爱绿护绿、造福世人的美好愿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申集村依托林带天然优势,发展起大棚蔬菜种植200多亩;野岗乡还搞起了万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业示范良田,小麦亩产量平均达到1300斤;程庄镇香菇扶贫基地依托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269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真可谓“思路一转天地宽,万亩林带吸金来”。

  “擦亮生态底色,守住环保底线,努力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服务的融合发展,要为老百姓留住故道绿,保持永恒蓝。”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说。

  有了林,有了水,就有了底气。民权县雄心勃勃地提出了“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构想,明确了“一廊连两园、一线牵多点、一带连全境”的大格局。以申甘林带为核心,以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着力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廊道,并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

  最新的《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中,我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的总体布局,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是“四带”之一。这片平原林海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离开这里的时候,雪停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抹绿色,正在积蓄着力量,等待勃发;那群人,依然满怀深情地守护着绿色,步履坚定。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河南有个“塞罕坝” 68年三代人培育6.9万亩平原林海
2018-1-9 10:28:42    来源:大河网

航拍民权林场。资料图片

1月5日,雪后初晴,阳光普照下的民权林场申甘林带核心区。记者史长来摄

上世纪50年代林区遍布沙丘。资料图片

黄河故道的早晨。郑凤玺摄

昔日民权林场职工育苗的场景。资料图片

申甘林带内经常举行徒步穿越比赛。资料图片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习近平

  河南日报记者 董林 张学文 王平 刘洋 陈慧

  打开河南地图,广袤的豫东平原上,有一片深深的绿色铺展在豫、鲁、皖、苏四省的辐辏之地。

  100多年前,九曲黄河在这里陡然决口改道,挟大清河滚滚入海,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也留下了茫茫沙丘。

  68年,三代人,就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培育了6.9万亩的平原林海,建起了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

  她,就像一段绿色长城,如“定海神针”般镇守在豫东门户,抵御着风沙的入侵,释放近1.5万人一年的需氧量,保卫着豫东平原的河清海晏。

  踏着2018年的第一场雪,我们走进这片林子,走近这群人,去倾听那些如歌岁月的往事,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

  从一亩苗到万丛林

  ——彻底治住肆虐的风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黄河故道两岸百姓的梦想。这是一场绿色的接力,更是一次艰苦的远征

  一片片森林绵延不绝,一行行大树伸向天空,北风吹过,卷起层层落叶,掀起阵阵涛声。驱车行进在林间公路上,我们不由得被“林海滔滔百万兵”的景象震撼了。

  高耸入云的刺槐、傲然挺立的杨树、粗壮沧桑的旱柳、笔直光滑的苦楝、华盖如伞的椿树……它们就在这平原上无拘无束地生长着,遒劲坚韧,就算已经倒下,也保持着原始的姿态。

  “这是申甘林带的核心区。”民权林场场长王伟指着远方说,“这片林子西起民权县程庄镇申集村,东至城关镇甘庄村,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2~3公里。核心区域人工林面积3万多亩,是全国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

  “没有向导,在这里肯定是要迷路的。”经常在申甘林带里搞科研的省林科院专家樊巍的话比数字更直观。

  然而,翻开《黄河志》,才知道早年间笼罩这里的并不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而是昏昏苍苍的黄色。风沙在这里猖狂已近百年。

  据史料记载,明代后期,治黄专家、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河后,黄河中下游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等地一线,行水300余年。

  清咸丰年间的1855年,奔腾咆哮的黄河在兰考东坝头决口,掉头向北经山东入海。

  这是黄河最后一次改道。自此,兰考以东的下游成为黄河的“故道”,蜿蜒于豫鲁皖苏4省8市25县(区)444个乡镇,全长738公里。民权处于千里故道上游地区,长52.4公里,流经野岗、程庄、胡集等7个乡镇。

  “大风起、飞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狂风掀起茅屋顶,沙湮田垄禾苗枯”等民谣无不倾诉着风沙之苦,“种一葫芦打两瓢”的光景让农民的日子雪上加霜。

  据《民权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30多年中,该县有17个村庄因风沙危害背井离乡,有20多个村庄屡次南移。“电影焦裕禄》里风沙盐碱的画面,我们也经历过。”曾在林场生活工作大半生的老职工说。

