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旅游 > 环游世界 > 正文
 
     

    焦作旅游

    民族文化“活”了 各地旅游“火”了
    更新时间:2024/11/27 15:29:23    来源:新华社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民族文化“活”起来,带动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火”起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26日在三亚举行,在这个闪亮舞台上,各族同胞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三亚冬季旅游添彩。

      走进天涯海角游览区,黎族演员们唱起黎歌,跳起竹竿舞迎接八方来客。来自新疆、香港和澳门等地的运动员们手拉着手“跳竹竿”,竹竿一开一合,中华民族齐心齐步,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乐章。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本届运动会上,不少运动员在比赛之余体验了当地民族文化。浙江代表团运动员吴嵩山表示,在黎村苗寨中,穿着传统服饰的村民热情好客,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编织黎锦、学习民族舞蹈的活动,品味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如果民族文化是诗,那么旅游就是远方,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双向奔赴,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文旅活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赋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

      2024年年初,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个身穿鄂伦春族服饰、手牵驯鹿的人“溜达”的短视频,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从原始狩猎转型旅游,从离群索居到文化交流,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鄂伦春族人传承创新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本届运动会的秋千项目,已经从小众运动走向“网红”项目。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传统体育运动区,每逢节假日,身着朝鲜族服饰的表演人员都会进行荡秋千表演。暑假期间,这里成为游客们来东北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随处可见身穿朝鲜族服饰拍照的游客。

      “村超”持续火爆的背后,依靠的也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比赛现场,村民们在开赛前和中场休息期间以绿茵场为中心,轮番上场表演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舞、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文化节目,展示当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成为“村超”现场的一大特色。

      天山、草原、骏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本届运动会马上项目在这里举行,当地的哈萨克族人从小练习骑马、学习马术文化。昭苏每年还会开展“天马节”,进行民间赛马、姑娘追、刁羊、马术表演等比赛和民俗表演,为游客呈现一场马文化嘉年华。如今,“天马节”已成为当地发展全域旅游的名片。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依赖于文旅活动的开展,通过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与,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民族文化“活”了 各地旅游“火”了
    2024/11/27 15:29:23    来源:新华社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民族文化“活”起来,带动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火”起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26日在三亚举行,在这个闪亮舞台上,各族同胞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三亚冬季旅游添彩。

      走进天涯海角游览区,黎族演员们唱起黎歌,跳起竹竿舞迎接八方来客。来自新疆、香港和澳门等地的运动员们手拉着手“跳竹竿”,竹竿一开一合,中华民族齐心齐步,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乐章。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本届运动会上,不少运动员在比赛之余体验了当地民族文化。浙江代表团运动员吴嵩山表示,在黎村苗寨中,穿着传统服饰的村民热情好客,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编织黎锦、学习民族舞蹈的活动,品味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如果民族文化是诗,那么旅游就是远方,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双向奔赴,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文旅活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赋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

      2024年年初,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个身穿鄂伦春族服饰、手牵驯鹿的人“溜达”的短视频,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从原始狩猎转型旅游,从离群索居到文化交流,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鄂伦春族人传承创新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本届运动会的秋千项目,已经从小众运动走向“网红”项目。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传统体育运动区,每逢节假日,身着朝鲜族服饰的表演人员都会进行荡秋千表演。暑假期间,这里成为游客们来东北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随处可见身穿朝鲜族服饰拍照的游客。

      “村超”持续火爆的背后,依靠的也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比赛现场,村民们在开赛前和中场休息期间以绿茵场为中心,轮番上场表演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舞、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文化节目,展示当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成为“村超”现场的一大特色。

      天山、草原、骏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本届运动会马上项目在这里举行,当地的哈萨克族人从小练习骑马、学习马术文化。昭苏每年还会开展“天马节”,进行民间赛马、姑娘追、刁羊、马术表演等比赛和民俗表演,为游客呈现一场马文化嘉年华。如今,“天马节”已成为当地发展全域旅游的名片。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依赖于文旅活动的开展,通过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与,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