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让晚年生活绽放更多光彩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5/22 9:52:32    来源:焦作晚报

      讲台上,老师教得仔细;讲台下,学生听得认真。山阳区定和街道龙源湖社区每周五上午的音乐课堂,成为社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演绎着最美夕阳红。

    (据《焦作晚报》)

      在社区的音乐课堂上,白发苍苍的学员专注地跟着节拍哼唱,这一幕不仅温暖人心,更折射出社区养老的新思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已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社区课堂这种看似简单的形式,实则是点亮老年生活的智慧之光,它让晚年不再是生命的余晖,而成为可以继续绽放光彩的金色年华。

      社区课堂满足了老年人最本质的精神需求,许多人退休后,突然从忙碌的工作状态进入闲适生活,反而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龙源湖社区的音乐课堂恰恰提供了知识获取、技能培养的平台,让老年人重新找到生活节奏和目标感。当老年人专注学习乐理知识、反复练习演唱技巧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音乐技能,更是对抗衰老、持续成长的良好心态。

      龙源湖社区的实践表明,通过挖掘社区内部资源,完全能够以较小成本撬动老年群体的广泛参与。这种定期活动创造了生活仪式感,让平淡的退休生活有了盼头。

      要让社区课堂持续发挥效应,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应充分调研老年群体的兴趣爱好,开设书法、智能手机使用等多样化课程;其次,要发掘社区内的“银发人才”,鼓励有专长的老年人担任讲师;第三,需要广大志愿者、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这些课堂不应止于“打发时间”,而要真正尊重老年人的学习权利和发展需求。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龙源湖社区音乐课堂这一创新实践启示我们,老年生活可以拒绝被动等待,拥抱主动创造。期待更多社区从龙源湖社区的实践中获得灵感,让银发课堂成为晚年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每位老年人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晚年篇章。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晚年生活绽放更多光彩
    □聆 听
    2025/5/22 9:52:32    来源:焦作晚报

      讲台上,老师教得仔细;讲台下,学生听得认真。山阳区定和街道龙源湖社区每周五上午的音乐课堂,成为社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演绎着最美夕阳红。

    (据《焦作晚报》)

      在社区的音乐课堂上,白发苍苍的学员专注地跟着节拍哼唱,这一幕不仅温暖人心,更折射出社区养老的新思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已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社区课堂这种看似简单的形式,实则是点亮老年生活的智慧之光,它让晚年不再是生命的余晖,而成为可以继续绽放光彩的金色年华。

      社区课堂满足了老年人最本质的精神需求,许多人退休后,突然从忙碌的工作状态进入闲适生活,反而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龙源湖社区的音乐课堂恰恰提供了知识获取、技能培养的平台,让老年人重新找到生活节奏和目标感。当老年人专注学习乐理知识、反复练习演唱技巧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音乐技能,更是对抗衰老、持续成长的良好心态。

      龙源湖社区的实践表明,通过挖掘社区内部资源,完全能够以较小成本撬动老年群体的广泛参与。这种定期活动创造了生活仪式感,让平淡的退休生活有了盼头。

      要让社区课堂持续发挥效应,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应充分调研老年群体的兴趣爱好,开设书法、智能手机使用等多样化课程;其次,要发掘社区内的“银发人才”,鼓励有专长的老年人担任讲师;第三,需要广大志愿者、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这些课堂不应止于“打发时间”,而要真正尊重老年人的学习权利和发展需求。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龙源湖社区音乐课堂这一创新实践启示我们,老年生活可以拒绝被动等待,拥抱主动创造。期待更多社区从龙源湖社区的实践中获得灵感,让银发课堂成为晚年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每位老年人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晚年篇章。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