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中国稳健前行】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优势
更新时间:2019-9-13 15:30:57    来源:求是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为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优势,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联合组织策划“中国稳健前行”系列理论文章,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阐述,今日在求是网推出第23篇,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发展道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中国稳健前行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奇迹,可以从八大文化优势中窥见一斑。那就是,始终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的指引,有巩固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决定着中华民族鲜明个性和辨识度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真实反映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与必然性的革命文化,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念,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关怀。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想了解一个国家发展道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想把握一个国家发展驱动力,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想判断一个国家发展前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从八方面文化优势,或可读懂中国精神力量和发展奇迹。

  优势一: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的指引。

  科学理论,回答时代提出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时代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邓小平理论,着力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着力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目的的有机统一。这个统一使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既站在了真理制高点,又站在了道义制高点,必能引领党、国家和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实现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把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实际就是举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举旗帜是第一位的。战场上,古人曾望旗断胜负。我们党带领人民始终高举指导思想的精神旗帜,方向明确、步履坚定、持之以恒。从文化视角看,这可谓读懂中国成功故事的第一秘诀。

  优势二:有巩固的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执政党或一个政权来说,都带有根本性意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是政权巩固的一个先决条件。同样,一个政权瓦解,往往也是从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开始的。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十八大以来,党全面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本任务。

  ——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与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社会思潮交锋和斗争,揭示其实质与危害,遏制其蔓延势头。

  ——在文学艺术、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意识形态部门和领域,分别召开座谈会,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把互联网视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自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中国显著政治优势、文化优势之一。

  优势三: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因及其独特精神标识,就蕴涵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决定着中华民族鲜明个性和辨识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使命,就是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和个性;又要促进实现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药方只贩古时丹”,而是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比如,我们党借鉴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思想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智慧的渊薮和宝库,也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用以把握规律、改良人生的思维方法和伦理定则。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普明就把“道”视为把握万事万物的新思维,他讲授的“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理论”,是哈佛第三大受欢迎的课程。他对学生说:“这门课程可以改变你们的生活。”西方不只在盯着我们的口袋,也在关注我们的脑袋,关注中国智慧,从中寻找解决他们自身问题的答案。

  优势四:有传承初心和使命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史和摇篮,它真实反映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与必然性。

  新中国怎么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怎么来的?在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些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答案就蕴涵在革命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访革命圣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凝聚革命力量、鼓舞革命斗志。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的历史记忆和红色基因。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当革命文化遭遇历史虚无主义者狙击时,我们党坚决予以回击和批驳。不仅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写入党的文献,还通过推动相关立法保护英雄烈士。只有捍卫英雄,弘扬英雄们以生命书写的革命文化,我们才不至于在民族危亡之际再去慨叹:“我们的英雄不知在何处?”

  优势五: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形成堪称典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根本还是在于人。鲁迅曾提出,中国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只有立人,才能让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怎么立人?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怎么改变人们的精神?鲁迅首推进步文艺。而在当代中国,立人就要首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年中华民族濒临危亡,中国人却常被视为一盘散沙。他们没有理想信念指引,因而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成为散沙状态。如今,先进文化建设使共同理想、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深入人心,中国人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先进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这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十八大以来,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党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先进文化构建,因为真心实意依靠人民,才极大振奋起人民主人翁精神;因为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才强烈激发起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先进文化是高扬时代精神、与时代同步伐的文化。走在时代前列,既是我们党先进性的要求,也是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的体现。“中国是向前的,不是向后的”。先进文化构建,正由于顺应“向前”大势,才真正做到了紧扣时代脉搏、听取时代召唤、把握时代主题,激励人们奋力改革创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优势六:有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念

  21世纪的中国要往哪里去,要走向何方?21世纪的中国人获取了物质上安身立命的条件之后,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确实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为此提出的基本方略。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由于我们党牢牢扭住核心价值观这个决定文化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并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中国人独特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建设主体才更好且更有效地获得了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

  优势七: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有许多格言。比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成功?我们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正是当代中国走向成功的重要根基,也是当代中国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殊性质和功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明确对象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关键。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本质。坚定文化自信,要把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树立起核心价值观自信。

  ——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文化产品创作的永恒主题,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正确认知历史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必先立其史,要有史识、史才、史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自信者强,自强者胜。因为文化自信,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信念更为坚定,方向更为明确,步伐更为有力,力量更为持久。

  优势八: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关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球治理和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其中蕴含着“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为人类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和终极价值关怀。

  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0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2018年2月,中共中央建议在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时,增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类的名义、以普遍关怀的名义进行文化构建,过去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西方文化是担纲者,认为它们更具有人类意识和普遍关怀的价值取向。而在这方面蕴涵深沉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被忽视了。

  当前某些西方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体现出来的自私、失信和霸凌,虽并不一定代表西方文化的总体倾向,但却从现实层面击碎了一些西方国家标榜的文化镜像,所谓“普世价值”黯然失色。

  而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追求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孔子讲“有教无类”,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华文化善于从全部、从整体看世界,对天下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兼济天下、共生、共处、共享,始终是中国人民崇尚的美德。古有大同社会理想,今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推己及人,我们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更为顺理成章,也更有底气和自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人类向何处去”“打造什么样的世界秩序”的高度,是对世界未来的和平发展提出的设想。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认同,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这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最闪亮的名片,也是中国文化精髓在当今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的杰出贡献和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睿智思想及时代魅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世界担当、人类担当和共同价值担当。

  上述八大文化优势,是观察中国发展奇迹的文化“密码”,也是推动中国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绵延不绝的文化动因。

