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体育频道 > 体育新闻 > 正文
 
     

    体育频道

    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收官 黑龙江队再入三金
    更新时间:2025/3/24 16:09:55    来源:新华社

      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2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收官,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队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获得了5枚金牌中的3枚,成为最大赢家。

      小将杨婧茹的出色发挥成为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队收获满满的最大保障。在当日率先进行的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她与队友合力获得金牌。随后进行的女子1500米决赛中,杨婧茹全程都处在第一集团,在比赛后程反超一直领滑的沈阳体育学院选手郝若萱,并将优势保持到了最后,成功夺金,这是她本届赛事获得的第三枚金牌。郝若萱和山东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队的李金恣分获第二、三名。

      女子500米决赛中,黑龙江队王欣然和郝卫莹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银牌被四川省体育局队的宋佳蕊摘得。

      一年前与杨婧茹在江原道冬青奥会上“双星闪耀”的17岁小将李金恣,在本届比赛中只收获了一枚女子1500米的铜牌,对此她表示,“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因此尽力就好”。

      不过李金恣在1500米半决赛和决赛中都有后来居上的表现,展现了良好的后程能力,她觉得这归功于“平时有意识地增强心肺能力,再就是在比赛中能及时调整心态”。

      在男子1000米决赛中,四川省体育局队的张柏浩采取跟滑战术,后程通过干净漂亮的超越摘得金牌。黑龙江队王天佑获得银牌,内蒙古选手宋桂旭获得铜牌。

      当日的最后一项决赛男子5000米接力颇具戏剧性,场上的4支队伍在最后4圈展开激烈争夺,反复交换领先位置。虽然黑龙江队率先冲过终点,但因犯规被取消成绩,冠军被山东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队获得,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队和四川省体育局队分获第二、三名。

    (记者郁思辉、王雪冰)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收官 黑龙江队再入三金
    2025/3/24 16:09:55    来源:新华社

      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2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收官,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队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获得了5枚金牌中的3枚,成为最大赢家。

      小将杨婧茹的出色发挥成为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队收获满满的最大保障。在当日率先进行的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她与队友合力获得金牌。随后进行的女子1500米决赛中,杨婧茹全程都处在第一集团,在比赛后程反超一直领滑的沈阳体育学院选手郝若萱,并将优势保持到了最后,成功夺金,这是她本届赛事获得的第三枚金牌。郝若萱和山东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队的李金恣分获第二、三名。

      女子500米决赛中,黑龙江队王欣然和郝卫莹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银牌被四川省体育局队的宋佳蕊摘得。

      一年前与杨婧茹在江原道冬青奥会上“双星闪耀”的17岁小将李金恣,在本届比赛中只收获了一枚女子1500米的铜牌,对此她表示,“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因此尽力就好”。

      不过李金恣在1500米半决赛和决赛中都有后来居上的表现,展现了良好的后程能力,她觉得这归功于“平时有意识地增强心肺能力,再就是在比赛中能及时调整心态”。

      在男子1000米决赛中,四川省体育局队的张柏浩采取跟滑战术,后程通过干净漂亮的超越摘得金牌。黑龙江队王天佑获得银牌,内蒙古选手宋桂旭获得铜牌。

      当日的最后一项决赛男子5000米接力颇具戏剧性,场上的4支队伍在最后4圈展开激烈争夺,反复交换领先位置。虽然黑龙江队率先冲过终点,但因犯规被取消成绩,冠军被山东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队获得,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队和四川省体育局队分获第二、三名。

    (记者郁思辉、王雪冰)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