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旅游 > 环游世界 > 正文
 
     

    焦作旅游

    出游人次再创新高!旅游“妥妥”新年俗
    更新时间:2025/2/5 15:59:11    来源:新华社

      非遗贺新春,文旅深融合。这个春节,从传承千百年的非遗里,人们续文脉、品年味、解乡愁。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春节假期最新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

      “当前,过旅游年、过文化年已经成为新的年俗。”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评价道。

      年夜饭后,全家上街看花灯;回到家乡,老街古巷年味浓;亲戚相会,相约在景区……“新年俗”点缀,春节更加有滋有味。

      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人面”“市面”皆红火。

      在江苏苏州,江南才子唐寅的故居化身“全国年味大观园”。作为全国“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活动主会场,苏州推出姑苏年市·新春非遗游园会,汇聚了全国18个省(区、市)超2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

      来自北京的游客霍建峰换上汉服,语带兴奋:“看到这么多非遗,我对春节的理解更深了。”

      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至2月12日,全国各地将在古城内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非遗,让年味更加浓郁、也让旅游更有内涵。

      全家共出游,团圆花样多——

      湖北宜昌,携家带口的市民为2025年宜昌市新春灯会增添满满人气。截至2月3日,当地累计入园34.2万人次,有效拉动园区及周边商圈消费3000万元。

      假期中,阖家出游、体验有文化底蕴的游玩项目成为主流。飞猪数据显示,含民俗表演内容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6%,其中亲友出行的订单量占比过半。

      忙碌一整年,度假放松也成为人们过年的好选择。在飞猪平台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无锡拈花湾等热门景点的酒店订单量同比均翻倍增长。

      从在家围炉而坐到出门赏景游玩,团圆的方式不止一种,这或许就是旅游之于春节的意义。

      冰雪玩法多,共迎亚冬会——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了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冰雪运动的魅力,给这座城市印下一张新名片。

      乘着亚冬会东风,冰雪旅游在这个春节热度更高。据统计,从除夕到初七,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本届冰雪大世界已运营46天,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6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

      携程数据也显示,北上看雪是南方游客“心头好”。哈尔滨、长春、北京、沈阳等成为冰雪游热门城市,客源主要来自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地。

      冰雪的玩法,如今越来越多。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了10条冰雪旅游路线。从极光、雪景,到温泉、冬捕,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就能邂逅不同“冰雪奇缘”。

      老外来过年,世界爱春节——

      正月初一早8点,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准时敲响。晨雾中,来自法国的多姆宁·戈里耶和他的朋友们站在和平饭店门口合影留念。他们特意选择在这个时刻,记录下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的上海晨光。

      春节申遗成功,让世界更想了解中国。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春节,正是体验中国文化的绝佳时机。

      携程平台上,今年春节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0%,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增长近120%。在其海外平台,“灯会”“庙会”“戏剧”等非遗相关项目门票同比增长近7.5倍。

      从春节出发,世界各国人民深度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庆共享中国人的幸福时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在“巳巳如意”的祝福声中,我们享受着旅游过年的美好,走向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出游人次再创新高!旅游“妥妥”新年俗
    2025/2/5 15:59:11    来源:新华社

      非遗贺新春,文旅深融合。这个春节,从传承千百年的非遗里,人们续文脉、品年味、解乡愁。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春节假期最新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

      “当前,过旅游年、过文化年已经成为新的年俗。”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评价道。

      年夜饭后,全家上街看花灯;回到家乡,老街古巷年味浓;亲戚相会,相约在景区……“新年俗”点缀,春节更加有滋有味。

      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人面”“市面”皆红火。

      在江苏苏州,江南才子唐寅的故居化身“全国年味大观园”。作为全国“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活动主会场,苏州推出姑苏年市·新春非遗游园会,汇聚了全国18个省(区、市)超2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

      来自北京的游客霍建峰换上汉服,语带兴奋:“看到这么多非遗,我对春节的理解更深了。”

      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至2月12日,全国各地将在古城内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非遗,让年味更加浓郁、也让旅游更有内涵。

      全家共出游,团圆花样多——

      湖北宜昌,携家带口的市民为2025年宜昌市新春灯会增添满满人气。截至2月3日,当地累计入园34.2万人次,有效拉动园区及周边商圈消费3000万元。

      假期中,阖家出游、体验有文化底蕴的游玩项目成为主流。飞猪数据显示,含民俗表演内容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6%,其中亲友出行的订单量占比过半。

      忙碌一整年,度假放松也成为人们过年的好选择。在飞猪平台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无锡拈花湾等热门景点的酒店订单量同比均翻倍增长。

      从在家围炉而坐到出门赏景游玩,团圆的方式不止一种,这或许就是旅游之于春节的意义。

      冰雪玩法多,共迎亚冬会——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了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冰雪运动的魅力,给这座城市印下一张新名片。

      乘着亚冬会东风,冰雪旅游在这个春节热度更高。据统计,从除夕到初七,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本届冰雪大世界已运营46天,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6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

      携程数据也显示,北上看雪是南方游客“心头好”。哈尔滨、长春、北京、沈阳等成为冰雪游热门城市,客源主要来自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地。

      冰雪的玩法,如今越来越多。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了10条冰雪旅游路线。从极光、雪景,到温泉、冬捕,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就能邂逅不同“冰雪奇缘”。

      老外来过年,世界爱春节——

      正月初一早8点,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准时敲响。晨雾中,来自法国的多姆宁·戈里耶和他的朋友们站在和平饭店门口合影留念。他们特意选择在这个时刻,记录下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的上海晨光。

      春节申遗成功,让世界更想了解中国。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春节,正是体验中国文化的绝佳时机。

      携程平台上,今年春节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0%,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增长近120%。在其海外平台,“灯会”“庙会”“戏剧”等非遗相关项目门票同比增长近7.5倍。

      从春节出发,世界各国人民深度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庆共享中国人的幸福时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在“巳巳如意”的祝福声中,我们享受着旅游过年的美好,走向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文章编辑:李灿 
     
    相关信息:
    热辣开年 火爆“出圈”
    六百岁蛇灯舞动乡土情
    在布鲁塞尔游园中感受春节文化
    “人流”“客流”“投资流”,冰雪经济“节节高”
    黄河岸边年味浓
    在法国逛年集
    中国游客助力埃及旅游业发展
    缓解“充电焦虑” 江苏护航春运绿色出行
    2025年“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在吉隆坡举行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