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哨声”吹暖民生幸福
    □木 子
    更新时间:2025/5/6 15:18:31    来源:焦作晚报

      在基层治理的大棋局中,“站点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宛如一颗关键棋子,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哨声”,打破了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加畅通无阻。“哨声”,吹暖了居民幸福生活。

      以“哨声”回应民生诉求,以“应哨”化解民生问题,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从铭源公馆新装的充电桩到月山站前平整的柏油路,从图王村新修的便民桥到鸿昌路闪烁的红绿灯,这一系列民生问题的高效办理,正是博爱县深化“站点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吹哨”机制,是人大搭台、多方参与、政府作为、代表监督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根据问题急缓、难易程度吹响“日常哨”“紧急哨”“攻坚哨”,倒逼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进站协商,确保问题得到精准高效解决。通过这一创新机制,相关部门进站与驻室代表、群众协商,推动问题快速解决,破解了诸多棘手问题,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幸福的温度。

      “吹哨”机制,有力破解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切实提升了为民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了基层建设“软实力”。在“建”和“融”上,该县形成覆盖全县、扎根基层的“1+9+N”总体布局,让联络站(点、室)成为群众身边的“民意直通车”。通过“吹哨”机制,自下而上传递民声,串联起民生改善的温暖图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哨声。“吹哨”机制在该县的成功实践,让我们看到基层治理的无限可能。下一步,希望该县继续用好这一机制,并以“哨”为令,闻“哨”而动,同时还要吹得准、吹得响、吹得久,吹暖民生幸福生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博爱样板”,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哨声”吹暖民生幸福
    □木 子
    2025/5/6 15:18:31    来源:焦作晚报

      在基层治理的大棋局中,“站点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宛如一颗关键棋子,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哨声”,打破了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加畅通无阻。“哨声”,吹暖了居民幸福生活。

      以“哨声”回应民生诉求,以“应哨”化解民生问题,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从铭源公馆新装的充电桩到月山站前平整的柏油路,从图王村新修的便民桥到鸿昌路闪烁的红绿灯,这一系列民生问题的高效办理,正是博爱县深化“站点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吹哨”机制,是人大搭台、多方参与、政府作为、代表监督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根据问题急缓、难易程度吹响“日常哨”“紧急哨”“攻坚哨”,倒逼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进站协商,确保问题得到精准高效解决。通过这一创新机制,相关部门进站与驻室代表、群众协商,推动问题快速解决,破解了诸多棘手问题,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幸福的温度。

      “吹哨”机制,有力破解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切实提升了为民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了基层建设“软实力”。在“建”和“融”上,该县形成覆盖全县、扎根基层的“1+9+N”总体布局,让联络站(点、室)成为群众身边的“民意直通车”。通过“吹哨”机制,自下而上传递民声,串联起民生改善的温暖图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哨声。“吹哨”机制在该县的成功实践,让我们看到基层治理的无限可能。下一步,希望该县继续用好这一机制,并以“哨”为令,闻“哨”而动,同时还要吹得准、吹得响、吹得久,吹暖民生幸福生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博爱样板”,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