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财勇
社会新闻
原士高。(照片由本人提供)
他出身普通人家,从小喜欢书法,挥毫至今痴迷无悔。他退休后开始习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身居墨香陋室,淡泊自甘勤奋创作。他就是省书协会员、市美协会员、山阳区书协名誉主席原士高。
一雅:乐习书法
浓眉大眼、儒雅大方是原士高给人的第一印象。谈起书法爱好,原士高非常谦虚地介绍:“引导我走向书法之路的,是老家博爱县孝敬镇原庄村的一位表哥,叫朱大方。表哥当时的书法在周边村庄很有名气,幼时我很崇拜他。”于是,原士高向父亲要钱买来笔墨,登门向表哥求教。此外,他还买了柳公权的字帖进行临摹,兴趣就这样慢慢产生了。
1976年,年满21岁的原士高进入农村信用社工作。
参加工作后,原士高每天很早就起床,临帖1个小时后再出门锻炼,晚上学习完与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后就继续练字。“书法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士高谈了自己的感悟。他一年四季练习书法从不间断。冬天,他的手被冻出冻疮,仍不愿放下手中的毛笔;夏天,蚊子肆意,他仍坐在书桌前练字、研究字帖。1990年,他的书法作品首次在河南省金融系统职工书画展上获奖。2008年和2009年,他的书法作品分别在省第十八届、十九届群众书法展和纪念孔繁森全国书画邀请展中获得优秀奖。
原士高退休后,学习书法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开始临王義之的《圣教序》、米芾的《蜀素帖》、王铎的《行草帖》等字帖。“从最初的信手涂鸦到现在的深入研究,我收获了无数感悟和体会。”从原士高的话语里,笔者感受到书法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书法让原士高学会了欣赏笔墨之美。他说,在书法作品中,从笔画的长短、粗细、浓淡,到字的造型、布局、章法,无处不体现着韵律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字形上,更体现在字的神韵中。通过观察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他逐渐领悟到了美的真谛,这种对美的感悟不仅让他在书法造诣上有所提升,更在生活中学会了欣赏美、鉴别美。
学习书法也让原士高学会了专注与耐心。他说,练习书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揣摩,才能有所进步。这种过程需要他摒弃杂念,专注于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进步。这种专注不仅让他在书法上有所建树,更让他在生活中学会了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学习书法还让原士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说:“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书法的技巧、风格、审美到文化内涵,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古诗、古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他在书法上有所提升,更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既有厅堂奔放之豪气,又有案牍儒雅之卷气。对南、北帖的学习,使得艺术文化基因在原士高的书法作品里得到有机融汇。从其作品的形式、气韵、笔法、墨色上看,王铎的背后,确实有米芾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纯粹的立体的米芾、王铎,似乎还有时代激进的信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丁一志这样评价原士高的书法作品。
2016年,原士高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得银奖。2019年,原士高的书法作品在河南省职工书画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二雅:乐学国画
书画同源。由于爱好书法的缘故,在即将退休前,原士高又产生了“学习国画、享受安静时光”的想法。
从工作岗位退下后,原士高立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他一方面找来著名画家如徐湛、王雪涛、李苦禅等人画画的视频讲座,认真观看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临摹近现代花鸟画名人王雪涛、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的作品集和芥子园画谱等,认真学习绘画方法,掌握绘画技能。另外,原士高还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笔会活动,通过笔会现场观摩,学习用笔和墨色处理。
我市著名书画家薛垂广、侯庆福、贾玉成等人也成为原士高拜访学习的对象。几位老师的当面示范,使得原士高对写意画中的开合、虚实、层次、构图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他在学习花鸟画过程中少走弯路。