新闻编辑:殷爱萍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新闻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国稳健前行】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优势
2019-9-13 15:30:57    来源:求是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为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优势,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联合组织策划“中国稳健前行”系列理论文章,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阐述,今日在求是网推出第23篇,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发展道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中国稳健前行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奇迹,可以从八大文化优势中窥见一斑。那就是,始终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的指引,有巩固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决定着中华民族鲜明个性和辨识度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真实反映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与必然性的革命文化,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念,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关怀。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想了解一个国家发展道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想把握一个国家发展驱动力,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想判断一个国家发展前景,最好去观察它的文化。从八方面文化优势,或可读懂中国精神力量和发展奇迹。

  优势一: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的指引。

  科学理论,回答时代提出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时代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邓小平理论,着力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着力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目的的有机统一。这个统一使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既站在了真理制高点,又站在了道义制高点,必能引领党、国家和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实现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把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实际就是举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举旗帜是第一位的。战场上,古人曾望旗断胜负。我们党带领人民始终高举指导思想的精神旗帜,方向明确、步履坚定、持之以恒。从文化视角看,这可谓读懂中国成功故事的第一秘诀。

  优势二:有巩固的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执政党或一个政权来说,都带有根本性意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是政权巩固的一个先决条件。同样,一个政权瓦解,往往也是从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开始的。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十八大以来,党全面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本任务。

  ——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与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社会思潮交锋和斗争,揭示其实质与危害,遏制其蔓延势头。

  ——在文学艺术、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意识形态部门和领域,分别召开座谈会,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把互联网视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自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中国显著政治优势、文化优势之一。

  优势三: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因及其独特精神标识,就蕴涵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决定着中华民族鲜明个性和辨识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使命,就是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和个性;又要促进实现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药方只贩古时丹”,而是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比如,我们党借鉴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思想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智慧的渊薮和宝库,也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用以把握规律、改良人生的思维方法和伦理定则。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普明就把“道”视为把握万事万物的新思维,他讲授的“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理论”,是哈佛第三大受欢迎的课程。他对学生说:“这门课程可以改变你们的生活。”西方不只在盯着我们的口袋,也在关注我们的脑袋,关注中国智慧,从中寻找解决他们自身问题的答案。

  优势四:有传承初心和使命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史和摇篮,它真实反映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与必然性。

  新中国怎么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怎么来的?在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些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答案就蕴涵在革命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访革命圣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凝聚革命力量、鼓舞革命斗志。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的历史记忆和红色基因。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当革命文化遭遇历史虚无主义者狙击时,我们党坚决予以回击和批驳。不仅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写入党的文献,还通过推动相关立法保护英雄烈士。只有捍卫英雄,弘扬英雄们以生命书写的革命文化,我们才不至于在民族危亡之际再去慨叹:“我们的英雄不知在何处?”

  优势五: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形成堪称典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根本还是在于人。鲁迅曾提出,中国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只有立人,才能让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怎么立人?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怎么改变人们的精神?鲁迅首推进步文艺。而在当代中国,立人就要首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年中华民族濒临危亡,中国人却常被视为一盘散沙。他们没有理想信念指引,因而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成为散沙状态。如今,先进文化建设使共同理想、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深入人心,中国人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先进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这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十八大以来,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党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先进文化构建,因为真心实意依靠人民,才极大振奋起人民主人翁精神;因为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才强烈激发起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先进文化是高扬时代精神、与时代同步伐的文化。走在时代前列,既是我们党先进性的要求,也是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的体现。“中国是向前的,不是向后的”。先进文化构建,正由于顺应“向前”大势,才真正做到了紧扣时代脉搏、听取时代召唤、把握时代主题,激励人们奋力改革创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优势六:有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念

  21世纪的中国要往哪里去,要走向何方?21世纪的中国人获取了物质上安身立命的条件之后,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确实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为此提出的基本方略。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由于我们党牢牢扭住核心价值观这个决定文化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并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中国人独特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建设主体才更好且更有效地获得了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

  优势七: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有许多格言。比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成功?我们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正是当代中国走向成功的重要根基,也是当代中国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殊性质和功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明确对象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关键。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本质。坚定文化自信,要把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树立起核心价值观自信。

  ——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文化产品创作的永恒主题,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正确认知历史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必先立其史,要有史识、史才、史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自信者强,自强者胜。因为文化自信,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信念更为坚定,方向更为明确,步伐更为有力,力量更为持久。

  优势八: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关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球治理和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其中蕴含着“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为人类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和终极价值关怀。

  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0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2018年2月,中共中央建议在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时,增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类的名义、以普遍关怀的名义进行文化构建,过去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西方文化是担纲者,认为它们更具有人类意识和普遍关怀的价值取向。而在这方面蕴涵深沉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被忽视了。

  当前某些西方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体现出来的自私、失信和霸凌,虽并不一定代表西方文化的总体倾向,但却从现实层面击碎了一些西方国家标榜的文化镜像,所谓“普世价值”黯然失色。

  而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追求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孔子讲“有教无类”,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华文化善于从全部、从整体看世界,对天下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兼济天下、共生、共处、共享,始终是中国人民崇尚的美德。古有大同社会理想,今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推己及人,我们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更为顺理成章,也更有底气和自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人类向何处去”“打造什么样的世界秩序”的高度,是对世界未来的和平发展提出的设想。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认同,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这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最闪亮的名片,也是中国文化精髓在当今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的杰出贡献和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睿智思想及时代魅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世界担当、人类担当和共同价值担当。

  上述八大文化优势,是观察中国发展奇迹的文化“密码”,也是推动中国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绵延不绝的文化动因。

新闻编辑:殷爱萍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新闻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