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弘扬英烈精神 彰显实干担当
    □郭 剑
    更新时间:2025/4/8 10:40:33    来源:焦作晚报

      清明不仅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更是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契机。市城管局以“铭记历史、赓续精神”为主线,创新推出“云端祭英烈”“文明新风宣讲”“红色观影铸魂”三大主题活动,可谓精准把握节日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文化情感,探索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节日习俗新表达。

      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市城管局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中华英烈网”专题页面,以“云献花”“云鞠躬”“云献花圈”等绿色祭扫方式,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致敬,让红色信仰深植人心。英烈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其蕴含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核。这种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表现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无畏勇气,表现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云端祭英烈”“红色观影铸魂”活动,必将激励全市城管人以英烈精神为镜,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践行文明祭祀,创建文明城市。城管队伍既是城市治理者,也是文明传承者。在“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祭祀我先行”宣讲活动中,城管人化身宣传先锋,通过解读文明祭祀规范、森林防火法规及孝老敬亲美德,倡导绿色低碳、安全有序的祭扫新风。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传承千年的清明节,其外在的祭扫形式,也在不断地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城管人带头践行文明祭祀理念,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低碳文明祭扫方式,共同营造清朗文明的节日氛围。

      致敬英烈、追思英雄,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清明节前后,全市城管人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一定会将家国情怀内化为心中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把英烈精神转化为服务民生、建设城市的实干担当,时时处处彰显城管铁军风采,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能。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弘扬英烈精神 彰显实干担当
    □郭 剑
    2025/4/8 10:40:33    来源:焦作晚报

      清明不仅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更是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契机。市城管局以“铭记历史、赓续精神”为主线,创新推出“云端祭英烈”“文明新风宣讲”“红色观影铸魂”三大主题活动,可谓精准把握节日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文化情感,探索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节日习俗新表达。

      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市城管局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中华英烈网”专题页面,以“云献花”“云鞠躬”“云献花圈”等绿色祭扫方式,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致敬,让红色信仰深植人心。英烈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其蕴含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核。这种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表现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无畏勇气,表现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云端祭英烈”“红色观影铸魂”活动,必将激励全市城管人以英烈精神为镜,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践行文明祭祀,创建文明城市。城管队伍既是城市治理者,也是文明传承者。在“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祭祀我先行”宣讲活动中,城管人化身宣传先锋,通过解读文明祭祀规范、森林防火法规及孝老敬亲美德,倡导绿色低碳、安全有序的祭扫新风。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传承千年的清明节,其外在的祭扫形式,也在不断地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城管人带头践行文明祭祀理念,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低碳文明祭扫方式,共同营造清朗文明的节日氛围。

      致敬英烈、追思英雄,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清明节前后,全市城管人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一定会将家国情怀内化为心中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把英烈精神转化为服务民生、建设城市的实干担当,时时处处彰显城管铁军风采,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能。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