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与全省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近年来,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位。记者近日走进生产一线,探寻“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
“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
乘船从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入海,行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时,一座深远海智能网箱矗立海面。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说,这是三文鱼养殖基地“经海002号”,面积相当于一座学校操场。
“今年夏天之前,我的心情一直很忐忑,担心我们大规模养殖的三文鱼能否成活?能长多大?能否被市场接受?”郭福元告诉记者。2019年12月,“经海002号”所处海域被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座座大型网箱自此开始建设。“这里远离大陆架,海洋水质非常好,适合开展机械化、智能化的深远海养殖。”郭福元说。
通过不断尝试,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探索出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今年7月,公司养殖的600吨三文鱼全部捕捞完毕,郭福元“悬在风浪上的心”终于放下。
“每条鱼的个头有3-4斤,成活率超过96%。”郭福元说,眼下,工人正在投放新一季三文鱼苗,50万尾的规模是去年的3倍多。
随着近海养殖逐渐趋于饱和,深远海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打造“蓝色粮仓”,山东积极拓展耕海牧渔空间和深远海资源开发能力,累计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2家。
记者从山东省海洋局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6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8台(套),养殖水体达280万立方米。一批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养殖装备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积累了经验。
“大船重器”加速造
深秋,“00后”工人刘鸿毅的工作步入了正轨。今年春天,他进入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接工。如今,刘鸿毅能与多台世界先进的焊接机器人熟练配合,为大型船舶进行精密焊接。
新工作感受如何?22岁的他回答:“我看中企业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刘鸿毅所在的这家公司,其总部是位于安徽省的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技术底蕴厚重的芜湖造船厂已有百余年造船经验,位居国内造船企业第一梯队。
百年造船厂为何“由江向海”,选择在山东再造新产能?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地理条件优越,有良好的船舶制造产业基础。此外,“海边造”比“江边造”更能减少试航及交船扫尾租用码头成本。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投产以来,许多客商实地考察后敲定了订单,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这两年,山东重点引导修造船企业转型升级,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今年前三季度,山东船舶出口同比增长135.4%。目前,山东已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
科技创新攀高峰
医用敷料、面膜、宠物粮……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馆,记者被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而它们都由小小的海藻“变身”而来。
公司副总裁张德蒙介绍,海藻中的海藻酸钠是上述产品的关键成分。近年来,企业持续与科研院所合作,获批建设了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海藻酸钠纯度逐渐提升,实现国产化替代。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国家深海基地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十三五”以来,16项海洋领域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四成以上。
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834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9%,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0%。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与全省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近年来,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位。记者近日走进生产一线,探寻“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
“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
乘船从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入海,行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时,一座深远海智能网箱矗立海面。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说,这是三文鱼养殖基地“经海002号”,面积相当于一座学校操场。
“今年夏天之前,我的心情一直很忐忑,担心我们大规模养殖的三文鱼能否成活?能长多大?能否被市场接受?”郭福元告诉记者。2019年12月,“经海002号”所处海域被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座座大型网箱自此开始建设。“这里远离大陆架,海洋水质非常好,适合开展机械化、智能化的深远海养殖。”郭福元说。
通过不断尝试,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探索出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今年7月,公司养殖的600吨三文鱼全部捕捞完毕,郭福元“悬在风浪上的心”终于放下。
“每条鱼的个头有3-4斤,成活率超过96%。”郭福元说,眼下,工人正在投放新一季三文鱼苗,50万尾的规模是去年的3倍多。
随着近海养殖逐渐趋于饱和,深远海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打造“蓝色粮仓”,山东积极拓展耕海牧渔空间和深远海资源开发能力,累计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2家。
记者从山东省海洋局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6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8台(套),养殖水体达280万立方米。一批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养殖装备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积累了经验。
“大船重器”加速造
深秋,“00后”工人刘鸿毅的工作步入了正轨。今年春天,他进入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接工。如今,刘鸿毅能与多台世界先进的焊接机器人熟练配合,为大型船舶进行精密焊接。
新工作感受如何?22岁的他回答:“我看中企业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刘鸿毅所在的这家公司,其总部是位于安徽省的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技术底蕴厚重的芜湖造船厂已有百余年造船经验,位居国内造船企业第一梯队。
百年造船厂为何“由江向海”,选择在山东再造新产能?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地理条件优越,有良好的船舶制造产业基础。此外,“海边造”比“江边造”更能减少试航及交船扫尾租用码头成本。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投产以来,许多客商实地考察后敲定了订单,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这两年,山东重点引导修造船企业转型升级,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今年前三季度,山东船舶出口同比增长135.4%。目前,山东已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
科技创新攀高峰
医用敷料、面膜、宠物粮……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馆,记者被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而它们都由小小的海藻“变身”而来。
公司副总裁张德蒙介绍,海藻中的海藻酸钠是上述产品的关键成分。近年来,企业持续与科研院所合作,获批建设了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海藻酸钠纯度逐渐提升,实现国产化替代。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国家深海基地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十三五”以来,16项海洋领域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四成以上。
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834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9%,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0%。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