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小小的咖啡豆,却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关联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发展,氤氲的咖啡香气里,蕴藏着消费之变、产业之变、市场之变。闻香而动,一杯咖啡里的经济就此展开。
“新赛道”成为“快车道”
25平方米,没有座椅,门帘挨着菜市场……冬日严寒,这家位于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里的咖啡小店站满了顾客。27岁的明明慕名前来打卡,点了手冲放题的豆单,“听说像一场‘咖啡豆流水席’”。
冲泡、分装……不同风味的咖啡豆被循环冲煮着。“这杯有‘冬天的小木屋’的味道。”“对,这是深烘的豆子。”……店员为客人介绍着各种咖啡豆冲煮后的不同表现,如同一节“迷你”的咖啡品鉴课。
这家店隶属国内咖啡连锁品牌Grid Coffee。一年多前,该品牌前身还是一辆卖黑咖啡的咖啡车,如今却拥有了25家门店,并计划在今年“解锁”更多新城市、开设150至200家门店。
Grid Coffee的成长轨迹,是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发展的缩影。
“几乎每天都会下单一杯拿铁或美式。”在“95后”张大玖的外卖App里,咖啡订单占据大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通勤路上随手外带一杯咖啡,或是三五同事一起点咖啡外卖。
从速溶,到现磨;从罐装,到挂耳……咖啡及其制品渗透线下店铺及线上电商。上海的永康路、广州的东山口、北京的东四……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了“咖啡角”。
一组数据印证中国咖啡市场:目前,我国咖啡豆年消费量近30万吨,咖啡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近50亿元,咖啡类企业超22万家,咖啡类企业注册增速超20%,年均咖啡消费增速超1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在连锁餐饮企业中,咖啡是2022年获得最高平均投资金额的细分品类之一,多家咖啡企业已完成多轮融资。
“舶来品”遇上“本土化”
“请给贵州刺梨一个机会!”——从北京前往贵阳出差的叶先生,在街边饮品店的菜单上看见了这句推荐语,就下单了一杯“刺梨美式”,“这个搭配很独特,味道也不错”。
从酱香拿铁,到柚子美式;从哈尔滨冻梨咖啡,到西湖龙井拿铁;从咖啡奶茶化,再到咖啡甜点化……国人在咖啡上施展的“创新力”惊人,给咖啡贴上了“年轻”“潮流”等更多标签,咖啡消费从功能需求不断转变为品质体验。
“中国的咖啡可选择的品类很多、很有创意,有更多突破和尝试。”来中国7年多的意大利小伙儿阿雷如是说。
在咖啡口味不断“翻新”的同时,咖啡特有的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不断发挥,更趋精品化、个性化、本土化。
开设在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乡村图书馆里,陈列着孙悟空、葫芦娃与黑猫警长等经典国漫卡通造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的一家国漫主题咖啡店,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两千名游客慕名而来。
“我想让咖啡、国漫卡通形象都走进美丽的绿水青山。”咖啡店负责人、青年创业者陈喆说,相信咖啡、国漫与优美的乡村之间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咖啡+书店相关的评价笔记同比增长超1倍,咖啡厅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0%。“咖啡+书吧”“咖啡+露营”“咖啡+花店”“咖啡+旅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白天在咖啡庄园采摘咖啡鲜果、学习咖啡知识和文化,晚上在历史老街的咖啡馆里感受悠闲时光……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一日“咖旅”成为当地流行的打卡方式。
一个个市县乡镇,一批批文旅景区,一个个老工业基地,咖啡在中国不断触及更多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碰撞融合出更多新模式。
当“舶来品”遇上“本土化”,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为咖啡消费持续赋能。如今的“一杯咖啡”,有了更加多层的含义:不单是为了提神解渴,也是为了收获一些休憩时光,体验一段美好的别样生活。
“小豆子”孕育“大市场”
一颗小小的咖啡豆,牵拉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上游涉及咖啡豆的种植、采摘、初加工等,价值贡献较小;中游是咖啡豆的深加工,下游则是不同咖啡成品的各类品牌,属于高利润区。
