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渑池漏泉村:小丹参强了集体富了百姓
更新时间:2018-8-2 10:40:13    来源:大河网

 如今,村里的丹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

  ——杨三民漏泉村党支部书记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日报通讯员 王雪红 赵闪

  8月1日,记者在渑池县张村镇漏泉村看到,民居布局整齐划一,村道宽敞、楸树成荫。田地里,紫色的丹参花儿正在盛开,放眼望去似一片紫色的花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前两年我们村特别穷,现在‘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连外地的考察团都来这里学习了。”该村老党员赵京五说起村子的变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从省级穷困村到明星村,漏泉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漏泉村距张村镇2公里,离渑池县城10公里,土地平整,交通便利,长期以来,群众以传统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苦于发展无“方”,守着好条件却一直过着穷日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渑池县公安局派驻工作队及第一书记进驻该村,发现该村存在党组织建设乏力、引领作用不强、缺少村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发展的主导产业等问题。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说。他们从抓作风“开刀”,向不作为“亮剑”,硬起手腕解决村干部“干”与“不干”的问题,吹响了“支部走在前,党员干在前,人人勇争先”的战斗号角。

  没有集体经济怎么办?漏泉村率先成立了渑池县首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服务群众为主,兼顾盈利为辅,合作社所有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渑池县独特的地理纬度以及红黏土土质等自然条件,使得在此种植丹参的药用含量超出国家药典标准的2倍,优质的“豫西丹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国驰名。

  漏泉村依托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豫西丹参”,2017年高质量培育优质丹参种苗153亩,实现育苗收入60万元,收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

  该村通过“百亩丹参种植示范片”,流转农户土地种植丹参249亩,带动农户种植849亩,其中贫困户种植218亩,仅仅一年的时间,丹参种植面积激增到1098亩,占耕地面积的34.7%,真正成了渑池县“丹参第一村”。

  为了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该村还采取村集体养殖、大户进场养殖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进加工企业和养殖大户,盘活了占地40余亩、弃用的村养殖场,发展养殖优质湖羊种羊2000只。

  “如今,村里的丹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村集体投资100余万元的中药材烘干储藏及深加工项目正在施工,可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谈起漏泉村的前景,村党支部书记杨三民信心满满。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渑池漏泉村:小丹参强了集体富了百姓
2018-8-2 10:40:13    来源:大河网

 如今,村里的丹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

  ——杨三民漏泉村党支部书记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日报通讯员 王雪红 赵闪

  8月1日,记者在渑池县张村镇漏泉村看到,民居布局整齐划一,村道宽敞、楸树成荫。田地里,紫色的丹参花儿正在盛开,放眼望去似一片紫色的花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前两年我们村特别穷,现在‘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连外地的考察团都来这里学习了。”该村老党员赵京五说起村子的变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从省级穷困村到明星村,漏泉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漏泉村距张村镇2公里,离渑池县城10公里,土地平整,交通便利,长期以来,群众以传统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苦于发展无“方”,守着好条件却一直过着穷日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渑池县公安局派驻工作队及第一书记进驻该村,发现该村存在党组织建设乏力、引领作用不强、缺少村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发展的主导产业等问题。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说。他们从抓作风“开刀”,向不作为“亮剑”,硬起手腕解决村干部“干”与“不干”的问题,吹响了“支部走在前,党员干在前,人人勇争先”的战斗号角。

  没有集体经济怎么办?漏泉村率先成立了渑池县首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服务群众为主,兼顾盈利为辅,合作社所有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渑池县独特的地理纬度以及红黏土土质等自然条件,使得在此种植丹参的药用含量超出国家药典标准的2倍,优质的“豫西丹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国驰名。

  漏泉村依托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豫西丹参”,2017年高质量培育优质丹参种苗153亩,实现育苗收入60万元,收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

  该村通过“百亩丹参种植示范片”,流转农户土地种植丹参249亩,带动农户种植849亩,其中贫困户种植218亩,仅仅一年的时间,丹参种植面积激增到1098亩,占耕地面积的34.7%,真正成了渑池县“丹参第一村”。

  为了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该村还采取村集体养殖、大户进场养殖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进加工企业和养殖大户,盘活了占地40余亩、弃用的村养殖场,发展养殖优质湖羊种羊2000只。

  “如今,村里的丹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村集体投资100余万元的中药材烘干储藏及深加工项目正在施工,可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谈起漏泉村的前景,村党支部书记杨三民信心满满。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