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拧紧“水龙头” 鼓起“钱袋子”
    更新时间:2025/3/28 10:25:53    来源:新华社

      一座塑料大棚里,茂盛的辣椒丛中,绿油油的辣椒十分惹人喜欢,刘海正查看辣椒长势。“去年我用30亩水浇地,置换了3座大棚,全都种了辣椒。”刘海一边擦去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去年辣椒价格好,最后算下来,全年大棚收入有7万多元,比以前种大田玉米强多了。”

      刘海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三段地村。此前,他常年种植玉米,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

      水浇地置换塑料大棚,为刘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但这项工作的另一个效果,在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

      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由于水资源匮乏,人水矛盾突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了敖勒召其、三段地两个地下水超采区。

      “这两个地下水超采区,主要以种植玉米等高耗水作物为主,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大头儿。”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杨波说,进行超采区治理,必须既拧紧“水龙头”,又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每10亩水浇地,置换一栋0.8亩的塑料大棚,其余9.2亩地种植旱作雨养作物。“经测算,与全部种植玉米相比,每置换一栋大棚,全年可节省灌溉用水1500多立方米。”杨波说,目前全旗已置换617栋塑料大棚,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超过95万立方米。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一方面推进土地轮流休耕,一方面大力优化种植结构,鼓励种植菊芋等节水耐旱经济作物,引导发展辣椒、香菇、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打造出集中连片的节水设施农业发展区。据统计,去年累计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达395万立方米。

      节水的关键,在人的观念。“不用把地浇透,太浪费水了!”“水肥一体好处多,滴灌润根照样壮,节水省肥又增产……”3月以来,鄂托克前旗各地各部门抓住春耕前的时机,邀请高校农业专家、农技推广骨干,举办春耕备耕暨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培训会。每次培训会,如何节水增产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膜下滴灌、小流量滴灌……听了专家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我才明白,精准供水也能高产。”几天前,刚参加完培训会的敖勒召其镇大沙头村种粮大户李金玉说,“节水又增产,今年我也要搞精准滴灌。”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还离不开科学管理。走进鄂托克前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2400多套已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备的机电井的运行情况。点击任意一个机电井,开机时间、用水曲线等信息一目了然。

      “两个地下水超采区的724眼机电井,全部安装了这套设备。” 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郑国庆说,通过科学测算,每亩水浇地的核定用水量压缩了一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了,我们会定期入户普及推广节水灌溉理念和技术,同时也通过这套系统精准管理地下水开采量。”

      据郑国庆介绍,“井电双控”计量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调度中心,如果发现有异常用水状况,可以远程控制,临时切断水源。“我们通过农业水价改革,实行阶梯水价,鼓励农户节约用水。”杨波说。

      除了大力节水、科学管水,鄂托克前旗还开源挖潜。2023年至今,先后实施了年引水量400万立方米的大沟湾水库引水工程,以及年收集净化再生水320万立方米的人工湿地公园项目,大大降低了地下水开采压力。

      根据2024年第四季度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通报显示,敖勒召其、三段地两个地下水超采区,整体扭转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实现止降回升。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拧紧“水龙头” 鼓起“钱袋子”
    2025/3/28 10:25:53    来源:新华社

      一座塑料大棚里,茂盛的辣椒丛中,绿油油的辣椒十分惹人喜欢,刘海正查看辣椒长势。“去年我用30亩水浇地,置换了3座大棚,全都种了辣椒。”刘海一边擦去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去年辣椒价格好,最后算下来,全年大棚收入有7万多元,比以前种大田玉米强多了。”

      刘海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三段地村。此前,他常年种植玉米,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

      水浇地置换塑料大棚,为刘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但这项工作的另一个效果,在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

      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由于水资源匮乏,人水矛盾突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了敖勒召其、三段地两个地下水超采区。

      “这两个地下水超采区,主要以种植玉米等高耗水作物为主,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大头儿。”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杨波说,进行超采区治理,必须既拧紧“水龙头”,又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每10亩水浇地,置换一栋0.8亩的塑料大棚,其余9.2亩地种植旱作雨养作物。“经测算,与全部种植玉米相比,每置换一栋大棚,全年可节省灌溉用水1500多立方米。”杨波说,目前全旗已置换617栋塑料大棚,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超过95万立方米。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一方面推进土地轮流休耕,一方面大力优化种植结构,鼓励种植菊芋等节水耐旱经济作物,引导发展辣椒、香菇、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打造出集中连片的节水设施农业发展区。据统计,去年累计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达395万立方米。

      节水的关键,在人的观念。“不用把地浇透,太浪费水了!”“水肥一体好处多,滴灌润根照样壮,节水省肥又增产……”3月以来,鄂托克前旗各地各部门抓住春耕前的时机,邀请高校农业专家、农技推广骨干,举办春耕备耕暨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培训会。每次培训会,如何节水增产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膜下滴灌、小流量滴灌……听了专家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我才明白,精准供水也能高产。”几天前,刚参加完培训会的敖勒召其镇大沙头村种粮大户李金玉说,“节水又增产,今年我也要搞精准滴灌。”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还离不开科学管理。走进鄂托克前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2400多套已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备的机电井的运行情况。点击任意一个机电井,开机时间、用水曲线等信息一目了然。

      “两个地下水超采区的724眼机电井,全部安装了这套设备。” 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郑国庆说,通过科学测算,每亩水浇地的核定用水量压缩了一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了,我们会定期入户普及推广节水灌溉理念和技术,同时也通过这套系统精准管理地下水开采量。”

      据郑国庆介绍,“井电双控”计量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调度中心,如果发现有异常用水状况,可以远程控制,临时切断水源。“我们通过农业水价改革,实行阶梯水价,鼓励农户节约用水。”杨波说。

      除了大力节水、科学管水,鄂托克前旗还开源挖潜。2023年至今,先后实施了年引水量400万立方米的大沟湾水库引水工程,以及年收集净化再生水320万立方米的人工湿地公园项目,大大降低了地下水开采压力。

      根据2024年第四季度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通报显示,敖勒召其、三段地两个地下水超采区,整体扭转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实现止降回升。

    文章编辑:李灿 
     
    相关信息:
    让民营经济的广袤“森林”更加生机勃勃
    中国在全球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
    伦敦股市27日下跌
    美元指数27日下跌
    国际油价27日上涨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7日下跌
    “情绪经济”打开消费新空间
    甘肃—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交流会在港举行
    持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