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陕西西安:十里“蛤蟆滩” 又现秦岭边
更新时间:2020-11-3 9:49:43    来源:新华社

  等了三十多年,地处秦岭北麓、滈河之畔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再次迎来了水稻收割。让已近六旬的村民罗祖社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人民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初夏蛙鸣、深秋金黄”,种满了“桂花球米”的十里“蛤蟆滩”,能从他的回忆变成眼前的实景。

  因为直抵秦岭,地势南高北低,流水顺山而下,皇甫村的水稻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盛唐。颗粒如玉、透亮如珠、香味扑鼻、出饭如雪的大米饭,曾是罗祖社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没想到,随着河水水位下降,径流量减少,长安稻田面积越来越小,三十多年里,这‘桂花球米’只能在秦岭山下个别地方见到了。”“苦等”多年,“儿时的味道”依然是罗祖社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随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集中土地、复种水稻,重现十里“蛤蟆滩”稻谷飘香的美景,成了全体皇甫村村民的共同期盼。

  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大家说干就干。今年上半年,皇甫村及附近的200多亩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随着平整速度的加快和一口深达100多米水井的开挖,复种水稻在皇甫村由愿景变成了实情。伴随着插秧、缓苗及一系列生长过程,等待了三十多年的罗祖社,终于可以再次品尝到“桂花球米”的味道了。

  记者在田边漫步,稻田里鱼肥鹅鸣、稻穗随风摇曳的田园美景呈现在面前。罗祖社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是我们这辈人的责任。按照推广有机、无公害水稻要求,我们在稻田里饲养了鱼、蟹、鳖、小龙虾、鹅,这些都是水稻的绿色肥源;同时,随着直播、旱育等种植技术的推广,机械化插秧也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王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樊号民说,皇甫村是作家柳青创作小说《创业史》的地方,小说主人公梁生宝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曾感动了几代人。“依靠水稻复种取得的成功,皇甫村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今年,100多名依靠水稻及相关产业的当地群众,平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全村1580多户村民也得益于生态改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将继续发掘皇甫村的文化内涵,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开启新时代小康路上的‘创业史’。”

记者刘彤、都红刚

新闻编辑:刘佳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陕西西安:十里“蛤蟆滩” 又现秦岭边
    2020-11-3 9:49:43    来源:新华社

      等了三十多年,地处秦岭北麓、滈河之畔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再次迎来了水稻收割。让已近六旬的村民罗祖社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人民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初夏蛙鸣、深秋金黄”,种满了“桂花球米”的十里“蛤蟆滩”,能从他的回忆变成眼前的实景。

      因为直抵秦岭,地势南高北低,流水顺山而下,皇甫村的水稻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盛唐。颗粒如玉、透亮如珠、香味扑鼻、出饭如雪的大米饭,曾是罗祖社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没想到,随着河水水位下降,径流量减少,长安稻田面积越来越小,三十多年里,这‘桂花球米’只能在秦岭山下个别地方见到了。”“苦等”多年,“儿时的味道”依然是罗祖社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随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集中土地、复种水稻,重现十里“蛤蟆滩”稻谷飘香的美景,成了全体皇甫村村民的共同期盼。

      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大家说干就干。今年上半年,皇甫村及附近的200多亩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随着平整速度的加快和一口深达100多米水井的开挖,复种水稻在皇甫村由愿景变成了实情。伴随着插秧、缓苗及一系列生长过程,等待了三十多年的罗祖社,终于可以再次品尝到“桂花球米”的味道了。

      记者在田边漫步,稻田里鱼肥鹅鸣、稻穗随风摇曳的田园美景呈现在面前。罗祖社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是我们这辈人的责任。按照推广有机、无公害水稻要求,我们在稻田里饲养了鱼、蟹、鳖、小龙虾、鹅,这些都是水稻的绿色肥源;同时,随着直播、旱育等种植技术的推广,机械化插秧也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王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樊号民说,皇甫村是作家柳青创作小说《创业史》的地方,小说主人公梁生宝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曾感动了几代人。“依靠水稻复种取得的成功,皇甫村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今年,100多名依靠水稻及相关产业的当地群众,平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全村1580多户村民也得益于生态改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将继续发掘皇甫村的文化内涵,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开启新时代小康路上的‘创业史’。”

    记者刘彤、都红刚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