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寒潮零度 温情满分
更新时间:2023-12-15 13:17:1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郑州郑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站点提供暖心服务。 王向前 摄

兰考县许河乡许河小学80名留守儿童戴上了学校发放的棉手套。 王婉茹 摄

襄城县十里铺镇为特困老人送上棉衣棉被。 古国凡 摄

供暖工作人员检查管道。 李现理 摄

在位于武陟县龙泉街道北贾村的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内暖意融融,老人们正在活动锻炼。 李梦茹 摄

  救助不缺位

  他乡遇困处处有亲人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静

  “天气越不好,越是要尽快把蔬菜送到市民家门口,何况这些蔬菜也都从地里采摘好了,又新鲜又便宜,得赶快卖掉。”42岁的张国强拿着刚分发的崭新绿大衣、泡面笑着说,“没想到今晚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来到我们的临时住处分发御寒衣物,收到这样的‘惊喜’心里可美了!”

  12月11日,郑州大雪。当晚10点左右,从开封市朱仙镇来到郑州卖菜的菜农张国强,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突”来到郑东新区商鼎路下穿隧道过夜,车刚停稳就迎来了一群民政部门的巡查人员。这些人员带着热水、泡面、大衣、棉被等物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分发给他们,张国强是当晚的受助者之一。

  “这个隧道冬暖夏凉,是包括菜农在内的一些特殊群体的休息点。”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巡逻人员介绍,巡逻人员每天都会来这个隧道巡逻,在发放物资的同时提供帮助,动员留宿者去距离隧道最近的专门救助点,在那里能睡觉能洗澡,可菜农感觉耽误事情,总在隧道里将就,他们只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隧道里除了张国强,还有不少来自郑州周边的菜农,他们或者和衣而卧在铺在地面的被窝里,或者车门紧闭睡在车厢里。身旁隧道墙面上贴着救助宣传页,上面留有24小时救助电话。“前几年我在外地跑大车,近两年才开始从老家来郑州卖菜。这都是自己家种的萝卜、白菜,又新鲜又便宜,在几个小区门口卖得久了,大家都认识我,也都愿意买我的蔬菜。”张国强说。

  不一会儿,隧道里陆陆续续又有几辆拉着菜的拖拉机缓缓驶入。菜农们接过新大衣、棉被,和巡逻人员拉起家常,开心笑声中,隧道变得热闹温暖。

  近日,省民政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采取措施,做好今冬明春“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确保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全省各地纷纷行动,郑州市民政局与公安、人社、城管、卫健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以组建救助分队、开展联合巡查等形式,合力做好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工作;开封市对需要购票返乡的求助人员,通过现金救助或提供乘车凭证帮助其顺利返乡,对突发急病需要医疗救治的受助人员,按照“先医院、后进站”的原则,及时联系定点医院送医救治……

  “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有158个救助站点,已经安排救助4405人次。”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陈永均说,我省将进一步持续做好救助专项工作,让我省的困难群众能够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留守不孤单

  爱是“留守娃”的防寒衣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许远峰 王婉茹

  这几天,气温骤降,兰考县许河乡许河小学五年级留守儿童许凌瑶,接过班主任老师发的棉手套无比开心:“天再冷,我也不怕冻手了。”据介绍,在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像许凌瑶一样,该校的80名留守儿童,都收到了学校免费发放的棉手套。

  这种棉手套,写字时把手指“被”掀开解放手指,确保灵活;不写字时把手指“被”盖上,既保暖又美观,孩子们个个爱不释手。“许凌瑶的爸爸常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让她健康成长,老师经常找她谈心交流,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时常辅导她学习。有了老师的陪伴与呵护,许凌瑶现在学习努力,积极乐观。”许河小学副校长许建立介绍。

  孩子收到学校发的棉手套后,在深圳打工的三年级留守儿童冯紫依的爸爸许应聘,在电话里十分感激地说:“每次老师给我打亲情电话时,闺女总是高兴地告诉我:‘老师不仅给辅导作业,而且还经常给梳头、扎辫子。’听了这话,我就很放心。我和孩子她妈妈常年在深圳打工,依依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眼神不好使,照顾孩子日常起居还行,辅导孩子学习就不行了。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我很高兴。感谢学校和老师!”

