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网谈 > 2023年焦作网谈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彩色的盐成为网红 专家提醒:食用健康最重要
    更新时间:2023-2-13 10:03:26    来源:焦作日报

      九次高温煅烧竹盐、进口喜马拉雅食用玫瑰盐、新西兰盐之花自然结晶片状盐、新疆天山岩盐……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各类五颜六色的“网红盐”受到网友关注,“原生态”“富含矿物质”等卖点吸引了不少人购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网红盐”也是盐,规范使用才健康。

      2月10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同规格的“网红盐”包装价格也不一样,有的数十元,有的上百元,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国产食盐。商家宣传文案中不乏“低咸度、易代谢”“不加抗结剂”“天然有机认证”“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比普通盐高10倍”等字样。不少人认为,“网红盐”是高级盐、是有益于健康的盐。而且,这些“网红盐”销量可观,“回头客10万+”“超万人已回购”的记录在电商平台上比比皆是。

      网友“漫漫”:这种盐颜值高,买来就算不吃,放在家里也是一种摆设。

      网友“无忧”:粉色盐看着真的很不错,盐很细,唯一就是量太多,要是有小瓶的就好了,能多换点颜色试试。

      网友“草原”:感觉和其他的盐味道差不多,这个一罐的价格顶普通盐的几十倍。

      网友“星黛蓝”:我才不相信这些噱头,普通盐就挺好的。

      网友“瑞宝儿”:多次购买这种“网红盐”了,都说这个成分健康一些,图个心理安慰。

      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网红盐”既然称为盐,其主要成分依然是氯化钠。虽然在丰富菜品口味和色彩上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其最基本的功能依然是烹饪调味,与我们平常食用的食盐差异不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仅为5克,通过盐所摄入的其他矿物质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面对“网红盐”的各类宣传,大家需保持理智,盐只是调味品,不是保健品,一定要注意科学控制盐的摄入量,坚持平衡膳食的盐,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记者 李征)

    新闻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彩色的盐成为网红 专家提醒:食用健康最重要
    2023-2-13 10:03:26    来源:焦作日报

      九次高温煅烧竹盐、进口喜马拉雅食用玫瑰盐、新西兰盐之花自然结晶片状盐、新疆天山岩盐……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各类五颜六色的“网红盐”受到网友关注,“原生态”“富含矿物质”等卖点吸引了不少人购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网红盐”也是盐,规范使用才健康。

      2月10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同规格的“网红盐”包装价格也不一样,有的数十元,有的上百元,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国产食盐。商家宣传文案中不乏“低咸度、易代谢”“不加抗结剂”“天然有机认证”“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比普通盐高10倍”等字样。不少人认为,“网红盐”是高级盐、是有益于健康的盐。而且,这些“网红盐”销量可观,“回头客10万+”“超万人已回购”的记录在电商平台上比比皆是。

      网友“漫漫”:这种盐颜值高,买来就算不吃,放在家里也是一种摆设。

      网友“无忧”:粉色盐看着真的很不错,盐很细,唯一就是量太多,要是有小瓶的就好了,能多换点颜色试试。

      网友“草原”:感觉和其他的盐味道差不多,这个一罐的价格顶普通盐的几十倍。

      网友“星黛蓝”:我才不相信这些噱头,普通盐就挺好的。

      网友“瑞宝儿”:多次购买这种“网红盐”了,都说这个成分健康一些,图个心理安慰。

      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网红盐”既然称为盐,其主要成分依然是氯化钠。虽然在丰富菜品口味和色彩上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其最基本的功能依然是烹饪调味,与我们平常食用的食盐差异不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仅为5克,通过盐所摄入的其他矿物质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面对“网红盐”的各类宣传,大家需保持理智,盐只是调味品,不是保健品,一定要注意科学控制盐的摄入量,坚持平衡膳食的盐,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记者 李征)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