“原士高在艺术追求上是‘不安分’的,他广蓄兼收,博采众长。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荷花、公鸡、锦鲤、莲藕等入画,墨彩共济,泼染随意,寄托情感,寓意深刻。画幅虽小,却内涵丰富。他服务大众,用心良苦,既富传统文明传播之大气象,又有时代人文追求之新气息。”丁一志这样评价原士高的国画作品。
“原士高十分注重花鸟画中笔墨的洗练,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且于笔于墨、于点于线、于情于意上多有求索,其作品笔墨精到、意趣横生、造型传神、清新典雅。可谓佳作频出,此自非一日之功也。”河南省书协会员、焦作师专美术学院教师王洛平给予这样的肯定。
2015年,原士高的画作在河南省“廉政文化”美术展上获奖。2019年,原士高的画作荣获河南省职工书画比赛优秀奖。
三雅:乐居陋室
“原士高雅居一方小院,耘墨之余种菜养花,修身养性之余观察生活、感受自然,既能‘传目击之妙’,亦能‘意到情适’。在作品创作中将自然与自己的真实情感结合,寄托幽微澎湃的精神思索,从细丽描绘到逸笔草草,深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笔墨精髓。”与之交往颇深的王洛平说。
退休后,原士高思乡情结愈发浓重。“2010年,我听说距老家不远的博爱县金城乡供销社出租地皮,便租了块地盖了几间陋室,返乡幽居。”原士高说。
原士高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乡喜欢书画的人很多,他在家乡书画圈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原先的小书画室已不能够满足大家聚会交流的需要,于是他便有了建个专用画室的想法。他的想法立刻得到朋友的赞同和支持。
说干就干,原士高和朋友们忙碌了两个月,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画室便完工了。为了使画室功能更加完美,在朋友们的协助下,他动手做了2个宽1.2米、长2.4米的工作台,并在小木屋的墙上装上一块2米高、4米长的磁铁毛毡,用于作品展示。另外,他还对小木屋的外山墙进行了美化。他还为画室起了个“耕墨斋”的雅号。
2024年元旦,原士高和朋友们策划举办了首届“耕墨斋”迎新年书画联谊会。活动当天,市、县书画好友20多人到会,大家当场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如今,画室每月都要举行一两次笔会活动。
来而不往非礼也。原士高还先后带领朋友们到四川省阆中市、江苏省兴化市、甘肃市天水市以及修武县云台镇、武陟县大封镇、温县武德镇、沁阳市山王庄镇等地进行书画交流。
小院月明书韵雅,纱窗风静墨花香。原士高为“耕墨斋”书写的这副对联,陪伴着他每天在书画艺术的海洋里畅游。原士高说:“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书画创作是一种充实生活、保持心灵满足的好方法。”我们期待着原士高的艺术之树更加郁郁葱葱。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原士高。(照片由本人提供)
他出身普通人家,从小喜欢书法,挥毫至今痴迷无悔。他退休后开始习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身居墨香陋室,淡泊自甘勤奋创作。他就是省书协会员、市美协会员、山阳区书协名誉主席原士高。
一雅:乐习书法
浓眉大眼、儒雅大方是原士高给人的第一印象。谈起书法爱好,原士高非常谦虚地介绍:“引导我走向书法之路的,是老家博爱县孝敬镇原庄村的一位表哥,叫朱大方。表哥当时的书法在周边村庄很有名气,幼时我很崇拜他。”于是,原士高向父亲要钱买来笔墨,登门向表哥求教。此外,他还买了柳公权的字帖进行临摹,兴趣就这样慢慢产生了。
1976年,年满21岁的原士高进入农村信用社工作。
参加工作后,原士高每天很早就起床,临帖1个小时后再出门锻炼,晚上学习完与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后就继续练字。“书法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士高谈了自己的感悟。他一年四季练习书法从不间断。冬天,他的手被冻出冻疮,仍不愿放下手中的毛笔;夏天,蚊子肆意,他仍坐在书桌前练字、研究字帖。1990年,他的书法作品首次在河南省金融系统职工书画展上获奖。2008年和2009年,他的书法作品分别在省第十八届、十九届群众书法展和纪念孔繁森全国书画邀请展中获得优秀奖。
原士高退休后,学习书法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开始临王義之的《圣教序》、米芾的《蜀素帖》、王铎的《行草帖》等字帖。“从最初的信手涂鸦到现在的深入研究,我收获了无数感悟和体会。”从原士高的话语里,笔者感受到书法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书法让原士高学会了欣赏笔墨之美。他说,在书法作品中,从笔画的长短、粗细、浓淡,到字的造型、布局、章法,无处不体现着韵律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字形上,更体现在字的神韵中。通过观察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他逐渐领悟到了美的真谛,这种对美的感悟不仅让他在书法造诣上有所提升,更在生活中学会了欣赏美、鉴别美。
