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微空间”里的大幸福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6/19 9:37:00    来源:焦作晚报

      近年来,马村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小更新大民生”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将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与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撬动“微空间”“边角地”推进城市“大治理”,有效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焦作日报》)

      近日,在马村区的街头巷尾,人们发现曾经的“边角地”变成了小花园,闲置的空地成了健身区,杂乱的角落经过“微整形”焕发生机。这些变化看似微小,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中,那些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空间”,恰恰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底色。一个舒适的休闲长椅、一片遮阳的绿荫、一条平整的小路,这些“触手可及的小美好”虽不及地标建筑的宏伟壮观,却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马村区通过打造“微循环”、实施“微整形”、利用“微场地”等措施进行城市改造,正是把握住了城市治理的关键——从群众最关心的细微处入手,解决那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影响生活品质的问题。这种治理思路体现了对市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空间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服务于民,正是当下城市治理应有的精细与温度。

      “微空间”的改造提升,看似是城市面貌的小变化,实则是民生福祉的“大文章”。当老人有了晨练的场所、孩子有了玩耍的空间、邻里有了交流的平台,整个社区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由点及面、积小成大的改变,往往能产生超出预期的社会效益。马村区的经验表明,城市更新不一定要大拆大建,在现有基础上精雕细琢,同样能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城市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马村区以党建为引领,从小处着手、处着眼,用“微改造”书写了民生“大文章”,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证明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精心打造的“微空间”里。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微空间”里的大幸福
    □聆 听
    2025/6/19 9:37:00    来源:焦作晚报

      近年来,马村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小更新大民生”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将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与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撬动“微空间”“边角地”推进城市“大治理”,有效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焦作日报》)

      近日,在马村区的街头巷尾,人们发现曾经的“边角地”变成了小花园,闲置的空地成了健身区,杂乱的角落经过“微整形”焕发生机。这些变化看似微小,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中,那些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空间”,恰恰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底色。一个舒适的休闲长椅、一片遮阳的绿荫、一条平整的小路,这些“触手可及的小美好”虽不及地标建筑的宏伟壮观,却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马村区通过打造“微循环”、实施“微整形”、利用“微场地”等措施进行城市改造,正是把握住了城市治理的关键——从群众最关心的细微处入手,解决那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影响生活品质的问题。这种治理思路体现了对市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空间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服务于民,正是当下城市治理应有的精细与温度。

      “微空间”的改造提升,看似是城市面貌的小变化,实则是民生福祉的“大文章”。当老人有了晨练的场所、孩子有了玩耍的空间、邻里有了交流的平台,整个社区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由点及面、积小成大的改变,往往能产生超出预期的社会效益。马村区的经验表明,城市更新不一定要大拆大建,在现有基础上精雕细琢,同样能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城市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马村区以党建为引领,从小处着手、处着眼,用“微改造”书写了民生“大文章”,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证明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精心打造的“微空间”里。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