  许河小学德育处主任蔡伟英告诉记者,为了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落到实处,许河小学每年都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利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冬至等传统节日,让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包饺子,了解传统文化习俗,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该校四年级教室举行。许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只是许河乡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许河乡中心学校就号召全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把关爱留守儿童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一到每年冬季,全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都会为留守儿童发放取暖物资。至目前,已累计为全乡留守儿童免费发放棉手套5000双、耳暖4800副、暖水袋4600只。

  温情不打烊

  特困老人天冷心不冷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付珊珊

  12月11日上午9时,北风呼啸,雪花飞扬。襄城县十里铺镇镇长郎晓豪,会同镇民政所工作人员来到寺后李村,为该村分散供养特困对象、肢体残疾老人毕国,送上了新棉衣、新棉被。毕国老人用手抚摸着厚厚的棉衣、棉被,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原来,12月9日,十里铺镇党委、镇政府接到寒潮来袭、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播报后,就连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应对寒潮雨雪天气,尤其要确保全镇414户425名集中、分散供养老人及687户低保户安全温暖过冬。

  第二天,全镇干部就兵分多路,深入镇、村敬老院、养老点等特困集中供养、分散供养老人的住处及低保户的家中,除了为他们送上棉衣、棉被等,还要查看他们居住是否安全,供暖是否正常。鲁内村69岁的低保户周长雨,接过帮扶干部送来的新棉衣、新棉被等御寒物资时,一个劲地向帮扶干部点头致谢。

  12月11日上午,虽然寒气袭人,雪花飘飘,然而十里铺镇敬老院里却温暖如春,老人们有的坐在空调热暖室内看电视,有的在打扑克、下象棋。

  敬老院院长王国芳,为了让96名在此集中供养的老人在雨雪天住好、吃好、玩好,提前购买了防滑地毯,以防老人滑倒。从老人们的住处到厨房100多米长的路面,全部提前铺上了防滑地毯。72岁的余继叶老人,笑逐颜开地说:“还是王院长想得周到,有了防滑地毯,俺们走路去食堂吃饭,就不用担心摔倒了!”

  除此之外,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安全温暖过冬,该院的室内、室外、厨房等的墙壁上,也都安装了必要的防滑扶手。对于全护理、半护理的老人,护理人员都是亲自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床前,送到老人手中。

  今年80岁的王清堂老人,身体偏瘫,经常卧床不起。护理人员张新玲就将一日三餐送到老人的床前,并且时常检查老人的被褥是否温暖、干净、卫生,还每隔几天用热毛巾为老人擦洗身子。

  关爱不断档

  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叶新波

  冬日,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秋实社区其乐融融,许多居民通过智慧社区门户平台和事件处置手机小程序,对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帮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所办的件件实事发出赞叹。

  2018年9月,占地500亩的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成83栋住宅楼,安置了来自全县18个乡镇232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脱贫群众2757户11227人。2020年4月,社区设立春华、秋实、顺义3个社区。

  秋实社区基层组织建立后,时任该县横涧乡青山村党支部委员的王彦红被遴选为居委会主任,2021年1月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王彦红对秋实社区详细摸底,931户3723人的冷暖时刻挂在他心上,特别是26个困难家庭让他更操心。

  今年刚入冬,王彦红就挨家挨户登门走访,一查2020年初冬国家补贴给545个家庭“双替代”空调热风机是否能正常运转,二查居民是否有足够的棉被、棉衣可供御寒,三查困难群众是否有充足的米面油可以吃。

  得知杨根锁、贺项全、朱其邦等户过冬棉被、棉衣稍显单薄,陈彦红、李春花、曹秀春等户过冬米面油储备不足后,他立即向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包扶单位县纪委监委、邮政公司、烟草局、中国农业银行发出求助。12月5日,当60条棉被、20件棉大衣、392份米面油等陆续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时,王彦红内心踏实多了。