  风沙如猛虎,土匪如饿狼。“好过的阎王殿,难过的民权县”,道尽当年这个三不管地带的贫瘠与悲凉。

  固风沙、除涝灾、治盐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成为故道两岸百姓最大的梦想。

  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疾苦挂在心。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河南省人民政府仍然决定营造豫东防护林带,横贯郑州、开封、商丘、许昌、淮阳5地的19个县。

  次年1月,时任民权县县长马光带队到张庄、断堤头等乡镇访问群众,查看荒地,随后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进行造林动员、布置造林任务,拉开了民权造林治荒的序幕。

  申甘林带最早归河南省豫东沙荒造林管理处管理,管理处指导开封以东兰封、考城、民权、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等十多个县的造林治荒工作。这就是商丘市民权林场的前身。

  早年间地下水位高,栽树很容易成活,不出10年,这片地方的沙土得到有效治理,黄河故道开始绿树成荫了。当时的老场长王梦石曾在河南日报上发表文章《沙荒变绿洲救出万顷田》。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差点击垮了这群把绿色视为生命的人们。

  从1958年起,林木被大量砍伐,大片林子被毁,风沙再起。

  从头再来!林场人长年与树打交道,那种倔强、那种不屈、那种顽强已经深深植根心中。

  1962年,民权林场被收归国家林业部,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河南省商丘机械林场,是当时全国五大机械林场之一。

  “五朵金花”之中,就有现在广为人知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当时,商丘机械林场的一切管理都归国家林业部,场一级的干部任免、财务报账要去林业部,不少县委书记都在这里当过场长、副场长。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中央和地方的重视下,大批大中专毕业生从学校来到这里,人拉肩扛,重新栽种下绿色的希望。

  “最早,我们培育树苗的苗圃就1亩,后来扩大到104亩。能长成这么一大片林子,当年我们是想不到的。就像大人养孩子,小孩儿终于成材了。”今年84岁的老场长康心玉感慨地说。

  1997年商丘设市后,林场更名为商丘市民权林场。虽然名称在变,但初心不变、痴心不改。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民权林场经营面积达6.9万亩,有林地面积5.5万亩,林木蓄积总量18.7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

  申甘林带是民权林场核心林区,光长成的参天大树、成片的就有2万多亩,成为豫东重要的生态屏障。

  这里有杨树、刺槐、泡桐、桃树等各类植物120余种,其中,刺槐因抗干旱、耐瘠薄,一开始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当家树种。

  如今的黄河故道,早已旧貌换新颜。

  春天,草木萌动,野花烂漫,空气中飘荡着槐花蜜的香甜。

  夏天,万木葱茏,高林蔽日,清凉宜人,不少人慕名来此享受森林浴。

  秋天,层林尽染,绵延无尽,果满枝头,芬芳飘香。

  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薄雾缭绕林间,凸显这片森林的苍劲和粗犷。

  自然环境的修复,招来了美丽环境的使者。这里野生动物多了起来,野兔、松鼠、獾、黄鼠鼬等小型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百灵、画眉、喜鹊、斑鸠等随处可见,还有很多“稀客”光顾。林场工作人员发现,这里有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省级保护动物70多种,成为迁徙候鸟重要的停歇地。

  民权是庄子故里,在这片“庄生晓梦迷蝴蝶,诸侯会盟春秋业”的土地上,林场人用战天斗地的行动,让“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的民谣终于作古,让绿色希望在这里升腾,让绿色奇迹在这里诞生。

  从一群人到一种魂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忠于使命,林场人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践行着“绿化祖国”的诺言

  民权县城东北角的一座寂静、残破的院子,勾起了康心玉的思绪。

  “林场几代领导班子和工人吃住都在这里,不把空闲的地方都种上树,绝不轻言下马回家。”这位在林场工作和生活了63年的老场长指了指已经是危房的屋子,平静地说。

  1955年的夏天,21岁的康心玉从洛阳林校毕业,班里没有人愿意到又穷又苦的豫东去。作为班长,他带头报名回到这里。

  到林场不久,建设家乡的满腔激情被严酷的现实打了一闷棍。“最难受的是吃不饱。”康心玉说,“我在学校一顿饭能吃好几个馍,到了林场老是喝稀汤,饿得心慌。”

