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徐州:“农”墨重彩谱新篇
更新时间:2023-11-1 10:50:24    来源:咸宁网




        这个秋天,2023中国报业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百家媒体看徐州”采风活动在江苏徐州举行。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全国百家媒体深入江苏徐州的企业、乡村、城区等地,用笔尖记录转型新发展,用镜头见证塑造新形象,实地感受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徐州新实践。

  采风团目光所及:金色的稻谷、黄澄澄的玉米、青红相间的冬枣……金秋的彭城大地,处处是丰收的胜景,处处是五谷丰登的欢歌。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被誉为“淮海粮仓”。

  如何从传统的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化农业强市?近年来,徐州,正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和硕果累累的成效,徐徐绘就现代农业的美好画卷。


  农业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在睢宁县邱集镇沙祠农场的一处农田内,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机手王亮是邱集镇王楼村人,一大早他就驾驶收割机前来收割水稻。

  沙祠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万象优111。通过精心种植,稻米由“绿色”向“有机”提升,销售价格也不菲。“市场销售价格是每斤7元左右,我们目前正在申请有机稻米认证,如果申请成功,稻米能达到每斤10元左右。”农场负责人武加旗介绍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徐州始终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2年,徐州粮食总产量超百亿斤,并连续四年粮食生产超百亿斤。“徐州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优势,推动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市委农办主任、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浩介绍说。

  与此同时,徐州市全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徐州全市食品及农副产品集群内规上企业达到590家、产值872.6亿元,累计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90家,预计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将新增100家左右,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到10家以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农村美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走进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道路干净整洁,街道两旁每户村民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不时有保洁人员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

  以前,这里也曾经历“脏乱差”。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当地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不仅大大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主动加入到垃圾清理中。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

  截至目前,徐州全市农村公厕自然覆盖率超过95%,新增绿美村庄90个,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黄浩表示,下一步要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落地。2023年,徐州市要新建村内道路1000公里,年内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45所,新增甲级村卫生室180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乡亲们看病、上学、办事更方便。

  环境美了,条件好了,咱们的日子更顺心了。“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剧组来到村里演出,平时还有各种节目,看得过瘾。”睢宁县桃园镇魏洼村村民张明美滋滋地介绍。

  农民富推动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徐州各地区各部门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加强帮扶,挖掘潜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10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2023年3月,徐州出台了《徐州市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用产业带就业,就业带增收,扩大农民资产性增收与创新创业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扩大内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大伙儿的心气非常足:

  “加工业带来企业用工人数增,新增就业2000多人,发放工资超亿元。企业投产规模还会扩大,用工人数还会增加。”邳州新河镇润客食品负责人说。

  “做好农业休闲游,信心越来越足。”铜山区迦南之地农场负责人陈朋兴致盎然地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园区的小火车、草场、露天烧烤人潮涌动,让他对做好休闲农业信心倍增。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精神,徐州市出台《关于总结推广马庄经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孝老爱亲、勤俭持家,文明新风吹遍徐州田野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改了旧习惯、提了精神气、换了新面貌。

新闻编辑:李润生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徐州:“农”墨重彩谱新篇
    2023-11-1 10:50:24    来源:咸宁网




            这个秋天,2023中国报业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百家媒体看徐州”采风活动在江苏徐州举行。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全国百家媒体深入江苏徐州的企业、乡村、城区等地,用笔尖记录转型新发展,用镜头见证塑造新形象,实地感受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徐州新实践。

      采风团目光所及:金色的稻谷、黄澄澄的玉米、青红相间的冬枣……金秋的彭城大地,处处是丰收的胜景,处处是五谷丰登的欢歌。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被誉为“淮海粮仓”。

      如何从传统的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化农业强市?近年来,徐州,正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和硕果累累的成效,徐徐绘就现代农业的美好画卷。


      农业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在睢宁县邱集镇沙祠农场的一处农田内,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机手王亮是邱集镇王楼村人,一大早他就驾驶收割机前来收割水稻。

      沙祠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万象优111。通过精心种植,稻米由“绿色”向“有机”提升,销售价格也不菲。“市场销售价格是每斤7元左右,我们目前正在申请有机稻米认证,如果申请成功,稻米能达到每斤10元左右。”农场负责人武加旗介绍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徐州始终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2年,徐州粮食总产量超百亿斤,并连续四年粮食生产超百亿斤。“徐州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优势,推动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市委农办主任、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浩介绍说。

      与此同时,徐州市全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徐州全市食品及农副产品集群内规上企业达到590家、产值872.6亿元,累计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90家,预计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将新增100家左右,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到10家以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农村美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走进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道路干净整洁,街道两旁每户村民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不时有保洁人员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

      以前,这里也曾经历“脏乱差”。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当地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不仅大大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主动加入到垃圾清理中。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

      截至目前,徐州全市农村公厕自然覆盖率超过95%,新增绿美村庄90个,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黄浩表示,下一步要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落地。2023年,徐州市要新建村内道路1000公里,年内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45所,新增甲级村卫生室180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乡亲们看病、上学、办事更方便。

      环境美了,条件好了,咱们的日子更顺心了。“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剧组来到村里演出,平时还有各种节目,看得过瘾。”睢宁县桃园镇魏洼村村民张明美滋滋地介绍。

      农民富推动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徐州各地区各部门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加强帮扶,挖掘潜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10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2023年3月,徐州出台了《徐州市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用产业带就业,就业带增收,扩大农民资产性增收与创新创业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扩大内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大伙儿的心气非常足:

      “加工业带来企业用工人数增,新增就业2000多人,发放工资超亿元。企业投产规模还会扩大,用工人数还会增加。”邳州新河镇润客食品负责人说。

      “做好农业休闲游,信心越来越足。”铜山区迦南之地农场负责人陈朋兴致盎然地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园区的小火车、草场、露天烧烤人潮涌动,让他对做好休闲农业信心倍增。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精神,徐州市出台《关于总结推广马庄经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孝老爱亲、勤俭持家,文明新风吹遍徐州田野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改了旧习惯、提了精神气、换了新面貌。

    新闻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