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天气渐热,爽口的凉皮深受欢迎。在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凉皮生产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设备、无菌化车间及创新工艺的引入,推动这一传统小吃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近日,记者走进万北村万善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一条全自动凉皮生产线在高效运转。从面粉搅拌、蒸制、冷却到切割、包装,全程由智能化设备控制,单日产量在1万公斤以上。
“过去手工制作依赖老师傅的经验,现在通过精准控温、控湿技术,凉皮的口感、厚度和韧性都能实现标准化生产。”该公司负责人张卫平介绍,自动化生产不仅使效率提升百倍以上,还保障了食品安全,目前整个厂区仅有10名工人。
为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低脂、低热量食品的需求,该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正在研发杂粮凉皮、果蔬汁凉皮等新产品。今年主推的盒装凉皮,每天销量预计4000盒。与此同时,采用锁鲜技术的预包装凉皮也开始抢占周边县市农贸批发市场,搭配独立料包的设计实现“3分钟即食”,备受年轻人青睐。
近年来,万北村以“产业兴旺星”为抓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万善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该村以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积极盘活闲置用地成立的凉皮生产企业,采用“村集体+个体”利益联结机制,于2023年投入运营,投资500余万元建成5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凉皮、米皮、擀面皮、牛筋面等产品,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是目前焦作地区规模最大的凉皮生产企业。
凉皮从“碗”到“盒”的拓展,考验的不只是盛装方式的变化,更是链条延伸的长远走向。万北村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投入运行,推动小作坊生产方式转向流水线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不仅凉皮生产效率和品质大幅提升,企业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该镇将着力推动食品加工产业与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度融合,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王庄姜、郎山药等融入万善凉皮等食品加工产业链条,通过延链补链促进规模化种植和生产,更好地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从一方特色到全链条产业,从街边美食到沁阳名片,小小凉皮牵出一条产业链。万北村的凉皮产业已经成为沁阳市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记者 王爱红 通讯员 韩田田 李治齐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天气渐热,爽口的凉皮深受欢迎。在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凉皮生产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设备、无菌化车间及创新工艺的引入,推动这一传统小吃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近日,记者走进万北村万善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一条全自动凉皮生产线在高效运转。从面粉搅拌、蒸制、冷却到切割、包装,全程由智能化设备控制,单日产量在1万公斤以上。
“过去手工制作依赖老师傅的经验,现在通过精准控温、控湿技术,凉皮的口感、厚度和韧性都能实现标准化生产。”该公司负责人张卫平介绍,自动化生产不仅使效率提升百倍以上,还保障了食品安全,目前整个厂区仅有10名工人。
为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低脂、低热量食品的需求,该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正在研发杂粮凉皮、果蔬汁凉皮等新产品。今年主推的盒装凉皮,每天销量预计4000盒。与此同时,采用锁鲜技术的预包装凉皮也开始抢占周边县市农贸批发市场,搭配独立料包的设计实现“3分钟即食”,备受年轻人青睐。
近年来,万北村以“产业兴旺星”为抓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万善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该村以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积极盘活闲置用地成立的凉皮生产企业,采用“村集体+个体”利益联结机制,于2023年投入运营,投资500余万元建成5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凉皮、米皮、擀面皮、牛筋面等产品,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是目前焦作地区规模最大的凉皮生产企业。
凉皮从“碗”到“盒”的拓展,考验的不只是盛装方式的变化,更是链条延伸的长远走向。万北村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投入运行,推动小作坊生产方式转向流水线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不仅凉皮生产效率和品质大幅提升,企业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该镇将着力推动食品加工产业与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度融合,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王庄姜、郎山药等融入万善凉皮等食品加工产业链条,通过延链补链促进规模化种植和生产,更好地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从一方特色到全链条产业,从街边美食到沁阳名片,小小凉皮牵出一条产业链。万北村的凉皮产业已经成为沁阳市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记者 王爱红 通讯员 韩田田 李治齐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