在江苏昆山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一袋袋来自埃塞俄比亚、巴西等国的咖啡生豆汇集于此。致力于打造咖啡产业链,昆山已吸引30多家咖啡产业链重点企业扎根,2023年前11个月咖啡生豆进口同比增速超200%。
串“豆”成“链”,中国咖啡供给和需求持续增加,释放出更强的供应链动能。越来越多的国际咖啡品牌布局中国、开拓市场。
意大利LAVAZZA,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也是其亚洲首店;美国蓝瓶咖啡,自起步阶段就在上海设立专门烘焙厂;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成投产,标志着星巴克在华实现了“从生豆到咖啡”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闭环……
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巴拿马的瑰夏咖啡、印度尼西亚的猫屎咖啡……无论是进博会,还是消博会、链博会,各国的咖啡豆“同台竞技”,“跳”入中国消费者的杯中。
“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每年销量呈上升趋势。”首届链博会上,火船咖啡公司中国市场部负责人蒋嘉雯看好咖啡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在国外咖啡走进中国的同时,中国的咖啡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
冬日午后,阳光洒在云南省普洱市的小凹子咖啡庄园,从事咖啡生意30多年的廖秀桂正检查着咖啡豆的质量。
“曾经,大家都靠卖原料为主,行情有涨有跌,但总体效益偏低。”廖秀桂说,为改变局面,他转型经营精品咖啡豆。如今,庄园人气高涨,多地咖啡爱好者慕名前来品尝、购买咖啡,参观种植园、加工端。
从普洱到保山,从临沧到德宏……云南咖啡的香气不断飘至全国、越过国门,越来越多的咖农购买了新家电、新汽车,他们笑称这些商品是“咖啡牌”。
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地区,云南占据着全国98%的咖啡产量。近年来,云南大力推动精品咖啡庄园建设,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这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延长咖啡产业链有着积极作用。”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娄予强说。
需求侧拉动与供给侧升级,共同推动中国咖啡行业快速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小小的咖啡豆,却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关联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发展,氤氲的咖啡香气里,蕴藏着消费之变、产业之变、市场之变。闻香而动,一杯咖啡里的经济就此展开。
“新赛道”成为“快车道”
25平方米,没有座椅,门帘挨着菜市场……冬日严寒,这家位于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里的咖啡小店站满了顾客。27岁的明明慕名前来打卡,点了手冲放题的豆单,“听说像一场‘咖啡豆流水席’”。
冲泡、分装……不同风味的咖啡豆被循环冲煮着。“这杯有‘冬天的小木屋’的味道。”“对,这是深烘的豆子。”……店员为客人介绍着各种咖啡豆冲煮后的不同表现,如同一节“迷你”的咖啡品鉴课。
这家店隶属国内咖啡连锁品牌Grid Coffee。一年多前,该品牌前身还是一辆卖黑咖啡的咖啡车,如今却拥有了25家门店,并计划在今年“解锁”更多新城市、开设150至200家门店。
Grid Coffee的成长轨迹,是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发展的缩影。
“几乎每天都会下单一杯拿铁或美式。”在“95后”张大玖的外卖App里,咖啡订单占据大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通勤路上随手外带一杯咖啡,或是三五同事一起点咖啡外卖。
从速溶,到现磨;从罐装,到挂耳……咖啡及其制品渗透线下店铺及线上电商。上海的永康路、广州的东山口、北京的东四……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了“咖啡角”。
一组数据印证中国咖啡市场:目前,我国咖啡豆年消费量近30万吨,咖啡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近50亿元,咖啡类企业超22万家,咖啡类企业注册增速超20%,年均咖啡消费增速超1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在连锁餐饮企业中,咖啡是2022年获得最高平均投资金额的细分品类之一,多家咖啡企业已完成多轮融资。
“舶来品”遇上“本土化”
“请给贵州刺梨一个机会!”——从北京前往贵阳出差的叶先生,在街边饮品店的菜单上看见了这句推荐语,就下单了一杯“刺梨美式”,“这个搭配很独特,味道也不错”。
从酱香拿铁,到柚子美式;从哈尔滨冻梨咖啡,到西湖龙井拿铁;从咖啡奶茶化,再到咖啡甜点化……国人在咖啡上施展的“创新力”惊人,给咖啡贴上了“年轻”“潮流”等更多标签,咖啡消费从功能需求不断转变为品质体验。
