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好房子”引领房地产发展新赛道
    更新时间:2025/1/17 10:57:58    来源:新华社

      大江南北,一场“好房子”蝶变正在悄然发生。

      新建住宅采用动静分区、灵活多元的空间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借助装配式建造技术,“原拆原建”把老房子变成现代住宅楼;科技赋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住房更加安全宜居……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要改造成“好房子”。我国住房发展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房地产发展的鲜明导向,也在打开新的赛道。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上“好房子”成为居之所向、心之所往。

      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房间狭小,厨房和厕所公用;八九十年代的步梯房,结构简单,小区环境一般,绿化少;从2000年开始增多的电梯房,设计更加现代,配套更加齐全,物业管理更加完善。

      这些住宅曾是一代人的“心头好”,代表着当时的“好房子”。时代的发展为住宅迭代升级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有了更多新期待:既能住得健康,住得安心放心,又节能省钱,用得更方便。

      这意味着,“好房子”应当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特点,不仅要有好标准、好设计,还要有好材料、好建造以及好服务。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国幅员辽阔,适合南方气候环境的住宅不一定适用于北方。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等群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把“好房子”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对住宅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构建住房品质提升的制度体系,对不合时宜的住宅设计、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范等进行调整优化。

      良好的居住品质是当下撬动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当前,居民对户型设计的灵活性、私密性、舒适性等要求更高,对运动、娱乐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设施需求更加迫切,只有通过打造优质住宅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决胜新赛道。

      作为建设主体,房企承担着将“好房子”理念转化为现实的重任,需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到住宅建设中去,坚持在项目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品质把控,在品质竞争时代把握先机。

      需求就是发展的动力。“好房子”建设正在打开房地产发展的新空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还能对扩内需、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提高房屋品质,增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应用,将促进相关的住宅、设计、装饰、建材、家居等全业态、全链条的产业升级。

      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2025年房地产领域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转角见园,建设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通过城市更新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好房子”建设是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展望2025年,各方应始终以让人民宜居安居为己任,围绕老百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好房子”引领房地产发展新赛道
    2025/1/17 10:57:58    来源:新华社

      大江南北,一场“好房子”蝶变正在悄然发生。

      新建住宅采用动静分区、灵活多元的空间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借助装配式建造技术,“原拆原建”把老房子变成现代住宅楼;科技赋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住房更加安全宜居……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要改造成“好房子”。我国住房发展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房地产发展的鲜明导向,也在打开新的赛道。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上“好房子”成为居之所向、心之所往。

      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房间狭小,厨房和厕所公用;八九十年代的步梯房,结构简单,小区环境一般,绿化少;从2000年开始增多的电梯房,设计更加现代,配套更加齐全,物业管理更加完善。

      这些住宅曾是一代人的“心头好”,代表着当时的“好房子”。时代的发展为住宅迭代升级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有了更多新期待:既能住得健康,住得安心放心,又节能省钱,用得更方便。

      这意味着,“好房子”应当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特点,不仅要有好标准、好设计,还要有好材料、好建造以及好服务。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国幅员辽阔,适合南方气候环境的住宅不一定适用于北方。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等群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把“好房子”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对住宅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构建住房品质提升的制度体系,对不合时宜的住宅设计、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范等进行调整优化。

      良好的居住品质是当下撬动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当前,居民对户型设计的灵活性、私密性、舒适性等要求更高,对运动、娱乐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设施需求更加迫切,只有通过打造优质住宅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决胜新赛道。

      作为建设主体,房企承担着将“好房子”理念转化为现实的重任,需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到住宅建设中去,坚持在项目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品质把控,在品质竞争时代把握先机。

      需求就是发展的动力。“好房子”建设正在打开房地产发展的新空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还能对扩内需、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提高房屋品质,增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应用,将促进相关的住宅、设计、装饰、建材、家居等全业态、全链条的产业升级。

      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2025年房地产领域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转角见园,建设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通过城市更新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好房子”建设是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展望2025年,各方应始终以让人民宜居安居为己任,围绕老百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

    文章编辑:李灿 
     
    相关信息:
    港股16日涨1.23% 收报19522.89点
    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旧换新效果如何?让订单说话
    首发经济,2025年有何发展新动向?
    伦敦股市16日上涨
    美元指数16日下跌
    国际油价16日下跌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6日下跌
    我国就土耳其电动汽车和其他车辆进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