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前五、国内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成立仅4年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成为厦门首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近300亿元,实现全年产值超百亿元。
深耕技术创新、制造创新和产品应用创新,海辰储能快速崛起,开辟了储能新赛道。
技术创新:锻造先进生产力
在4月中旬举办的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海辰储能展示了创新储能产品——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1130安时,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储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容量电池成为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
海辰储能电池研究院院长郑建明介绍,大容量电池是解决电池一致性和成本的现阶段最优方案,“我们采取从锂电池技术极限倒推的方法,结合当下电极技术、工艺、材料、结构件方面的限制,最终确定了MIC1130安时电池的目标”。
220多人的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多,不断研发突破……海辰储能通过自研化学体系、工艺和结构等系列创新,破解大容量电池产热和安全两大难题,成功研发MIC1130安时电池。
与国内储能主流280安时系统产品相比,MIC1130安时电池单瓦时成本降低1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15%,直流侧储能系统成本降低25%;同时,MIC1130安时电池循环寿命高达15000次,系统寿命可达25年,大幅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海辰储能全球专利申请数量超32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1200项。
今年年初,海辰储能还牵头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共11家单位,组建厦门市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联合体,从储能场景的应用需求出发,提高区域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制造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海辰产业园的智慧工厂里,红、黄、绿灯不时闪烁,机械臂等各类设备有序配合,无人搬运车有条不紊按照设定线路运送物料,偶尔才会有少量工人在其间走动。
搅拌、涂布、模切、卷绕、激光焊接、入壳、注液……智能化生产贯穿海辰储能电池生产的全过程,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对于储能电池而言,产品的良品率和制造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海辰储能副总裁刘庆栋表示,海辰储能狠抓制造创新,自我迭代智能化生产线,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辰第四代高效率锂电智能制造生产线,引进制造执行系统(MES),整合数据采集渠道,覆盖整个工厂制造现场,实现生产环节全覆盖。该生产线制造效率比第三代提升30%、自动化水平提升26%、制造成本降低25%,相比第三代实现了制造竞争力的大幅领先。
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意味着更高的良品率、更快的生产速度,随之而来的是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强的交付能力,海辰储能的产品因此持续获得国内外客户肯定。
截至今年2月,海辰储能的产品已应用于全国各地,以及北美、欧洲、南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项目数量累计超200个。
“这两年我们的订单持续增长,为我们加快产线升级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刘庆栋说。
按照海辰储能的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5年将达成135吉瓦时的年产能目标。
应用创新:绿色能源惠及大众
基于技术和制造创新,海辰储能聚焦新的细分市场,打开储能场景应用新世界,让绿色能源惠及大众。
去年年底,海辰储能发布了全球首款一度电的户用电源产品,旨在让全球能源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电力来源。这款电源内置1千瓦时(1度电)的能量,采用海辰储能电力工业级储能电池的光储一体智能系统,其寿命长达10年,均摊到每度电的成本约人民币0.4元。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说:“对于能源贫困家庭,这款户用电源产品可提供80小时的照明、16小时的电风扇使用等;同时它还可促进家庭式小商业,支持10小时的缝纫机使用等。在公共卫生方面,这款户用电源产品可支持小型医疗设备,例如医用小型冰箱等,用来存储疫苗和药品,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在重庆市铜梁区西北部的少云村,海辰储能基于当地地形地貌,利用太阳能资源,与铜梁区共建红色“零碳”美丽乡村项目。海辰储能提供的光储一体电站解决方案,帮助村民有效提升了用电质量、提高了经济收益。
今年4月底,海辰储能还与“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携手合作,发布支持尼日利亚的公益项目——未来3年,海辰储能将在尼日利亚面向年轻人发起可再生能源创业项目,计划培养一批具备储能专业技能、能源基础设施运维技术的当地人才队伍。
