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专题新闻列表 > 身边的榜样 > 典型人物 > 正文

专题新闻列表

曹甫建:三尺灶台烹出精彩人生
更新时间:2023-8-2 16:38:53    来源:焦作文明网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作为市劳动模范、轩成大别山商务酒店行政总厨,曹甫建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每天颠勺炒菜也能成为劳动模范。但是,他又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成为劳动模范。

  从1992年听着“春天里故事”外出打工,到1994年返乡学艺,四年练就信阳菜厨艺;从2013年起成为统管200人的行政总厨,十年磨剑,不仅实现了信阳饮食文化的灵魂传承,而且促进了信阳特色与焦作特产有机结合,让信阳菜齿颊留香。曹甫建深感欣慰,自己的拼搏奋斗值得。

  曹甫建15岁开始拜邹绵军老师学艺。为了学到真本事,他先从厨房打杂做起,早上到店里活煤、掏煤渣,一番忙活后,开始练习切菜、配菜。为练习切菜的基本功,他一有空就拿废弃的萝卜、黄瓜头、菜梗和菜帮练刀工。由于不熟练,他左手中指不知被切烂多少回,现在仍可以看到一道道明显伤口。长期的刻苦练习,让他的右手食指中间部位出现硬块。练习炒菜时,由于练翻吊动作过度,导致现在胳膊举起艰难。一年后,开始掌勺,先给饭店员工炒菜,等到大家认可后,才能给顾客正式炒菜。

  好吃不过信阳人,好吃不过信阳菜。提起信阳菜他如数家珍:信阳菜大概从商周时期就有了。从《楚辞·招魂》里,就可以领略两千多年前楚国饮食文化的发达。

  他努力从历史和地域文化中领悟信阳饮食文化的精髓。他遵循信阳菜传统文化的脉络,虚心向邹师傅学习独特原料保存技艺,娴熟运用主要原料初步的熟处理、焯水、煸炒、煎炸等工序,进一步摸索信阳菜清炖、蒸炖、奶汤炖等方式,总结出了不同的炖法采取不同的加热方式。

  “‘锅气’与悟性相连,悟性决定做菜的水平。‘锅气’就是在炒菜时各种食材和调味料在炽热锅内,高温翻炒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使所炒的菜具有一种特殊复合型鲜香的味道。”他努力把“涅槃过程”当成一种美的享受,不断创新丰富着自己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健康知识。

  焦作有“四大怀药”等名特产,如何把这些特产融入信阳菜?他进行了探索实践。

  “食上江湖,众口难调。饮食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他说,“如何讲好信阳菜故事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在菜品经营上他既抱朴守拙又守正创新,结合焦作特产,先后开发出了牛膝炖骨头、牛膝炖牛腩、山药炖老母鸡等菜品,深受客人喜爱。

  “民以食为天。2000多年前楚文化在信阳大地绽放,我也要让信阳美食之花在山阳大地绽放。同时,也要让焦作‘四大怀药’融入信阳菜系,弘扬壮大传统文化。”对未来,曹甫建充满信心。

(记者 李新和 )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