  “盖上棉被,穿上棉衣,无论居家或外出,就不会再冷了!感谢党、感谢组织!”82岁的居民刘西子接过社区干部送来的棉大衣,笑得合不拢嘴。

  “米面油才吃见底,帮扶单位就给俺又送来了,足够俺吃到来年开春。”53岁的肢体残疾、平素靠轮椅出入的李春花大妈,抱着社区干部送来的棉被,看着厨房里新放的米面油,心存感激。

  “给困难群众送温暖不仅限于实物,2021年来,我们乘着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东风,冬闲时节邀请诺之舟、长庚等培训机构,为困难群众进行厨师、叉车、电焊、护理等培训,让1200多名居民拥有了一技之长,实现了稳定就业。”王彦红信心满满地说。

  供暖不停步

  让每一个用户温暖如春

  □本报记者 汤传稷 本报通讯员 李现理 张小俊

  “这几天一直是雨雪天气,气温骤降,我和家里的老人孩子暖暖和和在屋里,你们却奔波在风雪中,非常感谢你们。”

  12月13日上午9时,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坤雪到小区回访,供暖用户张女士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聊起家常,感谢维修人员的高效服务。

  原来,前几天张女士家中的暖气管道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她拨打了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的服务热线后,维修人员及时冒雨上门检修,使张女士家中又温暖如春了。

  与张女士的经历一样,在浙江省义乌市打工的张先生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居住在鹿邑县城东关翰正小区的父母都80多岁了,身体不是很好,前几天晚上拨打了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的服务热线后,维修人员及时上门进行了检修维修,让老人没有受冻。”

  据了解,入冬以来,该公司把全力做好供暖用户的供暖保障作为服务民生的第一要务,出台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着重细化调节,智能调度,全力做好雨雪天气供热保障,尽最大努力不让供暖用户居家受冻。

  记者在陪同该公司维修人员上门检修供暖设备时看到,为了确保供暖用户家中“有温度”,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严格落实供暖保障措施,坚持巡查供热管网,为供暖用户提供上门检修维修。

  “今年我公司供暖服务小区共11个、5917户。近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热线、立接立办’原则,每天及时组织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故障维修、开户等服务,目的就是让被供暖用户家中每天都温暖如春,用我们的温暖服务让每一家被供暖用户度过一个有温度的冬天。”该公司总经理许丹说。

  服务不掉线

  养老院里温情满满

  □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梦茹

  12月12日一早,记者走进位于武陟县龙泉街道北贾村的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老人们有的围坐在一起开展文娱活动,有的在活动室内打牌闲聊,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处处充满着暖意融融的景象。

  “这几天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我们这儿采取的是集中供暖,可暖和啦,屋里一点也不寒冷潮湿。”活动室内,王志学老人正笑呵呵地和老伙伴们打扑克。

  今年78岁的王志学是木城街道建设街人,因为自身怕冷的缘故,之前,他和老伴儿一直在海南省三亚市租房养老。今年,由于老伴儿去世,他不得已回到家乡,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受冷空气影响,近几天我省气温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带来寒潮、雨雪和大风天气。然而在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像王志学一样在这里养老过冬的老人们心里却感到特别温暖。

  “今年冬季天气比较冷,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老人们的取暖工作。我们用的是县城集中供暖,保证24小时老人的房间和活动场所温度能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让老人在这里暖暖和和、开开心心度过这个冬天。”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冰说。

  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21年,现入住老人50位。为了让老人们温暖过冬,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仅提前做好御寒准备,确保房间、公共活动场所的供暖设备正常运作,还为老人们特别添加了羊肉、山药、胡萝卜等食材,按照老人们的喜好、咀嚼能力,量身定做食谱,让老人们在这里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温暖幸福过冬。

  让老人安全过冬的不只是房间里的温度,还有养老服务中心里舒适的环境和暖心的服务。

  “我年龄大了,冬天洗澡、上厕所特别不方便,总怕摔倒,现在卫生间入口处放着防滑垫,坐便器、淋浴器周围都装有安全扶手,拉着扶手就可以稳稳地站起来,洗澡、上厕所都不发愁了。”今年81岁的北贾村老人白崇云告诉记者。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寒潮零度 温情满分
2023-12-15 13:17:1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郑州郑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站点提供暖心服务。 王向前 摄

