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网谈 > 2023年焦作网谈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夜校“充电” 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更新时间:2023-11-13 9:39:20    来源:焦作日报

      夜校,是很多人的时代记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夜校一度被人们遗忘。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却让夜校冲上了热搜,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网友表示,上世纪年轻人去夜校学知识是想改变人生,现在年轻人去夜校学艺术是想丰富人生。夜校没有变,变得是我们的需求。

      近日,本网以《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为题,对上海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争抢夜校课程名额的现象进行报道后,引起我市不少网友的回忆,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学知识还是学艺术,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让我们先来看看夜校是如何诞生的。改革开放初期,夜大(夜校)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在夜晚或周末上课。上世纪80年代,夜大(夜校)为很多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年轻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弥补文凭缺失的遗憾,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它见证了一代代年轻人提升自己的素养追求,是全民继续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网友“怀山药”自称是夜大(夜校)的第一批受益者。他通过夜大(夜校)考取了大专文凭,后来又上了本科。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企业为数不多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工资还是其他待遇,都远远超过同龄人。他说,当年在夜大学习,一点不输于现在的高考生。那种为了理想而拼搏的经历,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李菊花”是“60”后,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小学毕业后就出来找工作,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她在车间干了十多年还是普通工人,而新分来的大学生直接就成了车间主任助理,年轻人都特别羡慕。后来,她们几个女孩在焦作大学报了成人“电大”,只有她坚持下来,通过自考拿到了文凭。她在“电大”学习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俩人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如今已经退休,生活幸福。“如果没有那段学习经历,我不会有现在幸福的人生。”该网友说,学习是通向成功最近的路。

      与老一辈上夜校“充电”不同,现在的夜校被年轻人称为“文化宫”。他们在“文化宫”学习乐器、舞蹈、茶艺、非遗等艺术课外,还会学习红酒品鉴、桥牌、摄影等涉及生活的时尚课。

      网友“嘟嘟”是“90”后,在我市某机构报名学习古琴和民族舞。她很羡慕上海夜校的低价收费和内容丰富的艺术课,希望我市也能推出类似的夜校,组织名家为大家上课。“嘟嘟”表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一大半用于交学费,学习让她开心,但时间长了钱包有点受不了。

      网友“花仙子”表示,白天上班,下班到夜校“学艺”,不仅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人,还可以扩展自己的朋友圈。他们这届年轻人向往丰富精彩的生活,也懂得学习才能提升个人素养的道理。希望政府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给予支持,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有能力全面提升自己。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夜校“充电” 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2023-11-13 9:39:20    来源:焦作日报

      夜校,是很多人的时代记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夜校一度被人们遗忘。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却让夜校冲上了热搜,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网友表示,上世纪年轻人去夜校学知识是想改变人生,现在年轻人去夜校学艺术是想丰富人生。夜校没有变,变得是我们的需求。

      近日,本网以《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为题,对上海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争抢夜校课程名额的现象进行报道后,引起我市不少网友的回忆,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学知识还是学艺术,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让我们先来看看夜校是如何诞生的。改革开放初期,夜大(夜校)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在夜晚或周末上课。上世纪80年代,夜大(夜校)为很多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年轻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弥补文凭缺失的遗憾,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它见证了一代代年轻人提升自己的素养追求,是全民继续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网友“怀山药”自称是夜大(夜校)的第一批受益者。他通过夜大(夜校)考取了大专文凭,后来又上了本科。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企业为数不多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工资还是其他待遇,都远远超过同龄人。他说,当年在夜大学习,一点不输于现在的高考生。那种为了理想而拼搏的经历,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李菊花”是“60”后,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小学毕业后就出来找工作,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她在车间干了十多年还是普通工人,而新分来的大学生直接就成了车间主任助理,年轻人都特别羡慕。后来,她们几个女孩在焦作大学报了成人“电大”,只有她坚持下来,通过自考拿到了文凭。她在“电大”学习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俩人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如今已经退休,生活幸福。“如果没有那段学习经历,我不会有现在幸福的人生。”该网友说,学习是通向成功最近的路。

      与老一辈上夜校“充电”不同,现在的夜校被年轻人称为“文化宫”。他们在“文化宫”学习乐器、舞蹈、茶艺、非遗等艺术课外,还会学习红酒品鉴、桥牌、摄影等涉及生活的时尚课。

      网友“嘟嘟”是“90”后,在我市某机构报名学习古琴和民族舞。她很羡慕上海夜校的低价收费和内容丰富的艺术课,希望我市也能推出类似的夜校,组织名家为大家上课。“嘟嘟”表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一大半用于交学费,学习让她开心,但时间长了钱包有点受不了。

      网友“花仙子”表示,白天上班,下班到夜校“学艺”,不仅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人,还可以扩展自己的朋友圈。他们这届年轻人向往丰富精彩的生活,也懂得学习才能提升个人素养的道理。希望政府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给予支持,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有能力全面提升自己。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