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孟加拉国电力领域发展
更新时间:2024/7/8 11:15:21    来源:新华社

  驱车驶向孟加拉国重要港口帕亚拉港,远远便能看到一座高耸的冷却塔伫立在厂区之中。这片厂区,就是中孟合资建设的孟加拉国最大发电站——帕亚拉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

  孟加拉国缺乏煤炭等矿产,长期以来,电力领域基础设施不足,在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电力需求攀升的形势下,该国电力供应存在巨大缺口,停电是常有之事。

  2016年,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孟加拉国西北电力公司合资成立的孟中电力公司开发、投资、建设与运营的这一中孟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始建设。

  2022年,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电站落成典礼上表示,随着该电站正式投运,孟加拉国进入了电力全覆盖的新时代。

  “帕亚拉电站相当于孟加拉国电力供应的‘压舱石’。”孟中电力公司中方现场技术经理王向志说,电站每年可为孟加拉国提供85.8亿度稳定可靠的电力,约占孟全国用电需求的10%。

  同时,帕亚拉电站还已累计为当地居民提供约8400个就业机会和近630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基地。

  “从零基础到现在,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会我很多,能在这里工作我感到非常骄傲。”在项目工作了4年的孟籍工程师哈克说,很多相关专业毕业生原来在本国找不到工作,但是这个电站给他们提供了能够对口就业的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孟加拉国帮助很大,电力部门只是众多受益领域之一。除了帕亚拉电站,孟加拉国还有很多地方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得到发展。”哈克说。

  近年来,孟加拉国也在努力尝试发展新能源,然而缺乏技术、经验、资金等阻碍了该国能源转型的步伐,也影响到孟加拉国实现“2041愿景”。这些随着中国伙伴的参与发生了变化。

  2019年,由中国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华新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迈门辛光伏项目开工。次年底,项目投入运营,约17万块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了孟中部迈门辛地区,将太阳能转化成电照亮千家万户。目前,该电站每年帮助孟加拉国减少碳排放超过5万吨。

  “我们这儿能有光伏电站真是太好了,”当地农民法兹勒说,“以前,这个地区电力供应有限,经常断电。现在多亏了这个光伏电站,电力供应变得稳定了。”

  法兹勒说,电站不仅给当地带来电力,还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因为这个电站,大家开始在周边种地、做生意,使一个普通小村庄发展成为当地的集镇,人们的收入提升了,生活也便利了。

  在孟加拉国东南沿海城市科克斯巴扎尔,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的22台风机正在迎风旋转。

  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自2023年10月投产以来,项目累计发电量约8000万度。预计每年可提供超过1.45亿度绿色电力,满足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减少煤炭消耗4.46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0万吨。

  项目孟籍工程师阿拉姆说,该风电站每台风力涡轮机都采用了最新的中国技术,可以轻松应对每秒高达5.2米的风速。而且,目前塔筒和涡轮机的摆放方式保证了当地农民耕作、盐农晒盐不受影响。

  “这是中企作为投资方首次将风电引入孟加拉国,对孟新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凌电力孟加拉国分公司总经理黑昭说,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引进了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技术,在得到当地认可的同时,也为孟加拉国培养了首批风电领域实操人才。

  “这是我们国家走向更清洁、更可持续能源供应的重要分水岭。”孟加拉国电力、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高级常秘拉赫曼在项目投产仪式上表示。

  除了建设电站,中国企业还承建了孟加拉国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新建、扩建、升级、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孟加拉国电网,助其实现稳定运行及传输降损目标。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孟加拉国电力领域发展
    2024/7/8 11:15:21    来源:新华社

      驱车驶向孟加拉国重要港口帕亚拉港,远远便能看到一座高耸的冷却塔伫立在厂区之中。这片厂区,就是中孟合资建设的孟加拉国最大发电站——帕亚拉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

      孟加拉国缺乏煤炭等矿产,长期以来,电力领域基础设施不足,在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电力需求攀升的形势下,该国电力供应存在巨大缺口,停电是常有之事。

      2016年,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孟加拉国西北电力公司合资成立的孟中电力公司开发、投资、建设与运营的这一中孟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始建设。

      2022年,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电站落成典礼上表示,随着该电站正式投运,孟加拉国进入了电力全覆盖的新时代。

      “帕亚拉电站相当于孟加拉国电力供应的‘压舱石’。”孟中电力公司中方现场技术经理王向志说,电站每年可为孟加拉国提供85.8亿度稳定可靠的电力,约占孟全国用电需求的10%。

      同时,帕亚拉电站还已累计为当地居民提供约8400个就业机会和近630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基地。

      “从零基础到现在,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会我很多,能在这里工作我感到非常骄傲。”在项目工作了4年的孟籍工程师哈克说,很多相关专业毕业生原来在本国找不到工作,但是这个电站给他们提供了能够对口就业的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孟加拉国帮助很大,电力部门只是众多受益领域之一。除了帕亚拉电站,孟加拉国还有很多地方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得到发展。”哈克说。

      近年来,孟加拉国也在努力尝试发展新能源,然而缺乏技术、经验、资金等阻碍了该国能源转型的步伐,也影响到孟加拉国实现“2041愿景”。这些随着中国伙伴的参与发生了变化。

      2019年,由中国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华新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迈门辛光伏项目开工。次年底,项目投入运营,约17万块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了孟中部迈门辛地区,将太阳能转化成电照亮千家万户。目前,该电站每年帮助孟加拉国减少碳排放超过5万吨。

      “我们这儿能有光伏电站真是太好了,”当地农民法兹勒说,“以前,这个地区电力供应有限,经常断电。现在多亏了这个光伏电站,电力供应变得稳定了。”

      法兹勒说,电站不仅给当地带来电力,还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因为这个电站,大家开始在周边种地、做生意,使一个普通小村庄发展成为当地的集镇,人们的收入提升了,生活也便利了。

      在孟加拉国东南沿海城市科克斯巴扎尔,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的22台风机正在迎风旋转。

      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自2023年10月投产以来,项目累计发电量约8000万度。预计每年可提供超过1.45亿度绿色电力,满足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减少煤炭消耗4.46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0万吨。

      项目孟籍工程师阿拉姆说,该风电站每台风力涡轮机都采用了最新的中国技术,可以轻松应对每秒高达5.2米的风速。而且,目前塔筒和涡轮机的摆放方式保证了当地农民耕作、盐农晒盐不受影响。

      “这是中企作为投资方首次将风电引入孟加拉国,对孟新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凌电力孟加拉国分公司总经理黑昭说,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引进了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技术,在得到当地认可的同时,也为孟加拉国培养了首批风电领域实操人才。

      “这是我们国家走向更清洁、更可持续能源供应的重要分水岭。”孟加拉国电力、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高级常秘拉赫曼在项目投产仪式上表示。

      除了建设电站,中国企业还承建了孟加拉国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新建、扩建、升级、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孟加拉国电网,助其实现稳定运行及传输降损目标。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