兰考县许河乡许河小学80名留守儿童戴上了学校发放的棉手套。 王婉茹 摄

襄城县十里铺镇为特困老人送上棉衣棉被。 古国凡 摄

供暖工作人员检查管道。 李现理 摄

在位于武陟县龙泉街道北贾村的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内暖意融融,老人们正在活动锻炼。 李梦茹 摄

  救助不缺位

  他乡遇困处处有亲人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静

  “天气越不好,越是要尽快把蔬菜送到市民家门口,何况这些蔬菜也都从地里采摘好了,又新鲜又便宜,得赶快卖掉。”42岁的张国强拿着刚分发的崭新绿大衣、泡面笑着说,“没想到今晚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来到我们的临时住处分发御寒衣物,收到这样的‘惊喜’心里可美了!”

  12月11日,郑州大雪。当晚10点左右,从开封市朱仙镇来到郑州卖菜的菜农张国强,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突”来到郑东新区商鼎路下穿隧道过夜,车刚停稳就迎来了一群民政部门的巡查人员。这些人员带着热水、泡面、大衣、棉被等物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分发给他们,张国强是当晚的受助者之一。

  “这个隧道冬暖夏凉,是包括菜农在内的一些特殊群体的休息点。”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巡逻人员介绍,巡逻人员每天都会来这个隧道巡逻,在发放物资的同时提供帮助,动员留宿者去距离隧道最近的专门救助点,在那里能睡觉能洗澡,可菜农感觉耽误事情,总在隧道里将就,他们只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隧道里除了张国强,还有不少来自郑州周边的菜农,他们或者和衣而卧在铺在地面的被窝里,或者车门紧闭睡在车厢里。身旁隧道墙面上贴着救助宣传页,上面留有24小时救助电话。“前几年我在外地跑大车,近两年才开始从老家来郑州卖菜。这都是自己家种的萝卜、白菜,又新鲜又便宜,在几个小区门口卖得久了,大家都认识我,也都愿意买我的蔬菜。”张国强说。

  不一会儿,隧道里陆陆续续又有几辆拉着菜的拖拉机缓缓驶入。菜农们接过新大衣、棉被,和巡逻人员拉起家常,开心笑声中,隧道变得热闹温暖。

  近日,省民政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采取措施,做好今冬明春“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确保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全省各地纷纷行动,郑州市民政局与公安、人社、城管、卫健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以组建救助分队、开展联合巡查等形式,合力做好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工作;开封市对需要购票返乡的求助人员,通过现金救助或提供乘车凭证帮助其顺利返乡,对突发急病需要医疗救治的受助人员,按照“先医院、后进站”的原则,及时联系定点医院送医救治……

  “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有158个救助站点,已经安排救助4405人次。”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陈永均说,我省将进一步持续做好救助专项工作,让我省的困难群众能够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留守不孤单

  爱是“留守娃”的防寒衣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许远峰 王婉茹

  这几天,气温骤降,兰考县许河乡许河小学五年级留守儿童许凌瑶,接过班主任老师发的棉手套无比开心:“天再冷,我也不怕冻手了。”据介绍,在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像许凌瑶一样,该校的80名留守儿童,都收到了学校免费发放的棉手套。

  这种棉手套,写字时把手指“被”掀开解放手指,确保灵活;不写字时把手指“被”盖上,既保暖又美观,孩子们个个爱不释手。“许凌瑶的爸爸常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让她健康成长,老师经常找她谈心交流,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时常辅导她学习。有了老师的陪伴与呵护,许凌瑶现在学习努力,积极乐观。”许河小学副校长许建立介绍。

  孩子收到学校发的棉手套后,在深圳打工的三年级留守儿童冯紫依的爸爸许应聘,在电话里十分感激地说:“每次老师给我打亲情电话时,闺女总是高兴地告诉我:‘老师不仅给辅导作业,而且还经常给梳头、扎辫子。’听了这话,我就很放心。我和孩子她妈妈常年在深圳打工,依依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眼神不好使,照顾孩子日常起居还行,辅导孩子学习就不行了。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我很高兴。感谢学校和老师!”

