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更新时间:2025/2/25 10:45:50    来源:新华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释放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热点话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

      热点一:如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我国粮食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抓粮食生产不能松劲懈怠。”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单产上,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等。

      三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让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吃得更加健康、更有营养。

      四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节粮减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韩文秀表示,中央一号文件从严守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管住耕地用途等方面作出重点部署,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热点二:过渡期后帮扶政策往哪走?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绝不仅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务,过渡期后也必须长久、永久地守住守牢。”韩文秀表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韩文秀说,当前正在组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进行总体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对各项帮扶政策分类优化完善。

      他表示,对于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是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监测,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对于欠发达地区,重点是促进这些地区振兴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让欠发达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

      热点三: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增收?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弥补供需缺口、平衡贸易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采取一揽子措施促进肉牛、奶牛等行业纾困,下一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生产经营状况会有望好转。”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说。

      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祝卫东说,文件着重从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和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增收两方面,部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他表示,现在到县域就业、回老家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文件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热点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何走实?

      中央一号文件统筹部署了乡村建设和治理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乡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全面提升。

      祝卫东说,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乡村建设不能平均用力。”他说,要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他表示,乡村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考虑地方财力、农民需要和接受程度,重点突出一个“实”字,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农民群众急需急盼的实事,坚决反对搞花架子、形象工程。

      热点五: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

      祝卫东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针对高额彩礼问题,既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他说,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有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中央一号文件对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祝卫东表示,关键是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帮着农民想出路、找办法。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2025/2/25 10:45:50    来源:新华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释放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热点话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

      热点一:如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我国粮食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抓粮食生产不能松劲懈怠。”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单产上,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等。

      三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让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吃得更加健康、更有营养。

      四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节粮减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韩文秀表示,中央一号文件从严守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管住耕地用途等方面作出重点部署,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热点二:过渡期后帮扶政策往哪走?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绝不仅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务,过渡期后也必须长久、永久地守住守牢。”韩文秀表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韩文秀说,当前正在组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进行总体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对各项帮扶政策分类优化完善。

      他表示,对于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是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监测,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对于欠发达地区,重点是促进这些地区振兴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让欠发达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

      热点三: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增收?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弥补供需缺口、平衡贸易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采取一揽子措施促进肉牛、奶牛等行业纾困,下一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生产经营状况会有望好转。”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说。

      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祝卫东说,文件着重从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和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增收两方面,部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他表示,现在到县域就业、回老家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文件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热点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何走实?

      中央一号文件统筹部署了乡村建设和治理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乡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全面提升。

      祝卫东说,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乡村建设不能平均用力。”他说,要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他表示,乡村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考虑地方财力、农民需要和接受程度,重点突出一个“实”字,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农民群众急需急盼的实事,坚决反对搞花架子、形象工程。

      热点五: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

      祝卫东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针对高额彩礼问题,既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他说,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有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中央一号文件对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祝卫东表示,关键是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帮着农民想出路、找办法。

    文章编辑:李灿 
     
    相关信息:
    伦敦股市24日上涨
    美元指数24日下跌
    国际油价24日上涨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4日涨跌不一
    指导到一线 麦田春管忙
    新华社经济随笔:新春出海“忙”里的信心与期待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