“‘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是海辰储能坚定的初心使命,我们在努力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王鹏程说。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前五、国内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成立仅4年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成为厦门首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近300亿元,实现全年产值超百亿元。
深耕技术创新、制造创新和产品应用创新,海辰储能快速崛起,开辟了储能新赛道。
技术创新:锻造先进生产力
在4月中旬举办的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海辰储能展示了创新储能产品——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1130安时,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储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容量电池成为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
海辰储能电池研究院院长郑建明介绍,大容量电池是解决电池一致性和成本的现阶段最优方案,“我们采取从锂电池技术极限倒推的方法,结合当下电极技术、工艺、材料、结构件方面的限制,最终确定了MIC1130安时电池的目标”。
220多人的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多,不断研发突破……海辰储能通过自研化学体系、工艺和结构等系列创新,破解大容量电池产热和安全两大难题,成功研发MIC1130安时电池。
与国内储能主流280安时系统产品相比,MIC1130安时电池单瓦时成本降低1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15%,直流侧储能系统成本降低25%;同时,MIC1130安时电池循环寿命高达15000次,系统寿命可达25年,大幅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海辰储能全球专利申请数量超32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1200项。
今年年初,海辰储能还牵头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共11家单位,组建厦门市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联合体,从储能场景的应用需求出发,提高区域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制造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海辰产业园的智慧工厂里,红、黄、绿灯不时闪烁,机械臂等各类设备有序配合,无人搬运车有条不紊按照设定线路运送物料,偶尔才会有少量工人在其间走动。
搅拌、涂布、模切、卷绕、激光焊接、入壳、注液……智能化生产贯穿海辰储能电池生产的全过程,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对于储能电池而言,产品的良品率和制造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海辰储能副总裁刘庆栋表示,海辰储能狠抓制造创新,自我迭代智能化生产线,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辰第四代高效率锂电智能制造生产线,引进制造执行系统(MES),整合数据采集渠道,覆盖整个工厂制造现场,实现生产环节全覆盖。该生产线制造效率比第三代提升30%、自动化水平提升26%、制造成本降低25%,相比第三代实现了制造竞争力的大幅领先。
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意味着更高的良品率、更快的生产速度,随之而来的是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强的交付能力,海辰储能的产品因此持续获得国内外客户肯定。
截至今年2月,海辰储能的产品已应用于全国各地,以及北美、欧洲、南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项目数量累计超200个。
“这两年我们的订单持续增长,为我们加快产线升级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刘庆栋说。
按照海辰储能的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5年将达成135吉瓦时的年产能目标。
应用创新:绿色能源惠及大众
基于技术和制造创新,海辰储能聚焦新的细分市场,打开储能场景应用新世界,让绿色能源惠及大众。
去年年底,海辰储能发布了全球首款一度电的户用电源产品,旨在让全球能源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电力来源。这款电源内置1千瓦时(1度电)的能量,采用海辰储能电力工业级储能电池的光储一体智能系统,其寿命长达10年,均摊到每度电的成本约人民币0.4元。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说:“对于能源贫困家庭,这款户用电源产品可提供80小时的照明、16小时的电风扇使用等;同时它还可促进家庭式小商业,支持10小时的缝纫机使用等。在公共卫生方面,这款户用电源产品可支持小型医疗设备,例如医用小型冰箱等,用来存储疫苗和药品,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在重庆市铜梁区西北部的少云村,海辰储能基于当地地形地貌,利用太阳能资源,与铜梁区共建红色“零碳”美丽乡村项目。海辰储能提供的光储一体电站解决方案,帮助村民有效提升了用电质量、提高了经济收益。
今年4月底,海辰储能还与“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携手合作,发布支持尼日利亚的公益项目——未来3年,海辰储能将在尼日利亚面向年轻人发起可再生能源创业项目,计划培养一批具备储能专业技能、能源基础设施运维技术的当地人才队伍。
“‘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是海辰储能坚定的初心使命,我们在努力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王鹏程说。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