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更新时间:2025/4/7 11:11:50    来源:新华社

      【博物馆故事】

      每到寒暑假或旅游旺季,湖北省博物馆南门和北门外的观众早早便排起长龙。博物馆一开门,就有人一路小跑直奔“国宝”越王勾践剑。没多久,展厅的门口蜿蜒起数十米的长队,前排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翘首以待,只为一睹这穿越2500年的剑影寒光……

      这把熠熠生辉又锋利无比的越王勾践剑,刻有鸟篆铭文“身份证”,体现了两周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因其宝贵的文物价值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顶流”。

      坐落于湖北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涵盖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等特色门类,尤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重量级藏品享誉中外。2024年,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七成。

      “活起来”的文物和“火起来”的文博游,催生了一批现象级文创爆款,令古老与现代碰撞。比如,曾侯乙编钟卤蛋牛肉面、元青花珠宝笔、虎座鸟架鼓冰箱贴等,备受年轻人的青睐。2024年,湖北省博物馆全年开发上新文创产品超300款,文创销售数量突破280万件,销售额过亿元。

      创新,远不只可以带走的物质产品。观众在这里还可以观看编钟乐舞演出、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AI“复活”的国宝文物,“跑出”陈列柜的神兽萌宠;还可以戴上AR眼镜,体验与文物跨时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认为,打造顶流文物品牌,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形式进行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日前,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请说说湖北省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晓云:我想应该还是那些重量级的藏品,比如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

      光是东西好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匹配的呈现方式。围绕丰富的藏品,我们对展馆和展览做了精心布局,采用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并不多见的“通史陈列+专题陈列”的方式。通过“曾侯乙”“曾世家”“楚国八百年”等系列化的专题陈列,以及“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音乐会”常态化的编钟演奏,彰显我们博物馆的特色。

      记者:“顶流”文物出圈的秘诀是什么?

      张晓云: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文物自身价值重大,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真正出圈还在于持续不断、系统性地打造超级IP品牌。

      我们通过研发数百款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常态化举办编钟音乐演奏、推出礼乐学堂等社会教育项目,使这两件文物逐步被标签化、品牌化,让人们一提到湖北省博物馆就马上想到它们,一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就要看到它们。

      今年是越王勾践剑出土60周年,湖北省博物馆将会推出主题沉浸式数字大展。此外,我们还有计划将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物打造成“顶流”。

      记者:博物馆走红的文创有哪些独家“秘笈”?

      张晓云:最火的爆款是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冰箱贴、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之所以走红,既缘于它们取材于我馆的核心藏品,早已是超级IP,也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意。

      比如,建筑冰箱贴将湖北省博物馆几大“镇馆之宝”及楚文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筑有机融为一体,极具打卡纪念价值;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则以时下年轻观众群体所喜欢的“萌”的姿态展示,情绪价值高、互动性强。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逛博物馆,他们对于知识、情感、社交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成为博物馆流量密码的掌握者与创造者。湖北省博物馆2024年3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近六成。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年轻观众群体,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博物馆变得更加有料、有趣、有味。

      记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张晓云: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过去,受主题和空间所限,陈列展览的物理边界与距离无法拓展。如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突破内容、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湖北省博物馆将于近期推出《穿越青铜纪VR》,用打破虚实界限的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相关历史故事的虚拟世界。

      记者:网红博物馆的热度如何延续?

      张晓云:网红、热度,都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反映了博物馆的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

      湖北省博物馆将坚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物的层面,加强藏品体系建设,系统性做好藏品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持续打造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核心藏品超级IP文化品牌;二是人的层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设涵盖管理型、研究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服务的层面,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更有人文关怀和温度的博物馆。

      未来,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挖藏品资源特色,利用科技赋能,促进开放合作,营造场域消费,实现博物馆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注意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与专业性,防止博物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2025/4/7 11:11:50    来源:新华社

      【博物馆故事】

      每到寒暑假或旅游旺季,湖北省博物馆南门和北门外的观众早早便排起长龙。博物馆一开门,就有人一路小跑直奔“国宝”越王勾践剑。没多久,展厅的门口蜿蜒起数十米的长队,前排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翘首以待,只为一睹这穿越2500年的剑影寒光……

      这把熠熠生辉又锋利无比的越王勾践剑,刻有鸟篆铭文“身份证”,体现了两周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因其宝贵的文物价值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顶流”。

      坐落于湖北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涵盖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等特色门类,尤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重量级藏品享誉中外。2024年,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七成。

      “活起来”的文物和“火起来”的文博游,催生了一批现象级文创爆款,令古老与现代碰撞。比如,曾侯乙编钟卤蛋牛肉面、元青花珠宝笔、虎座鸟架鼓冰箱贴等,备受年轻人的青睐。2024年,湖北省博物馆全年开发上新文创产品超300款,文创销售数量突破280万件,销售额过亿元。

      创新,远不只可以带走的物质产品。观众在这里还可以观看编钟乐舞演出、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AI“复活”的国宝文物,“跑出”陈列柜的神兽萌宠;还可以戴上AR眼镜,体验与文物跨时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认为,打造顶流文物品牌,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形式进行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日前,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请说说湖北省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晓云:我想应该还是那些重量级的藏品,比如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

      光是东西好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匹配的呈现方式。围绕丰富的藏品,我们对展馆和展览做了精心布局,采用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并不多见的“通史陈列+专题陈列”的方式。通过“曾侯乙”“曾世家”“楚国八百年”等系列化的专题陈列,以及“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音乐会”常态化的编钟演奏,彰显我们博物馆的特色。

      记者:“顶流”文物出圈的秘诀是什么?

      张晓云: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文物自身价值重大,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真正出圈还在于持续不断、系统性地打造超级IP品牌。

      我们通过研发数百款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常态化举办编钟音乐演奏、推出礼乐学堂等社会教育项目,使这两件文物逐步被标签化、品牌化,让人们一提到湖北省博物馆就马上想到它们,一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就要看到它们。

      今年是越王勾践剑出土60周年,湖北省博物馆将会推出主题沉浸式数字大展。此外,我们还有计划将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物打造成“顶流”。

      记者:博物馆走红的文创有哪些独家“秘笈”?

      张晓云:最火的爆款是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冰箱贴、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之所以走红,既缘于它们取材于我馆的核心藏品,早已是超级IP,也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意。

      比如,建筑冰箱贴将湖北省博物馆几大“镇馆之宝”及楚文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筑有机融为一体,极具打卡纪念价值;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则以时下年轻观众群体所喜欢的“萌”的姿态展示,情绪价值高、互动性强。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逛博物馆,他们对于知识、情感、社交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成为博物馆流量密码的掌握者与创造者。湖北省博物馆2024年3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近六成。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年轻观众群体,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博物馆变得更加有料、有趣、有味。

      记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张晓云: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过去,受主题和空间所限,陈列展览的物理边界与距离无法拓展。如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突破内容、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湖北省博物馆将于近期推出《穿越青铜纪VR》,用打破虚实界限的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相关历史故事的虚拟世界。

      记者:网红博物馆的热度如何延续?

      张晓云:网红、热度,都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反映了博物馆的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

      湖北省博物馆将坚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物的层面,加强藏品体系建设,系统性做好藏品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持续打造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核心藏品超级IP文化品牌;二是人的层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设涵盖管理型、研究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服务的层面,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更有人文关怀和温度的博物馆。

      未来,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挖藏品资源特色,利用科技赋能,促进开放合作,营造场域消费,实现博物馆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注意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与专业性,防止博物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