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旅游 > 旅游资讯 > 正文
 
     

    焦作旅游

    银川:塞上江南!一城湖光半城景
    更新时间:2025/3/25 10:16:37    来源:新华社

      提及大西北,人们脑海中闪现的多是干旱、风沙、荒漠、戈壁……但地处西北内陆的银川,却常令身临其境的访客发出“想不到”的惊叹——在三面环沙的宁夏,首府城市竟有如此多的湖。

      初到银川,如果不想去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又想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出租车司机会告诉你:出门逛逛吧,带着漫无目的的松弛感,15分钟的路程就能看到水系景观,20分钟范围内必有湖泊湿地,有水的地方处处是景。

      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银川市,却有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5.31万公顷湿地面积,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如果你问银川人,最美的湖是哪一处,或许不会得到唯一答案:春日晴好的宝湖,轻风吹皱一池春水;盛夏时节的鸣翠湖,碧波荡漾荷叶田田;雨后初晴的阅海湖,水草摇曳鱼行船底;夕阳斜照的北塔湖,粼粼波光倒映灯火点点……

      历史上,银川曾因湖泊湿地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而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据银川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何乐介绍,在平坦开阔的银川平原,因黄河屡屡改道,留下的故道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泊。贺兰山耸立在银川平原西侧,当山洪、泉溪碰撞交融、日积月累,就在东麓的洪积扇大地上形成众多湖沼湿地。这是银川自古多湖的主要原因。

      如今,银川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生态景观拥有了“塞上湖城”新称号,并于2018年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孕育“塞上湖城”的,还有黄河以及历史悠久的引黄灌溉系统。

      银川平原上密如蛛网的黄河灌渠,不仅浸润出千万亩沃野良田,也在沟渠纵横间滋养出星罗棋布的湖泊。从银川穿城而过的千年古渠唐徕渠,至今仍为“塞上湖城”注入生机与活力——每年为银川20万亩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年均生态补水约1亿立方米。

      唐徕渠畔,也成为市民游客运动休闲的去处。沿岸湖泊湿地、滨水公园、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等景致,串联出一条由南至北条状开放式的生态景观长廊,亭台楼阁步移景异,揽尽四时不同风光。

      生活在南方见惯了水的人,可能不觉得这些湖泊湿地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银川人将“一城湖光半城景”视为骄傲。随着湖泊湿地面积扩大,城市绿地公园增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临水而居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日常。

      遵循人与水相近相亲、城与湖共生共荣的理念,城市管理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针对城内、城边、城市远郊等不同湖泊湿地分类施策、保护治理。扩湖整治、退田(塘)还湿、水系连通、清淤改造……坚持不懈治水护水,换来“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

      近年来,一个个“美丽河湖”建设项目落地,恢复阅海湖鸟类栖息浅滩1200亩,新建北塔湖、罗家湖等4处沿河湖小微公园,实施四二干沟、第二排水沟生态缓冲带植被修复549.75亩,构建林水共生的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

      到2025年,银川市将打造阅海湖、七子连湖、鸣翠湖等一批“美丽河湖”新高地,建设各具功能和特色的滨水公园、水上运动中心,城市建成区内河湖岸线运动休闲设施全覆盖……

      经过河堤的骑行队伍,随手捡拾岸边垃圾;湖岸观鸟的摄影人士,提醒游客不要投喂“垃圾食品”;巡湖护水的“红马甲”,劝导不文明行为、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共建“美丽河湖”、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银川市民的共识和行动。

    文章编辑:李灿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银川:塞上江南!一城湖光半城景
    2025/3/25 10:16:37    来源:新华社

      提及大西北,人们脑海中闪现的多是干旱、风沙、荒漠、戈壁……但地处西北内陆的银川,却常令身临其境的访客发出“想不到”的惊叹——在三面环沙的宁夏,首府城市竟有如此多的湖。

      初到银川,如果不想去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又想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出租车司机会告诉你:出门逛逛吧,带着漫无目的的松弛感,15分钟的路程就能看到水系景观,20分钟范围内必有湖泊湿地,有水的地方处处是景。

      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银川市,却有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5.31万公顷湿地面积,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如果你问银川人,最美的湖是哪一处,或许不会得到唯一答案:春日晴好的宝湖,轻风吹皱一池春水;盛夏时节的鸣翠湖,碧波荡漾荷叶田田;雨后初晴的阅海湖,水草摇曳鱼行船底;夕阳斜照的北塔湖,粼粼波光倒映灯火点点……

      历史上,银川曾因湖泊湿地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而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据银川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何乐介绍,在平坦开阔的银川平原,因黄河屡屡改道,留下的故道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泊。贺兰山耸立在银川平原西侧,当山洪、泉溪碰撞交融、日积月累,就在东麓的洪积扇大地上形成众多湖沼湿地。这是银川自古多湖的主要原因。

      如今,银川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生态景观拥有了“塞上湖城”新称号,并于2018年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孕育“塞上湖城”的,还有黄河以及历史悠久的引黄灌溉系统。

      银川平原上密如蛛网的黄河灌渠,不仅浸润出千万亩沃野良田,也在沟渠纵横间滋养出星罗棋布的湖泊。从银川穿城而过的千年古渠唐徕渠,至今仍为“塞上湖城”注入生机与活力——每年为银川20万亩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年均生态补水约1亿立方米。

      唐徕渠畔,也成为市民游客运动休闲的去处。沿岸湖泊湿地、滨水公园、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等景致,串联出一条由南至北条状开放式的生态景观长廊,亭台楼阁步移景异,揽尽四时不同风光。

      生活在南方见惯了水的人,可能不觉得这些湖泊湿地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银川人将“一城湖光半城景”视为骄傲。随着湖泊湿地面积扩大,城市绿地公园增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临水而居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日常。

      遵循人与水相近相亲、城与湖共生共荣的理念,城市管理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针对城内、城边、城市远郊等不同湖泊湿地分类施策、保护治理。扩湖整治、退田(塘)还湿、水系连通、清淤改造……坚持不懈治水护水,换来“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

      近年来,一个个“美丽河湖”建设项目落地,恢复阅海湖鸟类栖息浅滩1200亩,新建北塔湖、罗家湖等4处沿河湖小微公园,实施四二干沟、第二排水沟生态缓冲带植被修复549.75亩,构建林水共生的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

      到2025年,银川市将打造阅海湖、七子连湖、鸣翠湖等一批“美丽河湖”新高地,建设各具功能和特色的滨水公园、水上运动中心,城市建成区内河湖岸线运动休闲设施全覆盖……

      经过河堤的骑行队伍,随手捡拾岸边垃圾;湖岸观鸟的摄影人士,提醒游客不要投喂“垃圾食品”;巡湖护水的“红马甲”,劝导不文明行为、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共建“美丽河湖”、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银川市民的共识和行动。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