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房产频道 > 房产新闻 > 正文
 
     

    房产频道

    以“数”促新助力公积金服务提质增效
    ——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字住建”建设工作侧记
    更新时间:2025/2/19 9:50:32    来源: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高新忠

    数据共享,实现档案资料多渠道收集;“四电”应用,实现档案资料全流程无纸化;多系统融合,实现档案资料智能审核……去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业务信息系统整合、应用场景与推广、安全保障与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实施保障等7个关键维度入手,全面开展2024年度“数字住建”建设工作。在我市率先完成电子档案跨区域、跨部门业务融合,实现电子档案的生成、共享以及电子化应用等多方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促进中心数字化发展,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助力公积金服务提质增效。

    夯实数字基建

    推动服务一体化

    该中心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业务应用功能,搭建涵盖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电子档案系统以及12329呼叫中心在内的数字化服务矩阵,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同时,不断拓展“微信公众号”、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线上业务办理渠道,丰富业务办理场景,有效增强公积金业务线上线下融合程度,全力推动公积金服务迈向一体化新台阶。

    深化数据共享

    构建数字化新模式

    该中心积极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致力于打造多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持续性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借助住建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公安、民政、人民银行的数据资源共享;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市房管、不动产、社保、市场监管、中级人民法院、大数据等业务协同部门,打通数据双向共享通道,达成数据互联互通,为公积金业务办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整合信息系统

    强化数据全流程管控

    2024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顺利完成与焦煤分中心业务系统和资金账户的合并工作,实现制度、决策、管理、核算“四统一”。同时,依据住建部关于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的要求,该中心建成数据应用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中的“数据流转环境治理模块”“数据运行环境治理模块”“数据调用环境治理模块”,落实数据安全分级保护策略,推动数据源头治理与系统治理,实现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丰富数据治理手段,夯实数字化发展根基,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此外,该中心围绕住房公积金管理重点工作与发展方向,秉持“统筹规划、高效快捷、安全运行、统一核算、有效监督”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整合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成智慧防控平台。该平台具备电子化稽查整改、审计稽核、风险防控及体检评估四项功能,覆盖公积金管理及服务体系,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全过程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对资金、业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防控,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拓展应用场景

    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数字化改革赋能,该中心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自2023年1月至今,该中心已办理异地转移接续业务4442笔,转移金额6670万余元,其中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办理2464笔。2023年1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人民银行对征信接入的验收。2024年4月,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以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作为基础载体办理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通过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实现社保卡“一键关联”,提升办事效率,推动数据治理工作。

    聚焦人才技术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据悉,该中心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电”政务服务全应用,即电子证照助力开户缴存无纸化、电子印章推动查询打印去柜台化、电子签名实现服务智能化、电子材料达成服务渠道多元化。依托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31项业务免证可办,占中心行政服务事项总数的70%。同时,为全市5372家缴存单位免费办理电子证书,实现缴存业务全程网办;在贷款业务办理环节推广使用电子签名,实现线上“不见面审批”;与业务协同部门实现电子材料共享,日均通过接口调取数据百余次,重塑贷款办事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以“数”促新助力公积金服务提质增效
    ——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字住建”建设工作侧记
    2025/2/19 9:50:32    来源: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高新忠

    数据共享,实现档案资料多渠道收集;“四电”应用,实现档案资料全流程无纸化;多系统融合,实现档案资料智能审核……去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业务信息系统整合、应用场景与推广、安全保障与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实施保障等7个关键维度入手,全面开展2024年度“数字住建”建设工作。在我市率先完成电子档案跨区域、跨部门业务融合,实现电子档案的生成、共享以及电子化应用等多方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促进中心数字化发展,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助力公积金服务提质增效。

    夯实数字基建

    推动服务一体化

    该中心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业务应用功能,搭建涵盖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电子档案系统以及12329呼叫中心在内的数字化服务矩阵,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同时,不断拓展“微信公众号”、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线上业务办理渠道,丰富业务办理场景,有效增强公积金业务线上线下融合程度,全力推动公积金服务迈向一体化新台阶。

    深化数据共享

    构建数字化新模式

    该中心积极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致力于打造多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持续性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借助住建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公安、民政、人民银行的数据资源共享;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市房管、不动产、社保、市场监管、中级人民法院、大数据等业务协同部门,打通数据双向共享通道,达成数据互联互通,为公积金业务办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整合信息系统

    强化数据全流程管控

    2024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顺利完成与焦煤分中心业务系统和资金账户的合并工作,实现制度、决策、管理、核算“四统一”。同时,依据住建部关于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的要求,该中心建成数据应用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中的“数据流转环境治理模块”“数据运行环境治理模块”“数据调用环境治理模块”,落实数据安全分级保护策略,推动数据源头治理与系统治理,实现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丰富数据治理手段,夯实数字化发展根基,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此外,该中心围绕住房公积金管理重点工作与发展方向,秉持“统筹规划、高效快捷、安全运行、统一核算、有效监督”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整合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成智慧防控平台。该平台具备电子化稽查整改、审计稽核、风险防控及体检评估四项功能,覆盖公积金管理及服务体系,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全过程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对资金、业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防控,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拓展应用场景

    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数字化改革赋能,该中心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自2023年1月至今,该中心已办理异地转移接续业务4442笔,转移金额6670万余元,其中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办理2464笔。2023年1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人民银行对征信接入的验收。2024年4月,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以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作为基础载体办理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通过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实现社保卡“一键关联”,提升办事效率,推动数据治理工作。

    聚焦人才技术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据悉,该中心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电”政务服务全应用,即电子证照助力开户缴存无纸化、电子印章推动查询打印去柜台化、电子签名实现服务智能化、电子材料达成服务渠道多元化。依托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31项业务免证可办,占中心行政服务事项总数的70%。同时,为全市5372家缴存单位免费办理电子证书,实现缴存业务全程网办;在贷款业务办理环节推广使用电子签名,实现线上“不见面审批”;与业务协同部门实现电子材料共享,日均通过接口调取数据百余次,重塑贷款办事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