“中国的咖啡可选择的品类很多、很有创意,有更多突破和尝试。”来中国7年多的意大利小伙儿阿雷如是说。
在咖啡口味不断“翻新”的同时,咖啡特有的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不断发挥,更趋精品化、个性化、本土化。
开设在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乡村图书馆里,陈列着孙悟空、葫芦娃与黑猫警长等经典国漫卡通造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的一家国漫主题咖啡店,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两千名游客慕名而来。
“我想让咖啡、国漫卡通形象都走进美丽的绿水青山。”咖啡店负责人、青年创业者陈喆说,相信咖啡、国漫与优美的乡村之间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咖啡+书店相关的评价笔记同比增长超1倍,咖啡厅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0%。“咖啡+书吧”“咖啡+露营”“咖啡+花店”“咖啡+旅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白天在咖啡庄园采摘咖啡鲜果、学习咖啡知识和文化,晚上在历史老街的咖啡馆里感受悠闲时光……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一日“咖旅”成为当地流行的打卡方式。
一个个市县乡镇,一批批文旅景区,一个个老工业基地,咖啡在中国不断触及更多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碰撞融合出更多新模式。
当“舶来品”遇上“本土化”,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为咖啡消费持续赋能。如今的“一杯咖啡”,有了更加多层的含义:不单是为了提神解渴,也是为了收获一些休憩时光,体验一段美好的别样生活。
“小豆子”孕育“大市场”
一颗小小的咖啡豆,牵拉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上游涉及咖啡豆的种植、采摘、初加工等,价值贡献较小;中游是咖啡豆的深加工,下游则是不同咖啡成品的各类品牌,属于高利润区。
在江苏昆山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一袋袋来自埃塞俄比亚、巴西等国的咖啡生豆汇集于此。致力于打造咖啡产业链,昆山已吸引30多家咖啡产业链重点企业扎根,2023年前11个月咖啡生豆进口同比增速超200%。
串“豆”成“链”,中国咖啡供给和需求持续增加,释放出更强的供应链动能。越来越多的国际咖啡品牌布局中国、开拓市场。
意大利LAVAZZA,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也是其亚洲首店;美国蓝瓶咖啡,自起步阶段就在上海设立专门烘焙厂;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成投产,标志着星巴克在华实现了“从生豆到咖啡”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闭环……
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巴拿马的瑰夏咖啡、印度尼西亚的猫屎咖啡……无论是进博会,还是消博会、链博会,各国的咖啡豆“同台竞技”,“跳”入中国消费者的杯中。
“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每年销量呈上升趋势。”首届链博会上,火船咖啡公司中国市场部负责人蒋嘉雯看好咖啡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在国外咖啡走进中国的同时,中国的咖啡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
冬日午后,阳光洒在云南省普洱市的小凹子咖啡庄园,从事咖啡生意30多年的廖秀桂正检查着咖啡豆的质量。
“曾经,大家都靠卖原料为主,行情有涨有跌,但总体效益偏低。”廖秀桂说,为改变局面,他转型经营精品咖啡豆。如今,庄园人气高涨,多地咖啡爱好者慕名前来品尝、购买咖啡,参观种植园、加工端。
从普洱到保山,从临沧到德宏……云南咖啡的香气不断飘至全国、越过国门,越来越多的咖农购买了新家电、新汽车,他们笑称这些商品是“咖啡牌”。
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地区,云南占据着全国98%的咖啡产量。近年来,云南大力推动精品咖啡庄园建设,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这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延长咖啡产业链有着积极作用。”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娄予强说。
需求侧拉动与供给侧升级,共同推动中国咖啡行业快速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