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西藏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超过20万只
更新时间:2020-12-23 15:42:30    来源:新华社

  它们身形矫健,时而奔跑快如闪电,时而漫步静静觅食……当游客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经过时,不时会和“高原精灵”藏羚羊“不期而遇”。

  从20世纪80年代一度“濒危”,到如今成为“近危”,几十年间西藏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从5万只左右增加至20万只以上。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宗嘎介绍,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有力保护措施:划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严格禁止盗猎,定期进行巡山,对藏羚羊等重要物种种群活动进行监测;在藏羚羊分布区开展广泛的科普宣传教育,聘请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管理。

  2015年,西藏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实行“局、分局、站、点”四级管理体制,推行网格化保护,建立了2个管理分局、73个管理站。目前已有780名农牧民成为专业管护员。

  那曲市双湖县的嘎玛边久就是保护队伍的一员。14年前,嘎玛边久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员,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需要行走在方圆上百公里的无人区,察看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和数量,再上报给林业部门,有时也会把受伤的动物带到救助站。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政府每月还发给我补助,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嘎玛边久说。

  得益于系列保护举措,快速恢复增长的不仅仅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数据显示,藏野驴由原来的5万头左右增加到现在的约9万头,黑颈鹤由原来的1000至3000只上升到约8000只,野牦牛增加至现在的1万头左右,雪豹、盘羊、岩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均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种群数量持续增加,“高原精灵”在雪域高原上奔跑得愈发快活逍遥,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亲密。

  “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已经深入西藏各族群众心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在高原开启了良性循环。”宗嘎说。


(记者 田金文)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西藏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超过20万只
    2020-12-23 15:42:30    来源:新华社

      它们身形矫健,时而奔跑快如闪电,时而漫步静静觅食……当游客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经过时,不时会和“高原精灵”藏羚羊“不期而遇”。

      从20世纪80年代一度“濒危”,到如今成为“近危”,几十年间西藏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从5万只左右增加至20万只以上。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宗嘎介绍,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有力保护措施:划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严格禁止盗猎,定期进行巡山,对藏羚羊等重要物种种群活动进行监测;在藏羚羊分布区开展广泛的科普宣传教育,聘请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管理。

      2015年,西藏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实行“局、分局、站、点”四级管理体制,推行网格化保护,建立了2个管理分局、73个管理站。目前已有780名农牧民成为专业管护员。

      那曲市双湖县的嘎玛边久就是保护队伍的一员。14年前,嘎玛边久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员,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需要行走在方圆上百公里的无人区,察看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和数量,再上报给林业部门,有时也会把受伤的动物带到救助站。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政府每月还发给我补助,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嘎玛边久说。

      得益于系列保护举措,快速恢复增长的不仅仅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数据显示,藏野驴由原来的5万头左右增加到现在的约9万头,黑颈鹤由原来的1000至3000只上升到约8000只,野牦牛增加至现在的1万头左右,雪豹、盘羊、岩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均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种群数量持续增加,“高原精灵”在雪域高原上奔跑得愈发快活逍遥,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亲密。

      “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已经深入西藏各族群众心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在高原开启了良性循环。”宗嘎说。


    (记者 田金文)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