学习书法也让原士高学会了专注与耐心。他说,练习书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揣摩,才能有所进步。这种过程需要他摒弃杂念,专注于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进步。这种专注不仅让他在书法上有所建树,更让他在生活中学会了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学习书法还让原士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说:“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书法的技巧、风格、审美到文化内涵,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古诗、古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他在书法上有所提升,更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既有厅堂奔放之豪气,又有案牍儒雅之卷气。对南、北帖的学习,使得艺术文化基因在原士高的书法作品里得到有机融汇。从其作品的形式、气韵、笔法、墨色上看,王铎的背后,确实有米芾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纯粹的立体的米芾、王铎,似乎还有时代激进的信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丁一志这样评价原士高的书法作品。
2016年,原士高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得银奖。2019年,原士高的书法作品在河南省职工书画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二雅:乐学国画
书画同源。由于爱好书法的缘故,在即将退休前,原士高又产生了“学习国画、享受安静时光”的想法。
从工作岗位退下后,原士高立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他一方面找来著名画家如徐湛、王雪涛、李苦禅等人画画的视频讲座,认真观看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临摹近现代花鸟画名人王雪涛、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的作品集和芥子园画谱等,认真学习绘画方法,掌握绘画技能。另外,原士高还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笔会活动,通过笔会现场观摩,学习用笔和墨色处理。
我市著名书画家薛垂广、侯庆福、贾玉成等人也成为原士高拜访学习的对象。几位老师的当面示范,使得原士高对写意画中的开合、虚实、层次、构图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他在学习花鸟画过程中少走弯路。
“原士高在艺术追求上是‘不安分’的,他广蓄兼收,博采众长。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荷花、公鸡、锦鲤、莲藕等入画,墨彩共济,泼染随意,寄托情感,寓意深刻。画幅虽小,却内涵丰富。他服务大众,用心良苦,既富传统文明传播之大气象,又有时代人文追求之新气息。”丁一志这样评价原士高的国画作品。
“原士高十分注重花鸟画中笔墨的洗练,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且于笔于墨、于点于线、于情于意上多有求索,其作品笔墨精到、意趣横生、造型传神、清新典雅。可谓佳作频出,此自非一日之功也。”河南省书协会员、焦作师专美术学院教师王洛平给予这样的肯定。
2015年,原士高的画作在河南省“廉政文化”美术展上获奖。2019年,原士高的画作荣获河南省职工书画比赛优秀奖。
三雅:乐居陋室
“原士高雅居一方小院,耘墨之余种菜养花,修身养性之余观察生活、感受自然,既能‘传目击之妙’,亦能‘意到情适’。在作品创作中将自然与自己的真实情感结合,寄托幽微澎湃的精神思索,从细丽描绘到逸笔草草,深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笔墨精髓。”与之交往颇深的王洛平说。
退休后,原士高思乡情结愈发浓重。“2010年,我听说距老家不远的博爱县金城乡供销社出租地皮,便租了块地盖了几间陋室,返乡幽居。”原士高说。
原士高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乡喜欢书画的人很多,他在家乡书画圈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原先的小书画室已不能够满足大家聚会交流的需要,于是他便有了建个专用画室的想法。他的想法立刻得到朋友的赞同和支持。
说干就干,原士高和朋友们忙碌了两个月,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画室便完工了。为了使画室功能更加完美,在朋友们的协助下,他动手做了2个宽1.2米、长2.4米的工作台,并在小木屋的墙上装上一块2米高、4米长的磁铁毛毡,用于作品展示。另外,他还对小木屋的外山墙进行了美化。他还为画室起了个“耕墨斋”的雅号。
2024年元旦,原士高和朋友们策划举办了首届“耕墨斋”迎新年书画联谊会。活动当天,市、县书画好友20多人到会,大家当场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如今,画室每月都要举行一两次笔会活动。
来而不往非礼也。原士高还先后带领朋友们到四川省阆中市、江苏省兴化市、甘肃市天水市以及修武县云台镇、武陟县大封镇、温县武德镇、沁阳市山王庄镇等地进行书画交流。
小院月明书韵雅,纱窗风静墨花香。原士高为“耕墨斋”书写的这副对联,陪伴着他每天在书画艺术的海洋里畅游。原士高说:“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书画创作是一种充实生活、保持心灵满足的好方法。”我们期待着原士高的艺术之树更加郁郁葱葱。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