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金融如何支持民企发展?这场座谈会释放出强信号
    更新时间:2025/3/3 10:23:48    来源:新华社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系统怎么干?日前,一场座谈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围绕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倾听民营企业诉求、提出实招硬招,释放出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座谈会上,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谈到了一个困扰产业链下游商户发展的问题,引起参会者的关注。

      “我们搭建的平台帮助绣娘的产品走出大山、走进都市消费市场,但是在云贵川等地,很多身处小村落的绣娘没有银行账户,买原料、卖绣品往往得用现金交易,更缺乏融资渠道,很不方便。”夏华说。

      很快,同在会场的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就给出了回应:尽快解决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绣娘的银行开户问题。

      企业负责人畅谈融资现状、吐露期待诉求,金融人士耐心回应、真诚解答,这样的沟通交流在座谈会上多次出现,成为金融系统发力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生动写照。

      从中央层面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金融部门第一时间落实决策部署,再到聚焦金融支持召开座谈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正逐步落实落细。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也体现在金融领域。

      “工行服务的公司客户中98%都是民企。”廖林在座谈会上提供的数据,折射出民营企业对于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的另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

      “金融机构给予我们的授信额度持续增长,提供的金融产品也不断丰富,为汽车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说。

      尽管如此,民企融资仍面临一些堵点痛点,这也体现在不少企业负责人在会上提出的诉求中: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介绍,奶业建设周期较长,一些牧场和养殖户面临资金压力,亟待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等支持渡过难关。

      圆通集团董事长喻渭蛟提出,随着企业积极布局和拓展跨境物流业务,迫切需要更高时效、更低成本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其“扬帆出海”。

      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表示,AI技术和产业发展对资金需求巨大,但科研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成为了不少企业融资的阻碍,期待更精准的金融政策打通堵点卡点。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得到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夏华说。

      有期待,就有回应;有问题,就有答案——

      会上,多个金融部门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推动融资成本保持在低位。执行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出台举措支持民企发行科创债券。加快出台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政策文件,支持产业链上民企便利融资。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持续强化监管引领,继续下大力气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做实、做深、做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证监会透露,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部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不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不平衡不协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在避险情绪,“不敢贷”也“不愿贷”;一些基层人员在客户准入上仍存在区别对待,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这些问题仍要下大力气解决,需多部门加强协同配合。

      会上,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深化调查研究,搭建对接平台,会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完善治理结构,重视信用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场座谈会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已充分释放信号。在日益畅通的金融活水支持下,民营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金融如何支持民企发展?这场座谈会释放出强信号
    2025/3/3 10:23:48    来源:新华社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系统怎么干?日前,一场座谈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围绕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倾听民营企业诉求、提出实招硬招,释放出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座谈会上,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谈到了一个困扰产业链下游商户发展的问题,引起参会者的关注。

      “我们搭建的平台帮助绣娘的产品走出大山、走进都市消费市场,但是在云贵川等地,很多身处小村落的绣娘没有银行账户,买原料、卖绣品往往得用现金交易,更缺乏融资渠道,很不方便。”夏华说。

      很快,同在会场的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就给出了回应:尽快解决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绣娘的银行开户问题。

      企业负责人畅谈融资现状、吐露期待诉求,金融人士耐心回应、真诚解答,这样的沟通交流在座谈会上多次出现,成为金融系统发力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生动写照。

      从中央层面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金融部门第一时间落实决策部署,再到聚焦金融支持召开座谈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正逐步落实落细。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也体现在金融领域。

      “工行服务的公司客户中98%都是民企。”廖林在座谈会上提供的数据,折射出民营企业对于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的另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

      “金融机构给予我们的授信额度持续增长,提供的金融产品也不断丰富,为汽车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说。

      尽管如此,民企融资仍面临一些堵点痛点,这也体现在不少企业负责人在会上提出的诉求中: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介绍,奶业建设周期较长,一些牧场和养殖户面临资金压力,亟待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等支持渡过难关。

      圆通集团董事长喻渭蛟提出,随着企业积极布局和拓展跨境物流业务,迫切需要更高时效、更低成本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其“扬帆出海”。

      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表示,AI技术和产业发展对资金需求巨大,但科研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成为了不少企业融资的阻碍,期待更精准的金融政策打通堵点卡点。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得到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夏华说。

      有期待,就有回应;有问题,就有答案——

      会上,多个金融部门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推动融资成本保持在低位。执行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出台举措支持民企发行科创债券。加快出台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政策文件,支持产业链上民企便利融资。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持续强化监管引领,继续下大力气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做实、做深、做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证监会透露,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部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不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不平衡不协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在避险情绪,“不敢贷”也“不愿贷”;一些基层人员在客户准入上仍存在区别对待,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这些问题仍要下大力气解决,需多部门加强协同配合。

      会上,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深化调查研究,搭建对接平台,会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完善治理结构,重视信用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场座谈会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已充分释放信号。在日益畅通的金融活水支持下,民营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