  当年的林场只有16个人,唯一的一辆破旧自行车,场长也只是偶尔骑一下。康心玉和后来分配到林场的翟际法等人每天上班平均要步行15公里。晚上装车,白天栽种。育苗、栽树、抚育、管理,件件事情都得管。忙起来回不了家,就挖一个地窨子,铺上麦秸秆,支个帐篷和衣而睡。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河里水多得是。

  说起当年的情景,80岁的佟超然记忆犹新。1962年,他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民权林场,成为场里唯一的大学生。

  “不习惯,啥都不习惯。”老佟虽然耳背,但嗓门依然洪亮,“我在学校起码能吃到米、面、油,来到这里只有盐水煮萝卜和红薯。吃不下饭,想见的人还见不到,当时真不想在这里待了。”

  可他还是待下来了,还待了一辈子,连老师要把他安排到河北省林业厅都没去。老佟说自己放不下这片绿。在他的带领下,民权林场的杨树、刺槐良种选育始终领先全国,提高了沙区垦荒植树的成活率,强化了林带防风固沙的功能。

  老佟说:“我的同学有一部分去了塞罕坝。民权林场虽然没有塞罕坝大,但我们付出的心血是一样的。再造‘绿色长城’,就是我的梦想。”

  那时候,紧邻民权的兰考,焦裕禄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关键,那就是——栽树、栽树、还是栽树,一棵棵泡桐从此扎下深根;在这里,林场人也顶风冒沙,不断摸索,创造了“高栽杨槐低栽柳”“前挡后拉四面围攻”等栽种、治沙方法,推广“坑挖深、土埋实、树行与风向垂直”的种植技术。这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一直传到今天。

  如今,这些老人们都已是耄耋之年,脸上、手上都被岁月和风沙刻下了深深的沟壑。苦难早已淡漠,但谈起人生的抱憾,还是当年无法经常与家人团聚。

  翟际法家里有5个孩子,他只记得二儿子翟鲁民的生日。小女儿出生6个月零10天后,翟际法才第一次知道孩子到底长啥样。“把我抱5个孩子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一个月。”83岁的翟际法双手停在空中,欲言又止。

  翟鲁民接过话头,“家里就我母亲一个人撑着,不仅要出工挖河,还得照顾我们兄弟姊妹,累出了痨病,后来得了肺癌,60多岁就去世了。”这位黝黑壮实的汉子哽咽了。

  “种树就是种钱,种树就是种福,种树就是种生命。”翟鲁民说,他理解父亲,理解他的选择,长大后和父亲走上同样的路。他的微信名叫“沙风”,“防风治沙是我的职责,父亲常说,绿化祖国到死都不能忘。”

  欣慰的是,接力棒一代一代在往下传。

  翟际法的孙子、“80后”翟文杰无法感受那种艰苦的场面,但他牢牢地记住了爷爷告诉他的一个数字——仅1964年一个冬天,就造林6400亩。

  而这些树,全是靠人的两只手栽出来的!

  这成为他与林场血脉相融的情感之源。33岁的翟文杰从小在林场长大,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大学报考了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林场,已经工作了11个年头。哪怕是在身边年轻人大多奔向葡萄酒厂打工挣钱的时候,他也没有离开。

  抚摸着一株刺槐,翟文杰告诉记者,栽植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刺槐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留存下来的大树多是上世纪70年代种的。“我总觉得树也像人,一代一代更替。现在该是我们完成他们交付的使命了。”

  与翟文杰一样,留在林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是自愿留下的,有的是被“劝”下的。

  已届鲐背之年的潘敬修把儿子留在林场后,又在孙子找工作的时候,毅然告诉他,就回林场。“植树造林,说到天边都是正道!”

