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公益电影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4/29 10:53:21    来源:焦作晚报

      4月15日,2025年我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开启。据悉,此次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放映2万余场电影。

      (据《焦作晚报》)

      当夜幕降临,焦作农村的广场上便陆续聚集起人群,一块白色幕布在晚风中微微颤动,投影仪的光束穿透黑暗——这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前的熟悉场景。18年来,这种简单的文化仪式已成为无数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填补了农村夜晚的空白,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乡村文化生态。

      在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电影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天然具有吸引力。它不需要观众具备多高的文化水平,却能通过画面和故事带给人们愉悦和思考。当城市居民早已习惯在影视平台上随心所欲点播影片时,农村公益电影仍保持着集体观影的传统形式,这种“原始”的观影体验反而创造出一种珍贵的仪式感,让电影观赏成为一件有分量、值得期待的文化事件。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重构了日渐式微的乡村公共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传统的社群联系不断弱化,而电影放映活动意外地成为维系邻里情感的黏合剂。放映前的等待、观影时的共同欢笑或叹息、散场后的热烈讨论,这些互动重新激活了乡村社会的交往活力。焦作农民喜欢“聚在一起共同交流”的现象,正是对这种集体归属感的自然流露。一块幕布不仅投射影像,更映射出乡村共同体精神的回归,让不少人重新找到情感依托和文化认同。

      农村公益电影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热情,照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前路。18年的坚持证明,真正受欢迎的文化服务不在于形式多么华丽,而在于能否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以朴实的方式抵达人心。当城市文化供给日益精致化、个体化时,农村公益电影反而守护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集体文化体验。这种体验关乎记忆、情感与认同,是任何高科技娱乐方式都无法替代的精神财富。

    新闻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公益电影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聆 听
    2025/4/29 10:53:21    来源:焦作晚报

      4月15日,2025年我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开启。据悉,此次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放映2万余场电影。

      (据《焦作晚报》)

      当夜幕降临,焦作农村的广场上便陆续聚集起人群,一块白色幕布在晚风中微微颤动,投影仪的光束穿透黑暗——这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前的熟悉场景。18年来,这种简单的文化仪式已成为无数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填补了农村夜晚的空白,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乡村文化生态。

      在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电影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天然具有吸引力。它不需要观众具备多高的文化水平,却能通过画面和故事带给人们愉悦和思考。当城市居民早已习惯在影视平台上随心所欲点播影片时,农村公益电影仍保持着集体观影的传统形式,这种“原始”的观影体验反而创造出一种珍贵的仪式感,让电影观赏成为一件有分量、值得期待的文化事件。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重构了日渐式微的乡村公共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传统的社群联系不断弱化,而电影放映活动意外地成为维系邻里情感的黏合剂。放映前的等待、观影时的共同欢笑或叹息、散场后的热烈讨论,这些互动重新激活了乡村社会的交往活力。焦作农民喜欢“聚在一起共同交流”的现象,正是对这种集体归属感的自然流露。一块幕布不仅投射影像,更映射出乡村共同体精神的回归,让不少人重新找到情感依托和文化认同。

      农村公益电影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热情,照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前路。18年的坚持证明,真正受欢迎的文化服务不在于形式多么华丽,而在于能否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以朴实的方式抵达人心。当城市文化供给日益精致化、个体化时,农村公益电影反而守护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集体文化体验。这种体验关乎记忆、情感与认同,是任何高科技娱乐方式都无法替代的精神财富。

    新闻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