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一张珍贵老照片 引来94岁老雕塑家的跨城“追牛记”
更新时间:2018-9-15 14:57:00    来源:金羊网

潘老和叶健强在《孺子牛》雕塑前合影

文/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图/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牛!缘!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起,时年50多岁的著名雕塑家潘鹤激情十足创作雕塑《孺子牛》的一幕,被羊城晚报摄影记者叶健强捕捉定格。36年后的今天,藉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叶健强翻出这帧珍贵老照片,勾起了94岁老艺术家的勃勃兴致,昨天一早欣然从广州出发,带上老照片,更带上儿孙,跨城到深圳,一路忆“牛”追“牛”。

这座用艺术凝聚开拓精神,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深圳人“拓荒”的雕塑,至今仍然是深圳的象征。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牵出一段段珍贵的回忆,一生用雕塑艺术追求真善美的潘老幽默而睿智,记者撷取了几个小镜头分享之。

在深圳市政府门前,潘鹤另一雕塑作品《艰苦岁月》

1

幽默的“十万个是什么专家”

12日9时,记者一行陪同潘老一家三代,从广州美院出发,前往深圳市委门前,追寻《孺子牛》。车窗外,高楼大厦与绿树快速地退后,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潘老拿起老照片,脸上神色便亮了起来,眼睛一直盯着,看了将近20分钟。

一旁的儿媳玲姐故意指着照片中的他,逗说:“哇,这人这么靓仔是谁?白衬衫配西裤好时尚!”开始他有点迟疑,频频被提醒这是他自己时,才似信非信地点头。倒是对照片中的牛,他一眼便认出了。每每被夸“靓仔”,他便哈哈一笑,笑声爽朗。

一张老照片,让潘老变成“十万个是什么专家”,依稀的记忆,在他脑中盘旋,“这是我吗?”“这个人是谁?”“牛现在在哪里?”问题时不时地冒出。

潘老幽默。问他有多少学生,他就说眼前见到的都是“鹤生”;称他为雕塑界的泰斗,他偏说“熨斗”。潘老不多言,但句句妙语,有“难得糊涂”的睿智。

潘老有真性情。他一生被“真”字围绕,他曾说:“有真才有善才有美。”他每创作一件作品,都要和这件作品谈恋爱,才有创作的冲动与激情;同时他不喜欢私人买他的作品藏于家中,他更想广大市民都可以看到。

2

当年与今日,36年后再“相聚”

中午11时许,潘老到达深圳市委前广场。眼前的《孺子牛》雕塑安静地立于车水马龙旁,整个身体却积攒着巨大的力量。

叶健强拍摄的老照片

深圳特区设立之初,市里一直想寻找一座能代表深圳精神的雕塑,直到1983年《孺子牛》揭幕。当时,市委大院挤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来特区奋斗的大学生与创业者,揭幕一刻,他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红了眼眶。

前些年,潘鹤曾回忆这一幕,“特区建设正是需要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拓荒牛后继有人。”从那时候开始,“拓荒牛”成为了深圳的象征,代表改革、创新、永不停步。

12日,潘老重新注视《孺子牛》雕塑,神情明显欢快。“有缘啊!三十多年前帮你拍了这张照片,如今再看这张照片真伟大。”叶健强再次将自己当年拍摄的老照片拿给潘老,潘老对照着眼前的真实雕塑,似乎想起了过去的岁月。

叶健强追忆说:“40年前,深圳还是古朴的小渔村,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潘老准备雕塑一头牛到深圳‘拓荒’。那是1982年,我进入羊城晚报第二年,大约二十八九岁,在广州南村铸造厂拍了这张照片,留住了当年的神韵。今天,潘老专门从广州到深圳看看这座雕塑,看看这座城市,我们很受鼓舞。”

知道他要来,他的仰慕者、徒弟等早早就在那等着,见他状态不错,纷纷拿着老照片跟潘老合影。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采访过潘老,时隔三十多年再见潘老,她很激动:“潘老的眼光非常长远,无数人用《孺子牛》精神接力奋斗,才有了深圳这座城市,他专程过来看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

后辈追忆《孺子牛》背后故事

坐在深圳318艺术网办公楼的大玻璃窗前,看着眼前的盐田,青山绿水、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潘老连连感慨:“漂亮!与以前不一样!”

