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沾泥带露”,理论宣讲方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木 子
    更新时间:2025/5/29 9:37:39    来源:焦作日报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宣讲党的政策,让其如温暖的春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博爱县孝敬镇齐村党支部书记近日在宣讲党的政策时,利用本村发展故事激励引导村民再创新业绩。事实证明,只有“沾泥带露”,理论宣讲内容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能否做到内容通俗化、方式大众化,直接关乎宣讲工作的成效。近年来,博爱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形成了“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多层次、立体化宣讲体系。

      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宣讲,受到基层广泛好评;“百姓宣讲团”常态化宣讲,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宣讲品牌;网络平台“微宣讲”,用群众语言生动活泼地讲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系列举措,让无形的思想有了泥土的温润感、露水的清凉感,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半架山3000亩荒山野岭成“花果山”;齐村整合500亩地,年收入增加20万元……宣讲者用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既保证了宣讲的“高度”,又确保了宣讲的“地气”,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用质朴的乡音和浓郁的乡情,把理论宣讲讲成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和家常,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1公里”。

      现今,在博爱县的田间地头、街心花园、居民小区、厂矿车间,宣讲人员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讲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像一股股清泉流进群众心田,凝聚起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

      只有做到“沾泥带露”,理论宣讲方能以小见大,收到“一滴水折射太阳光辉”的效果。相信以此为鉴,在我市其他地方的持续努力下,党的创新理论会走向更广阔的田间地头,伴着泥土的芳香,走进老百姓心里。

     

    新闻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沾泥带露”,理论宣讲方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木 子
    2025/5/29 9:37:39    来源:焦作日报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宣讲党的政策,让其如温暖的春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博爱县孝敬镇齐村党支部书记近日在宣讲党的政策时,利用本村发展故事激励引导村民再创新业绩。事实证明,只有“沾泥带露”,理论宣讲内容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能否做到内容通俗化、方式大众化,直接关乎宣讲工作的成效。近年来,博爱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形成了“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多层次、立体化宣讲体系。

      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宣讲,受到基层广泛好评;“百姓宣讲团”常态化宣讲,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宣讲品牌;网络平台“微宣讲”,用群众语言生动活泼地讲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系列举措,让无形的思想有了泥土的温润感、露水的清凉感,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半架山3000亩荒山野岭成“花果山”;齐村整合500亩地,年收入增加20万元……宣讲者用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既保证了宣讲的“高度”,又确保了宣讲的“地气”,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用质朴的乡音和浓郁的乡情,把理论宣讲讲成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和家常,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1公里”。

      现今,在博爱县的田间地头、街心花园、居民小区、厂矿车间,宣讲人员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讲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像一股股清泉流进群众心田,凝聚起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

      只有做到“沾泥带露”,理论宣讲方能以小见大,收到“一滴水折射太阳光辉”的效果。相信以此为鉴,在我市其他地方的持续努力下,党的创新理论会走向更广阔的田间地头,伴着泥土的芳香,走进老百姓心里。

     

    新闻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