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近年来,凡是涉及到教育的政策规定一经发布往往迅速登上热搜。不久前,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河南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后,立即引起广大家长朋友的关注。记者梳理本网留言,多数家长对此政策表示赞同。家长认为,目前各类竞赛项目过多过滥,因无从分辨真假,家长只能照单全收。种类繁多的竞赛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耗费了家庭成员大量的时间。《办法》从严控制,严格管理,减少各类竞赛活动,真正落实了教育“双减”政策,让学生回归教室心无旁骛地学习。
《办法》共三十条,对竞赛组织机构、收费、加分升学等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办法》规定,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类竞赛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必须有资质。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向家长、学生变相收费,做到“零收费”。要求省教育厅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邮箱,广泛接受社会投诉举报。
网友“豆豆爸爸”说,《办法》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这项规定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现在许多竞赛都是和经济、升学挂钩,学生参加竞赛费用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培训的费用,如果参加培训少则千元,多则万元。各种竞赛对家长和学生来说苦不堪言,但家长还不能轻易拒绝,怕错失竞赛导致孩子升学受影响。如今有了明确规定,家长和学生也会理性对待竞赛。今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参加竞赛,而不是为了分数必须参加竞赛。
网友“生如夏花”说,针对竞赛横生的乱象,教育部早已重拳出击。自2018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发文,相继叫停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竞赛。2019年,教育部开始实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白名单管理,并连续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严厉打击未列入竞赛白名单的违法违规竞赛。但违法违规的“黑竞赛”至今仍屡禁不止,这与家长“唯成绩论”“唯竞赛论”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也正是家长的“成绩焦虑”,为竞赛乱象提供了生存土壤。
该网友认为,制定竞赛加分政策的初衷,是选拔特殊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参与竞赛不该和入学考试、升学加分等混为一谈,只有严格落实“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的规定,才能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杜绝竞赛“变味儿”,让竞赛回归教育本质。
(记者 朱颖江)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近年来,凡是涉及到教育的政策规定一经发布往往迅速登上热搜。不久前,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河南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后,立即引起广大家长朋友的关注。记者梳理本网留言,多数家长对此政策表示赞同。家长认为,目前各类竞赛项目过多过滥,因无从分辨真假,家长只能照单全收。种类繁多的竞赛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耗费了家庭成员大量的时间。《办法》从严控制,严格管理,减少各类竞赛活动,真正落实了教育“双减”政策,让学生回归教室心无旁骛地学习。
《办法》共三十条,对竞赛组织机构、收费、加分升学等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办法》规定,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类竞赛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必须有资质。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向家长、学生变相收费,做到“零收费”。要求省教育厅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邮箱,广泛接受社会投诉举报。
网友“豆豆爸爸”说,《办法》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这项规定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现在许多竞赛都是和经济、升学挂钩,学生参加竞赛费用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培训的费用,如果参加培训少则千元,多则万元。各种竞赛对家长和学生来说苦不堪言,但家长还不能轻易拒绝,怕错失竞赛导致孩子升学受影响。如今有了明确规定,家长和学生也会理性对待竞赛。今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参加竞赛,而不是为了分数必须参加竞赛。
网友“生如夏花”说,针对竞赛横生的乱象,教育部早已重拳出击。自2018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发文,相继叫停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竞赛。2019年,教育部开始实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白名单管理,并连续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严厉打击未列入竞赛白名单的违法违规竞赛。但违法违规的“黑竞赛”至今仍屡禁不止,这与家长“唯成绩论”“唯竞赛论”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也正是家长的“成绩焦虑”,为竞赛乱象提供了生存土壤。
该网友认为,制定竞赛加分政策的初衷,是选拔特殊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参与竞赛不该和入学考试、升学加分等混为一谈,只有严格落实“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的规定,才能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杜绝竞赛“变味儿”,让竞赛回归教育本质。
(记者 朱颖江)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