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旅游 > 推荐头条 > 正文

焦作旅游

市森林动物园“十一”新气象
更新时间:2024/9/29 10:17:17    来源:焦作日报



  昨日,市森林动物园传来好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金毛羚牛、斑马、角马、环尾狐猴、矮马、水羚、大羚羊等一批新引进的珍稀动物将首次与游客见面。

  市森林动物园位于林园路西段国有焦作林场平原林区,占地面积550亩,是集森林游览、动植物观赏、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森林体验基地、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12月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新引进野生动物只是森林动物园全面升级改造工作的一部分!”该动物园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动物园按照国家旅游景区相关建设标准,对园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大力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完成金毛羚牛馆、角马馆、骆驼馆、鹿馆、水羚馆、斑马馆、小熊猫馆等场馆建设。

  据介绍,此次升级改造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新建游客中心、动物园标志大门、河马馆等基础设施;动物医院等管理服务设施;孔雀东南飞、海狮表演场所、西游记剧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园林小品及绿化等附属设施,营造特色鲜明的生态组群动物布局和动物展示区。

  同时,完善提升萌宠乐园区、猛兽区、灵长动物区、食草动物区、百鸟乐园区五大动物展区,并引进斑马、河马、金毛羚牛、灰斑悬猴、海狮、黄金蟒、湾鳄等200余种近2000只(头)动物,并增设草食、猛兽等动物散养行车区,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实现景区管理手段科学化和信息化。

  “通过升级改造、整合资源,注重研学基地的文化建设,我们将争创‘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打造森林研学旅游品牌。”该负责人说。

  未来,市森林动物园将突出体验感和互动性,打造以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主线的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建设城市森林景观特征与植物造景结合的都市森林景观区,打造极具野外体验感的房车露营基地。

(记者李晓军、张鹏)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市森林动物园“十一”新气象
    2024/9/29 10:17:17    来源:焦作日报



      昨日,市森林动物园传来好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金毛羚牛、斑马、角马、环尾狐猴、矮马、水羚、大羚羊等一批新引进的珍稀动物将首次与游客见面。

      市森林动物园位于林园路西段国有焦作林场平原林区,占地面积550亩,是集森林游览、动植物观赏、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森林体验基地、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12月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新引进野生动物只是森林动物园全面升级改造工作的一部分!”该动物园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动物园按照国家旅游景区相关建设标准,对园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大力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完成金毛羚牛馆、角马馆、骆驼馆、鹿馆、水羚馆、斑马馆、小熊猫馆等场馆建设。

      据介绍,此次升级改造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新建游客中心、动物园标志大门、河马馆等基础设施;动物医院等管理服务设施;孔雀东南飞、海狮表演场所、西游记剧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园林小品及绿化等附属设施,营造特色鲜明的生态组群动物布局和动物展示区。

      同时,完善提升萌宠乐园区、猛兽区、灵长动物区、食草动物区、百鸟乐园区五大动物展区,并引进斑马、河马、金毛羚牛、灰斑悬猴、海狮、黄金蟒、湾鳄等200余种近2000只(头)动物,并增设草食、猛兽等动物散养行车区,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实现景区管理手段科学化和信息化。

      “通过升级改造、整合资源,注重研学基地的文化建设,我们将争创‘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打造森林研学旅游品牌。”该负责人说。

      未来,市森林动物园将突出体验感和互动性,打造以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主线的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建设城市森林景观特征与植物造景结合的都市森林景观区,打造极具野外体验感的房车露营基地。

    (记者李晓军、张鹏)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