他的儿子潘放和孙子潘泓彰说起了《孺子牛》雕塑背后的故事。深圳特区刚成立那一年,深圳市希望在市委大院里建一座雕塑,来表达特区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第一个方案是雕塑一个“大鹏”,代表一飞冲天。那时潘老说:“现在深圳最高楼房不超过5层,以后肯定高楼拔地而起,把‘大鹏’放在山岗上还可以,放在四周都是高楼大厦的大院,像是关进‘鸟笼’,怎么展翅?”由此这个方案被否决。

第二和第三个方案是“莲花”和“狮子”,那时潘老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指什么?搞改革,建特区,将外界称为‘淤泥’不妥也不礼貌,不利于以后跟国外合作,雕塑不是娱乐,百年以后都是要起作用的。”对于狮子雕塑,代表衙门摆架子,更为不妥。

特区刚刚建设,需要开荒。据说,有一天潘老看到特区忙碌的推土机、拖拉机等像牛一样埋头苦干,萌生了雕塑“开荒牛”的想法,并得到深圳市的支持,经商榷改名为《孺子牛》。几天后他到深圳宝安办事,看到一农舍旁的两根大树根,顿生灵感,深圳搞特区,要把劣根连根拔起。于是,树根变成了这座雕塑的一部分。

潘泓彰说,爷爷的艺术不仅着眼于当下更着眼于长远,这是对他最大的艺术启迪。潘放则说:“《孺子牛》代表的深圳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看到《孺子牛》雕塑,父亲从茫然到对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足迹的渐渐清晰,心情越来越兴奋。”

新闻编辑:韩笑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一张珍贵老照片 引来94岁老雕塑家的跨城“追牛记”
2018-9-15 14:57:00    来源:金羊网

潘老和叶健强在《孺子牛》雕塑前合影

文/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图/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牛!缘!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起,时年50多岁的著名雕塑家潘鹤激情十足创作雕塑《孺子牛》的一幕,被羊城晚报摄影记者叶健强捕捉定格。36年后的今天,藉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叶健强翻出这帧珍贵老照片,勾起了94岁老艺术家的勃勃兴致,昨天一早欣然从广州出发,带上老照片,更带上儿孙,跨城到深圳,一路忆“牛”追“牛”。

这座用艺术凝聚开拓精神,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深圳人“拓荒”的雕塑,至今仍然是深圳的象征。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牵出一段段珍贵的回忆,一生用雕塑艺术追求真善美的潘老幽默而睿智,记者撷取了几个小镜头分享之。

在深圳市政府门前,潘鹤另一雕塑作品《艰苦岁月》

1

幽默的“十万个是什么专家”

12日9时,记者一行陪同潘老一家三代,从广州美院出发,前往深圳市委门前,追寻《孺子牛》。车窗外,高楼大厦与绿树快速地退后,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潘老拿起老照片,脸上神色便亮了起来,眼睛一直盯着,看了将近20分钟。

一旁的儿媳玲姐故意指着照片中的他,逗说:“哇,这人这么靓仔是谁?白衬衫配西裤好时尚!”开始他有点迟疑,频频被提醒这是他自己时,才似信非信地点头。倒是对照片中的牛,他一眼便认出了。每每被夸“靓仔”,他便哈哈一笑,笑声爽朗。