  许河小学德育处主任蔡伟英告诉记者,为了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落到实处,许河小学每年都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利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冬至等传统节日,让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包饺子,了解传统文化习俗,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该校四年级教室举行。许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只是许河乡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许河乡中心学校就号召全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把关爱留守儿童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一到每年冬季,全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都会为留守儿童发放取暖物资。至目前,已累计为全乡留守儿童免费发放棉手套5000双、耳暖4800副、暖水袋4600只。

  温情不打烊

  特困老人天冷心不冷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付珊珊

  12月11日上午9时,北风呼啸,雪花飞扬。襄城县十里铺镇镇长郎晓豪,会同镇民政所工作人员来到寺后李村,为该村分散供养特困对象、肢体残疾老人毕国,送上了新棉衣、新棉被。毕国老人用手抚摸着厚厚的棉衣、棉被,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原来,12月9日,十里铺镇党委、镇政府接到寒潮来袭、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播报后,就连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应对寒潮雨雪天气,尤其要确保全镇414户425名集中、分散供养老人及687户低保户安全温暖过冬。

  第二天,全镇干部就兵分多路,深入镇、村敬老院、养老点等特困集中供养、分散供养老人的住处及低保户的家中,除了为他们送上棉衣、棉被等,还要查看他们居住是否安全,供暖是否正常。鲁内村69岁的低保户周长雨,接过帮扶干部送来的新棉衣、新棉被等御寒物资时,一个劲地向帮扶干部点头致谢。

  12月11日上午,虽然寒气袭人,雪花飘飘,然而十里铺镇敬老院里却温暖如春,老人们有的坐在空调热暖室内看电视,有的在打扑克、下象棋。

  敬老院院长王国芳,为了让96名在此集中供养的老人在雨雪天住好、吃好、玩好,提前购买了防滑地毯,以防老人滑倒。从老人们的住处到厨房100多米长的路面,全部提前铺上了防滑地毯。72岁的余继叶老人,笑逐颜开地说:“还是王院长想得周到,有了防滑地毯,俺们走路去食堂吃饭,就不用担心摔倒了!”

  除此之外,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安全温暖过冬,该院的室内、室外、厨房等的墙壁上,也都安装了必要的防滑扶手。对于全护理、半护理的老人,护理人员都是亲自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床前,送到老人手中。

  今年80岁的王清堂老人,身体偏瘫,经常卧床不起。护理人员张新玲就将一日三餐送到老人的床前,并且时常检查老人的被褥是否温暖、干净、卫生,还每隔几天用热毛巾为老人擦洗身子。

  关爱不断档

  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叶新波

  冬日,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秋实社区其乐融融,许多居民通过智慧社区门户平台和事件处置手机小程序,对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帮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所办的件件实事发出赞叹。

  2018年9月,占地500亩的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成83栋住宅楼,安置了来自全县18个乡镇232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脱贫群众2757户11227人。2020年4月,社区设立春华、秋实、顺义3个社区。

  秋实社区基层组织建立后,时任该县横涧乡青山村党支部委员的王彦红被遴选为居委会主任,2021年1月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王彦红对秋实社区详细摸底,931户3723人的冷暖时刻挂在他心上,特别是26个困难家庭让他更操心。

  今年刚入冬,王彦红就挨家挨户登门走访,一查2020年初冬国家补贴给545个家庭“双替代”空调热风机是否能正常运转,二查居民是否有足够的棉被、棉衣可供御寒,三查困难群众是否有充足的米面油可以吃。

  得知杨根锁、贺项全、朱其邦等户过冬棉被、棉衣稍显单薄,陈彦红、李春花、曹秀春等户过冬米面油储备不足后,他立即向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包扶单位县纪委监委、邮政公司、烟草局、中国农业银行发出求助。12月5日,当60条棉被、20件棉大衣、392份米面油等陆续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时,王彦红内心踏实多了。

