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合肥:“创新高地”是这样炼成的
更新时间:2018-9-15 15:25: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0年迎着改革开放大潮激流勇进,40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瞄准世界前沿做强基础研究,如今的合肥,一批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前沿及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去年1月,继上海之后,合肥获批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我们现在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工作人员王立群说起合肥的创新故事,满满的自豪。

  目光长远:

  执着做强基础研究

  今日之“高地”,源于当年之远见。对考证明确的基础研究,合肥闷头一干几十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科大、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搬迁或落户合肥。王立群回忆,这些科研院所做的绝大部分是基础性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可能都不会给当地带来效益。但合肥市给钱、批地,优先给科研人员供应“粮票”,政府勒紧裤腰带,首先保障来肥科学家的科研和生活环境。

  “基础研究”的威力几十年后渐渐释放。

  走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眼前矗立着一个大锅炉,这就是国家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究员王俊峰介绍,锅炉里有一块价值连城的混合磁体,中心磁场强度能达到43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万倍,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45万高斯。

  强磁场有啥用?王俊峰坦言,磁场再强都不是直接的成果产出,但这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非凡,“如果没有不断刷新极端强度条件的强磁场,很多新的科学现象就观察不到。”

  “有了强磁场,不远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新的核磁共振技术、新的产业材料、新的肿瘤药物等。”王俊峰说,比如磁共振成像,现有三甲医院磁共振检查的磁场强度约3万高斯,能看到约1毫米大小的肿瘤,而在中心9.4万高斯磁场强度的观察下,能观察到千分之一毫米大小的肿瘤,且成像更清晰,分辨率更高。

  截至目前,合肥为保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投入53.5亿元,今年又设立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包括大科学装置在内的科研项目建设。

  院地合作:

  帮助成果产业化

  缺少资金,不懂市场,加上科研考评论文、专利等导向,以往,即便大装置里能淘出大把成果,哪个科学家愿分出精力去冒着市场风险搞产业化?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陈永华敢于尝试。他曾参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两项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手里攥着超导等高端技术。他想把这些技术应用于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超导质子治疗系统的国产化。

  “与传统放疗相比,超导质子治疗具有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等特点,治疗癌症肿瘤五年内存活率可达80%,但因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我们过去只能受制于人。”陈永华举例说,多年前上海购进一台国外的超导质子治疗设备,患者要排队一到两年,一个疗程花近30万元。

  如今,陈永华及其团队研制的国产质子治疗设备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明年可投产。设备实现量产后,癌症治疗费能降低到一个疗程10万元以下。合肥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已于2015年合作共建离子医学中心,合肥市出钱出地、对接市场,占股70%,研究院出人出技术,占股30%。

  对需求紧迫的产业化项目,合肥市通过项目筛选入库的形式,开展与中科院驻皖机构等大院大所合作,促进成果落地,加大产学研融合,也帮助科学家补足资金、市场对接等短板。目前,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等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精尖成果正“裂变”为接地气的产业。

  此外,合肥还出台政策鼓励科学家创业。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科技企业,给予大力度的基金投资,投资允许30%的容错率,容错率范围内的正常投资亏损按尽职免责原则处理。2016年,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研究员武帅团队凭借太赫兹核心技术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出资500万元支持。目前合肥已累计投入天使投资基金4.94亿元,审批投放项目60个,投资金额3.03亿元。

  养人环境:

  奉行更开放人才观

  搞科研,人才是关键。合肥更看重“养人”。

  养人,要有宽松的科研环境。今年1月,合肥又争取到一国字号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为保证项目落地运行,合肥专门成立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有限公司。

  “公司的任务就是给科学家跑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治国说。过去,一个大科学装置从立项到开工,项目用地、规划建设,科学家样样都要操心,大量时间耗费在填表盖章、报审批上。如今,科学家只管专心做科研,公司专人跑程序。“这个项目年底前可完成用地、配套等审批工作,保证开工建设,比以往至少缩短一半时间。”曾治国说。

  养人,更要有开放的人才观。“地方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科院驻地方科研机构招揽高端人才,合肥舍得给编制大投入。”合肥市人才办副主任谢超说。

  合肥出台政策,凡在肥企事业单位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专家,市财政给予专项配套资助;创新编制岗位管理,支持科学中心用人单位设立特设岗位和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投入不小,会不会是给其他地方做项目?”谢超坦言,给别地做嫁衣或许难免,但更要看整体效益:科学没有地域,尤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后,合肥要在相关科研领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有更开放的人才观。

  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两院院士108人,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173.3万人。