一张老照片,让潘老变成“十万个是什么专家”,依稀的记忆,在他脑中盘旋,“这是我吗?”“这个人是谁?”“牛现在在哪里?”问题时不时地冒出。

潘老幽默。问他有多少学生,他就说眼前见到的都是“鹤生”;称他为雕塑界的泰斗,他偏说“熨斗”。潘老不多言,但句句妙语,有“难得糊涂”的睿智。

潘老有真性情。他一生被“真”字围绕,他曾说:“有真才有善才有美。”他每创作一件作品,都要和这件作品谈恋爱,才有创作的冲动与激情;同时他不喜欢私人买他的作品藏于家中,他更想广大市民都可以看到。

2

当年与今日,36年后再“相聚”

中午11时许,潘老到达深圳市委前广场。眼前的《孺子牛》雕塑安静地立于车水马龙旁,整个身体却积攒着巨大的力量。

叶健强拍摄的老照片

深圳特区设立之初,市里一直想寻找一座能代表深圳精神的雕塑,直到1983年《孺子牛》揭幕。当时,市委大院挤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来特区奋斗的大学生与创业者,揭幕一刻,他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红了眼眶。

前些年,潘鹤曾回忆这一幕,“特区建设正是需要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拓荒牛后继有人。”从那时候开始,“拓荒牛”成为了深圳的象征,代表改革、创新、永不停步。

12日,潘老重新注视《孺子牛》雕塑,神情明显欢快。“有缘啊!三十多年前帮你拍了这张照片,如今再看这张照片真伟大。”叶健强再次将自己当年拍摄的老照片拿给潘老,潘老对照着眼前的真实雕塑,似乎想起了过去的岁月。

叶健强追忆说:“40年前,深圳还是古朴的小渔村,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潘老准备雕塑一头牛到深圳‘拓荒’。那是1982年,我进入羊城晚报第二年,大约二十八九岁,在广州南村铸造厂拍了这张照片,留住了当年的神韵。今天,潘老专门从广州到深圳看看这座雕塑,看看这座城市,我们很受鼓舞。”

知道他要来,他的仰慕者、徒弟等早早就在那等着,见他状态不错,纷纷拿着老照片跟潘老合影。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采访过潘老,时隔三十多年再见潘老,她很激动:“潘老的眼光非常长远,无数人用《孺子牛》精神接力奋斗,才有了深圳这座城市,他专程过来看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

后辈追忆《孺子牛》背后故事

坐在深圳318艺术网办公楼的大玻璃窗前,看着眼前的盐田,青山绿水、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潘老连连感慨:“漂亮!与以前不一样!”

他的儿子潘放和孙子潘泓彰说起了《孺子牛》雕塑背后的故事。深圳特区刚成立那一年,深圳市希望在市委大院里建一座雕塑,来表达特区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第一个方案是雕塑一个“大鹏”,代表一飞冲天。那时潘老说:“现在深圳最高楼房不超过5层,以后肯定高楼拔地而起,把‘大鹏’放在山岗上还可以,放在四周都是高楼大厦的大院,像是关进‘鸟笼’,怎么展翅?”由此这个方案被否决。

第二和第三个方案是“莲花”和“狮子”,那时潘老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指什么?搞改革,建特区,将外界称为‘淤泥’不妥也不礼貌,不利于以后跟国外合作,雕塑不是娱乐,百年以后都是要起作用的。”对于狮子雕塑,代表衙门摆架子,更为不妥。

特区刚刚建设,需要开荒。据说,有一天潘老看到特区忙碌的推土机、拖拉机等像牛一样埋头苦干,萌生了雕塑“开荒牛”的想法,并得到深圳市的支持,经商榷改名为《孺子牛》。几天后他到深圳宝安办事,看到一农舍旁的两根大树根,顿生灵感,深圳搞特区,要把劣根连根拔起。于是,树根变成了这座雕塑的一部分。

潘泓彰说,爷爷的艺术不仅着眼于当下更着眼于长远,这是对他最大的艺术启迪。潘放则说:“《孺子牛》代表的深圳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看到《孺子牛》雕塑,父亲从茫然到对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足迹的渐渐清晰,心情越来越兴奋。”

新闻编辑:韩笑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