  “盖上棉被,穿上棉衣,无论居家或外出,就不会再冷了!感谢党、感谢组织!”82岁的居民刘西子接过社区干部送来的棉大衣,笑得合不拢嘴。

  “米面油才吃见底,帮扶单位就给俺又送来了,足够俺吃到来年开春。”53岁的肢体残疾、平素靠轮椅出入的李春花大妈,抱着社区干部送来的棉被,看着厨房里新放的米面油,心存感激。

  “给困难群众送温暖不仅限于实物,2021年来,我们乘着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东风,冬闲时节邀请诺之舟、长庚等培训机构,为困难群众进行厨师、叉车、电焊、护理等培训,让1200多名居民拥有了一技之长,实现了稳定就业。”王彦红信心满满地说。

  供暖不停步

  让每一个用户温暖如春

  □本报记者 汤传稷 本报通讯员 李现理 张小俊

  “这几天一直是雨雪天气,气温骤降,我和家里的老人孩子暖暖和和在屋里,你们却奔波在风雪中,非常感谢你们。”

  12月13日上午9时,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坤雪到小区回访,供暖用户张女士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聊起家常,感谢维修人员的高效服务。

  原来,前几天张女士家中的暖气管道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她拨打了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的服务热线后,维修人员及时冒雨上门检修,使张女士家中又温暖如春了。

  与张女士的经历一样,在浙江省义乌市打工的张先生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居住在鹿邑县城东关翰正小区的父母都80多岁了,身体不是很好,前几天晚上拨打了鹿邑万江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的服务热线后,维修人员及时上门进行了检修维修,让老人没有受冻。”

  据了解,入冬以来,该公司把全力做好供暖用户的供暖保障作为服务民生的第一要务,出台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着重细化调节,智能调度,全力做好雨雪天气供热保障,尽最大努力不让供暖用户居家受冻。

  记者在陪同该公司维修人员上门检修供暖设备时看到,为了确保供暖用户家中“有温度”,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严格落实供暖保障措施,坚持巡查供热管网,为供暖用户提供上门检修维修。

  “今年我公司供暖服务小区共11个、5917户。近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热线、立接立办’原则,每天及时组织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故障维修、开户等服务,目的就是让被供暖用户家中每天都温暖如春,用我们的温暖服务让每一家被供暖用户度过一个有温度的冬天。”该公司总经理许丹说。

  服务不掉线

  养老院里温情满满

  □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梦茹

  12月12日一早,记者走进位于武陟县龙泉街道北贾村的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老人们有的围坐在一起开展文娱活动,有的在活动室内打牌闲聊,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处处充满着暖意融融的景象。

  “这几天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我们这儿采取的是集中供暖,可暖和啦,屋里一点也不寒冷潮湿。”活动室内,王志学老人正笑呵呵地和老伙伴们打扑克。

  今年78岁的王志学是木城街道建设街人,因为自身怕冷的缘故,之前,他和老伴儿一直在海南省三亚市租房养老。今年,由于老伴儿去世,他不得已回到家乡,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受冷空气影响,近几天我省气温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带来寒潮、雨雪和大风天气。然而在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像王志学一样在这里养老过冬的老人们心里却感到特别温暖。

  “今年冬季天气比较冷,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老人们的取暖工作。我们用的是县城集中供暖,保证24小时老人的房间和活动场所温度能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让老人在这里暖暖和和、开开心心度过这个冬天。”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冰说。

  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21年,现入住老人50位。为了让老人们温暖过冬,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仅提前做好御寒准备,确保房间、公共活动场所的供暖设备正常运作,还为老人们特别添加了羊肉、山药、胡萝卜等食材,按照老人们的喜好、咀嚼能力,量身定做食谱,让老人们在这里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温暖幸福过冬。

  让老人安全过冬的不只是房间里的温度,还有养老服务中心里舒适的环境和暖心的服务。

  “我年龄大了,冬天洗澡、上厕所特别不方便,总怕摔倒,现在卫生间入口处放着防滑垫,坐便器、淋浴器周围都装有安全扶手,拉着扶手就可以稳稳地站起来,洗澡、上厕所都不发愁了。”今年81岁的北贾村老人白崇云告诉记者。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