  现在林场有职工600余人,“三代同堂”十分普遍。他们中有的是技术工人,有的是管理人员,还有一大部分担任着护林员的角色。

  在申集分场的刺槐林里,有一座小木屋。屋内面积不大,却摆了四张单人床,护林员张艳民正在屋内烧水做饭。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养护树木、修剪树枝,24小时两班倒基本不休息,随时有事随时出门。”47岁的张艳民有些腼腆地笑着说,“再有两天,我就可以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了。”

  往林子深处走,遇到的护林员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林二代”。交谈中,他们说现在护林工作容易了,偷盗树木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以前护林工作挺危险,偷盗树木的人甚至还带着土枪。

  树林里有着一座坟冢。坟前既没有墓碑,也没有苍松。这里静静地躺着一位农民护林员高玉臣。他在林场工作35年,所负责的片区极少发生盗树、拉土、毁树苗现象。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死了也要守望林区”,家人将他埋在了林区,由小儿子接替他继续护林。

  在申集分场北界,有7棵高耸挺立的沙兰杨,是康心玉上世纪60年代去东北林场学习时背回来的树枝育成的。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树亭亭如盖,树身已经粗壮到三个人才能合抱,植树的人却悄然老去,芳华不再。

  然而,正是这群忍受寂寞、以苦为乐的林场人,无私地把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才有了黄河故道的平原林海,才有了定不负人的宝贵绿色。

  从一抹绿到一条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一直在路上

  塞罕坝林场价值几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而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

  河南的“塞罕坝”亦是如此。

  樊巍为刚刚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不再为职工工资发愁的王伟算了一笔账:

  林场森林植被和林地土壤总固碳量为2.25万吨,总价值为2250万元;

  长约40公里的骨干林带每年保护农田120万亩,可增收3600万元;

  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价值可达9600万元;

  ……

  初步估算,民权林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可达6.96亿元,约为直接经济效益的35倍。

  “这还不算民权林场几万亩森林、豫东林海、平原绿洲的品牌效益,对民权招商引资的拉动效益,对土地增值效益,带动就业、扶贫等社会效益。”樊巍很是兴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进入生态文明被提到如此高度的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林场的发展也开始向更高层次和境界迈进。

  过去是以生产木材、利用森林获取经济效益为主,单纯地依靠砍树、卖树“养家”;如今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全面启动了申甘林带生态旅游基地的开发建设系统工程,盘活林业资源,促进林场发展。

  大自然没有辜负林场人的努力。

  现在的申甘林带成了旅游观光胜地。每年4月底,在“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的景色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其中,赏花踏青,兴致来了还可以加入徒步大赛,感受充满勃勃生机的森林之美。

  成片的葡萄、苹果、花生在林间生长,大量芍药、丹参、留兰香、油牡丹在林间绽放,“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绿”。

  在这片林子的庇护下,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三片广阔的水面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天鹅、白鹭等珍禽时而水中嬉戏,时而展翅高飞。这里既是候鸟栖息的理想湿地,同时也是供应商丘市城市用水的“大水缸”。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林木资源,使这里成为林业科研的重要基地。中国林科院、河南省林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30多个科研项目、实验实习基地的进驻,为这片林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力量。

  “林映水中鱼游树,云落水底鸟穿波。”昔日受风沙困扰的民权,成为全国艳羡的“中国长寿之乡”。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又把“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收入囊中。

  庄子曰:“人与天一也”。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

  以绿色价值观引导公民建立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绝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几年前,申甘林带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刮倒一大片树木,整片林子出现了一个缺口。“习惯了没有风沙的市民,对突然增多的沙尘天气非常敏感,很多人也由此意识到了种树的重要性。”林场总工程师徐兰成说。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在绿色的感召下,民主党派人士来了,法官检察官们来了,莘莘学子来了……人们在这里挥锹培土,栽下了一片片生态纪念林,种下了爱绿护绿、造福世人的美好愿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申集村依托林带天然优势,发展起大棚蔬菜种植200多亩;野岗乡还搞起了万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业示范良田,小麦亩产量平均达到1300斤;程庄镇香菇扶贫基地依托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269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真可谓“思路一转天地宽,万亩林带吸金来”。

  “擦亮生态底色,守住环保底线,努力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服务的融合发展,要为老百姓留住故道绿,保持永恒蓝。”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说。

  有了林,有了水,就有了底气。民权县雄心勃勃地提出了“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构想,明确了“一廊连两园、一线牵多点、一带连全境”的大格局。以申甘林带为核心,以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着力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廊道,并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

  最新的《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中,我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的总体布局,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是“四带”之一。这片平原林海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离开这里的时候,雪停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抹绿色,正在积蓄着力量,等待勃发;那群人,依然满怀深情地守护着绿色,步履坚定。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