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让体育设施成为市民的健康保障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6/5 10:22:13    来源:焦作晚报

      端午假期,市太极体育中心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3天时间共接待群众5万余人次。良好的运动设施、体育服务,让更多市民参与到运动中来,对体重进行科学管理。

    (据《焦作晚报》)

      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6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对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视与承诺,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新坐标。当体育设施不再只是冰冷的混凝土和塑胶跑道,而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城市的魅力便在这些跃动的身影中悄然绽放。

      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我市的体育场地上,晨练的老人、打球的学生、跑步的上班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这些场景告诉我们,当一座城市将体育设施建设置于重要位置时,它实际上是在投资于市民的身心健康,培育着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体育带来的不仅是肌肉的强健,更是精神的振奋与社区的凝聚力。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已经日益注重人的体验感与幸福感。我市将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呈现给老百姓的最好礼物,正是把握了这一趋势。每一处体育场地都是对市民的尊重,每一个运动空间都体现着城市管理者的温度。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让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筑集合,而成为能够呼吸、能够运动的有机生命体。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生态化的运动场所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健身体验;社区体育设施的普及将使“15分钟健身圈”成为现实;体育与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创造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体育真正融入城市血脉,市民不仅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更将收获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

      体育设施的普及程度,正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的新标尺。我市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投资体育就是投资健康,投资健康就是投资未来。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生活空间必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具活力。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体育设施成为市民的健康保障
    □聆 听
    2025/6/5 10:22:13    来源:焦作晚报

      端午假期,市太极体育中心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3天时间共接待群众5万余人次。良好的运动设施、体育服务,让更多市民参与到运动中来,对体重进行科学管理。

    (据《焦作晚报》)

      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6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对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视与承诺,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新坐标。当体育设施不再只是冰冷的混凝土和塑胶跑道,而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城市的魅力便在这些跃动的身影中悄然绽放。

      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我市的体育场地上,晨练的老人、打球的学生、跑步的上班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这些场景告诉我们,当一座城市将体育设施建设置于重要位置时,它实际上是在投资于市民的身心健康,培育着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体育带来的不仅是肌肉的强健,更是精神的振奋与社区的凝聚力。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已经日益注重人的体验感与幸福感。我市将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呈现给老百姓的最好礼物,正是把握了这一趋势。每一处体育场地都是对市民的尊重,每一个运动空间都体现着城市管理者的温度。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让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筑集合,而成为能够呼吸、能够运动的有机生命体。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生态化的运动场所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健身体验;社区体育设施的普及将使“15分钟健身圈”成为现实;体育与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创造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体育真正融入城市血脉,市民不仅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更将收获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

      体育设施的普及程度,正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的新标尺。我市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投资体育就是投资健康,投资健康就是投资未来。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生活空间必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具活力。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