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11月29日一早,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马村区武王街道秦庄村毛纱厂的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纺纱设备飞速运转,工人来回穿梭,查看设备运转情况,一派繁忙景象。
在产品打包区,负责人秦新顺忙着组织工人将纱线打包:“现在是人歇机器不停,工人们三班倒,赶货备货忙个不停,明天就要有一批货发到杭州。”秦新顺说。
企业生产忙,群众增收乐。毛纱厂是以秦庄村集体经济为主导,村民入股参与的村办企业。厂子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乡亲们的心。
秦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均耕地不足0.5亩。2016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村里实现脱贫摘帽,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成为秦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识。2020年,在秦庄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村党员干部带头,124户534位村民积极入股,村集体和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毛纱厂,走上一条产业兴村的道路。
几年时间里,毛纱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对纱线产品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打通杭州、嘉兴等服装产地的销售渠道。小纱线成为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的“金丝线”。2024年预计带动秦庄村村集体增收达2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村区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瞄准毛纱产业市场前景,决定以秦庄村毛纱厂为核心,辐射带动郭张弓村、范张弓村等周边村围绕毛纱产业延链补链,谋划建设纺纱小镇,同心协力,共同发展。
今年9月,武王街道积极申请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秦庄村毛纱厂新增钩边机、倍捻机、整经机等纺织设备40台,带动毛纱厂实现日产量达4吨。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随着毛纱产业的延展,有更多的村民受益。
今年52岁的赵素红是郭张弓村村民。从一名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到在现代化车间里工作的产业工人,毛纱厂让赵素红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
“没想到已经50多岁,我还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赵素红说。她在车间里负责看管9台倍捻机,每天按时上下班,一个月4000元,这样有活干有钱赚的日子让她十分满意。
目前,毛纱厂的工人已增加至50余名,人均工资收入4000元,实行多劳多得。40多岁的任芸芸年轻能干,负责看管14台钩边机,月工资能达到6500元。
(记者王颖)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11月29日一早,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马村区武王街道秦庄村毛纱厂的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纺纱设备飞速运转,工人来回穿梭,查看设备运转情况,一派繁忙景象。
在产品打包区,负责人秦新顺忙着组织工人将纱线打包:“现在是人歇机器不停,工人们三班倒,赶货备货忙个不停,明天就要有一批货发到杭州。”秦新顺说。
企业生产忙,群众增收乐。毛纱厂是以秦庄村集体经济为主导,村民入股参与的村办企业。厂子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乡亲们的心。
秦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均耕地不足0.5亩。2016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村里实现脱贫摘帽,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成为秦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识。2020年,在秦庄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村党员干部带头,124户534位村民积极入股,村集体和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毛纱厂,走上一条产业兴村的道路。
几年时间里,毛纱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对纱线产品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打通杭州、嘉兴等服装产地的销售渠道。小纱线成为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的“金丝线”。2024年预计带动秦庄村村集体增收达2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村区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瞄准毛纱产业市场前景,决定以秦庄村毛纱厂为核心,辐射带动郭张弓村、范张弓村等周边村围绕毛纱产业延链补链,谋划建设纺纱小镇,同心协力,共同发展。
今年9月,武王街道积极申请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秦庄村毛纱厂新增钩边机、倍捻机、整经机等纺织设备40台,带动毛纱厂实现日产量达4吨。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随着毛纱产业的延展,有更多的村民受益。
今年52岁的赵素红是郭张弓村村民。从一名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到在现代化车间里工作的产业工人,毛纱厂让赵素红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
“没想到已经50多岁,我还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赵素红说。她在车间里负责看管9台倍捻机,每天按时上下班,一个月4000元,这样有活干有钱赚的日子让她十分满意。
目前,毛纱厂的工人已增加至50余名,人均工资收入4000元,实行多劳多得。40多岁的任芸芸年轻能干,负责看管14台钩边机,月工资能达到6500元。
(记者王颖)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