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他来自基层、扎根群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全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用真诚与爱心调解纠纷,用智慧与法律维护和谐。他就是武陟县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调解员詹晓峰。
紧张忙碌、马不停蹄,是詹晓峰的工作常态;当事人带着怨气来、怀着满意走,是詹晓峰调解纠纷的真实写照。今年是詹晓峰成为调解员的第五个年头,在他看来,做调解工作要有爱心、耐心,要交心,更要用心,必有公心。“你好,我是武陟县法院调解员詹晓峰,你的案子分到了我的手里,案件有任何进展我会随时跟你联系,请你记一下我的手机号码,有问题随时跟我联系。”每拿到一起案件,詹晓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原告打电话,让原告知道自己的案件有人对接。这一小小的举动,让很多当事人都感到很暖心。
在调解案件过程中,詹晓峰首先做到的就是认真聆听,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和诉讼心态,切实站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开展工作,他认为这是案件能够成功调解的重要基础。其次,始终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掌控调解局面,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疏导、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支持。最后,认真分析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找到化解矛盾的突破点,尊重当事人的感受,引导双方互相尊重,以化解矛盾为目的争取和解,耐心为当事人分析利益关系,促成双方“共赢”。
“非常感谢法官对案件的悉心调解,案件才能得到圆满解决,我回去能过个好年了。”2023年年初,原告马某将一面印着“倾心调解化纠纷 神速办案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法院,感谢法院高效化解42起涉农土地系列纠纷,并对法院高效的工作模式和调解员詹晓峰的敬业精神表示称赞。
詹晓峰接到该案后,仔细翻阅卷宗了解案情,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理清案件事实,寻找争议焦点,先后17次进行走访调查,勘验涉案土地。同时,他主动与当地村委会协调联动,特别邀请村干部参与调解工作,仅在几天内就合力化解了系列纠纷,给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案件调解成功,看到当事人满脸笑容,詹晓峰心中总会生出几分“成就感”。“我喜欢做调解工作,每次看到矛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真的感到特别高兴。”詹晓峰说。案件成功调解,不仅当事人心头的烦心事少了一桩,自己也真切感受到了身为调解员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发挥的作用。
在詹晓峰看来,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是疑难复杂的案件,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怀着一颗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纷争的热心,认真调解每一起案件,努力化解每一起纠纷。
13名农家“绣娘”因讨要十字绣的工钱,纷纷诉至法院。“虽然十字绣挣的钱不多,但也是我们一针一线熬了无数个夜晚绣出来的。”面对13名“绣娘”,詹晓峰并没有因为标的小有所怠慢,而是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依托该院诉源治理机制,融情于法、以情释法,借助各方力量,耐心做被告的思想工作,最终促使被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13名“绣娘”全部撤回起诉。
面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詹晓峰真情调解,让子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面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他主动到当事人住所调解案件。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手里的调解工作日志,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案件的调解心得。五年来,詹晓峰共化解各类纠纷1200余件,始终把“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贯彻到案件调解的每个环节,最大限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化解当事人心中的积怨,当起“和事佬”,架起“连心桥”,用诚心、耐心、爱心“调”出一片人间真情。
每化解一次矛盾纠纷,就维护了一分公信;每调处成功一起案件,就赢得了一次民心。武陟县法院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治理大格局,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打通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每一个难点和堵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 郭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