新闻编辑:韩笑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合肥:“创新高地”是这样炼成的
2018-9-15 15:25: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0年迎着改革开放大潮激流勇进,40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瞄准世界前沿做强基础研究,如今的合肥,一批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前沿及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去年1月,继上海之后,合肥获批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我们现在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工作人员王立群说起合肥的创新故事,满满的自豪。

  目光长远:

  执着做强基础研究

  今日之“高地”,源于当年之远见。对考证明确的基础研究,合肥闷头一干几十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科大、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搬迁或落户合肥。王立群回忆,这些科研院所做的绝大部分是基础性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可能都不会给当地带来效益。但合肥市给钱、批地,优先给科研人员供应“粮票”,政府勒紧裤腰带,首先保障来肥科学家的科研和生活环境。

  “基础研究”的威力几十年后渐渐释放。

  走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眼前矗立着一个大锅炉,这就是国家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究员王俊峰介绍,锅炉里有一块价值连城的混合磁体,中心磁场强度能达到43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万倍,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45万高斯。

  强磁场有啥用?王俊峰坦言,磁场再强都不是直接的成果产出,但这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非凡,“如果没有不断刷新极端强度条件的强磁场,很多新的科学现象就观察不到。”

  “有了强磁场,不远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新的核磁共振技术、新的产业材料、新的肿瘤药物等。”王俊峰说,比如磁共振成像,现有三甲医院磁共振检查的磁场强度约3万高斯,能看到约1毫米大小的肿瘤,而在中心9.4万高斯磁场强度的观察下,能观察到千分之一毫米大小的肿瘤,且成像更清晰,分辨率更高。

  截至目前,合肥为保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投入53.5亿元,今年又设立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包括大科学装置在内的科研项目建设。

  院地合作:

  帮助成果产业化

  缺少资金,不懂市场,加上科研考评论文、专利等导向,以往,即便大装置里能淘出大把成果,哪个科学家愿分出精力去冒着市场风险搞产业化?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陈永华敢于尝试。他曾参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两项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手里攥着超导等高端技术。他想把这些技术应用于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超导质子治疗系统的国产化。

  “与传统放疗相比,超导质子治疗具有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等特点,治疗癌症肿瘤五年内存活率可达80%,但因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我们过去只能受制于人。”陈永华举例说,多年前上海购进一台国外的超导质子治疗设备,患者要排队一到两年,一个疗程花近30万元。

  如今,陈永华及其团队研制的国产质子治疗设备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明年可投产。设备实现量产后,癌症治疗费能降低到一个疗程10万元以下。合肥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已于2015年合作共建离子医学中心,合肥市出钱出地、对接市场,占股70%,研究院出人出技术,占股30%。

  对需求紧迫的产业化项目,合肥市通过项目筛选入库的形式,开展与中科院驻皖机构等大院大所合作,促进成果落地,加大产学研融合,也帮助科学家补足资金、市场对接等短板。目前,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等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精尖成果正“裂变”为接地气的产业。

  此外,合肥还出台政策鼓励科学家创业。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科技企业,给予大力度的基金投资,投资允许30%的容错率,容错率范围内的正常投资亏损按尽职免责原则处理。2016年,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研究员武帅团队凭借太赫兹核心技术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出资500万元支持。目前合肥已累计投入天使投资基金4.94亿元,审批投放项目60个,投资金额3.03亿元。

  养人环境:

  奉行更开放人才观

  搞科研,人才是关键。合肥更看重“养人”。

  养人,要有宽松的科研环境。今年1月,合肥又争取到一国字号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为保证项目落地运行,合肥专门成立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有限公司。

  “公司的任务就是给科学家跑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治国说。过去,一个大科学装置从立项到开工,项目用地、规划建设,科学家样样都要操心,大量时间耗费在填表盖章、报审批上。如今,科学家只管专心做科研,公司专人跑程序。“这个项目年底前可完成用地、配套等审批工作,保证开工建设,比以往至少缩短一半时间。”曾治国说。

  养人,更要有开放的人才观。“地方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科院驻地方科研机构招揽高端人才,合肥舍得给编制大投入。”合肥市人才办副主任谢超说。

  合肥出台政策,凡在肥企事业单位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专家,市财政给予专项配套资助;创新编制岗位管理,支持科学中心用人单位设立特设岗位和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投入不小,会不会是给其他地方做项目?”谢超坦言,给别地做嫁衣或许难免,但更要看整体效益:科学没有地域,尤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后,合肥要在相关科研领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有更开放的人才观。

  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两院院士108人,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173.3万人。

新闻编辑:韩笑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