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清凉港湾”暖民心 文明纳凉靠大家
    □三 木
    更新时间:2025/6/17 10:50:17    来源:焦作晚报

      6月13日,市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过街通道避暑纳凉点开放。该纳凉点计划持续开放至9月15日,每天开放时间为9时30分至17时30分。

    (据《焦作日报》)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炙烤”城市,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夏日的“热情”。而市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过街通道避暑纳凉点的开放,犹如炎炎夏日的“清凉港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纳凉的好去处,更传递出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温度。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里,不仅易引发关节不适、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还会增加家庭用电支出。更关键的是,这与当下倡导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活背道而驰。而纳凉点的开放,既盘活了人防工程等闲置公共资源,为市民提供免费、健康的避暑空间,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因此,从健康和环保角度来看,开放纳凉点的意义远超出其表面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纳凉点的功能分区设计尽显城市服务的精细化,休闲区、阅览区、娱乐区和影视区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休闲区里,老人们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对弈解闷,享受悠闲时光;阅览区安静舒适,适合阅读爱好者沉浸书海,或者家长陪孩子书写作业;影视区与娱乐区则为亲子家庭、年轻群体带来视听与互动的乐趣,驱散夏日的燥热。同时,桌椅、免费茶水、无线网络等一应俱全,让市民在纳凉之余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不过,公共空间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共同维护。作为城市文明的参与者,我们应自觉遵守纳凉点管理规定:不带宠物入内,保障环境卫生;杜绝吸烟、赌博,维护公共秩序;照看好老人、幼童,避免意外发生。唯有大家携手践行文明,才能让纳凉点持续成为夏日里安全、整洁、温暖的城市“清凉港湾”。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规定,以文明之举维护纳凉点的秩序与卫生,让这个“清凉港湾”始终温暖人心。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清凉港湾”暖民心 文明纳凉靠大家
    □三 木
    2025/6/17 10:50:17    来源:焦作晚报

      6月13日,市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过街通道避暑纳凉点开放。该纳凉点计划持续开放至9月15日,每天开放时间为9时30分至17时30分。

    (据《焦作日报》)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炙烤”城市,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夏日的“热情”。而市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过街通道避暑纳凉点的开放,犹如炎炎夏日的“清凉港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纳凉的好去处,更传递出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温度。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里,不仅易引发关节不适、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还会增加家庭用电支出。更关键的是,这与当下倡导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活背道而驰。而纳凉点的开放,既盘活了人防工程等闲置公共资源,为市民提供免费、健康的避暑空间,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因此,从健康和环保角度来看,开放纳凉点的意义远超出其表面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纳凉点的功能分区设计尽显城市服务的精细化,休闲区、阅览区、娱乐区和影视区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休闲区里,老人们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对弈解闷,享受悠闲时光;阅览区安静舒适,适合阅读爱好者沉浸书海,或者家长陪孩子书写作业;影视区与娱乐区则为亲子家庭、年轻群体带来视听与互动的乐趣,驱散夏日的燥热。同时,桌椅、免费茶水、无线网络等一应俱全,让市民在纳凉之余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不过,公共空间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共同维护。作为城市文明的参与者,我们应自觉遵守纳凉点管理规定:不带宠物入内,保障环境卫生;杜绝吸烟、赌博,维护公共秩序;照看好老人、幼童,避免意外发生。唯有大家携手践行文明,才能让纳凉点持续成为夏日里安全、整洁、温暖的城市“清凉港湾”。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规定,以文明之举维护纳凉点的秩序与卫生,让这个“清凉港湾”始终温暖人心。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