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外媒聚焦 > 外媒看焦作 > 正文
 
     

    外媒聚焦

    博爱鸿昌路登上《河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5/7/8 10:31:31    来源:焦作晚报

      7月7日出版的《河南日报》以“打卡红色之路 铭记英雄之名”为题,对我省一些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和桥梁作了特别报道,其中,着重讲述了位于我市博爱县的鸿昌路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文章开篇写道:昂首挺立,身着戎装,手持佩剑,阳光下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就是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鸿昌路。

      吉鸿昌是周口市扶沟县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参与抗日斗争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多伦等地。

      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结缘”?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据博爱县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博爱县正是在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当地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从沁阳划出,单独设立博爱县。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批准,博爱县正式设立。

      2005年,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长约5.5公里,目前是327国道的一部分。

      如今,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多年来,该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鸿昌路的由来,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史 凯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王 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博爱鸿昌路登上《河南日报》
    2025/7/8 10:31:31    来源:焦作晚报

      7月7日出版的《河南日报》以“打卡红色之路 铭记英雄之名”为题,对我省一些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和桥梁作了特别报道,其中,着重讲述了位于我市博爱县的鸿昌路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文章开篇写道:昂首挺立,身着戎装,手持佩剑,阳光下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就是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鸿昌路。

      吉鸿昌是周口市扶沟县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参与抗日斗争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多伦等地。

      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结缘”?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据博爱县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博爱县正是在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当地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从沁阳划出,单独设立博爱县。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批准,博爱县正式设立。

      2005年,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长约5.5公里,目前是327国道的一部分。

      如今,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多年来,该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鸿昌路的由来,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史 凯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王 莹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