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县区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河南沁阳:县里有了“不走的科学院”
更新时间:2022-11-17 9:48:28    来源:焦作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出现了22次,强调了‘创新是第一动力’。”近日,今年40岁的田振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步流星带领参观者走进他的实验室。他的新型环保材料“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就在这里完成。身后跟着他的核心团队,五六个人都是“80后”。

  “科技创新的春天来了”

  田振邦是河南舞阳人,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河南省科学院的化学所工作,负责新型环保材料研发。

  2011年,田振邦实验室的产品做出来后,需要进入中试阶段。“怎样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变成工厂批量生产的东西,就需要进行中试,这是烧钱的无底洞,因为没有与之配套的设备工艺,什么都需要去做新的。”田振邦说。

  中试没有场地,田振邦只好想办法将单位垃圾场平整一下,临时搭建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窝棚凑合;没有工人,只好开着个破面包车天天到路边找民工;更关键的是没钱,经费要靠四处“化缘”。

  产品中试,每投进一反应釜材料成本都需3万到5万元,成功了还好,不成功的话不但钱白扔了,还会变成化学垃圾,又得花钱处理。“每次试验都提心吊胆!”田振邦说,这个阶段就是不停扔钱,还收不到任何回音。

  转机出现在2020年,河南省科学院计划在个别地方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沁阳市积极对接“院地合作”,共建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

  为此,沁阳市投资2亿元建成了占地约6.7公顷的园区中试基地,建成6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3000平方米的科研与分析测试楼、7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以及1000平方米的餐厅等生活配套设施。

  田振邦闻讯而来,组建了“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他拥有了1500平方米的设备中试车间,还招聘了20多名专职工人。他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中试、工程设备应用前的中试都在这里完成。

  他和核心团队成员们在当地注册成立的新公司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收入1200多万元,2022年合同额也已超过千万元。“沁阳提供的条件让我们信心十足,真正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春天来了!”田振邦说。

  据介绍,沁阳科创园由中试园、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成,是集“中试、创业、产业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发展平台。在中试园,已有11个项目入驻,注册科技型企业18家。创业园面积约13.8公顷,标准化厂房、生产及配套设施齐备,首期入驻创业团队12家,转化成果超过20项,全部投产后可创年产值20亿元以上。

  “不走的科学院”

  除了项目效益,科创园的建成还为沁阳带来了“不走的科学院”。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废旧汽车拆解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目前,企业每年可以实现报废汽车拆解3万辆、炼钢50万吨、轧钢120万吨。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企业面临技术难题:一方面,产品急需从普通的建筑用钢向高附加值的特种钢转移;另一方面,随着环保要求提高,汽车拆解后产生的大量废渣也要无害化处理。

  公司副总经理司建林说:“以前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四处联系专家,一趟趟跑,事倍功半,多么希望身边就有科研平台,随时能够得到专家的支持啊!现在,终于实现了!”

  沁阳科创园的建成,解决了县域紧缺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如今,科创园已经吸引100多名高层次研究人才到沁阳常驻,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多达百余项,成为服务于沁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走的科学院”。

  “不走的科学院”背后,是贴心服务人才。为了广揽人才,沁阳市实施了“沁阳英才计划”,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产业重点领域,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健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服务和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引进150余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化学电源研究22年的闫新华就是其中一员。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成为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作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他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

  2011年,闫新华从深圳来到沁阳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研发。他主持的“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使得公司单只蓄电池成本降低10元,电池生产周期从25天大幅降到15天,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23亿元,新增利润2.1亿元。

  沁阳华贝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镀膜材料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引进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多位材料学专家从事研究、生产的氧化铟,是手机、电脑屏幕触摸功能的核心材料。全球每年氧化铟的需求量大约2万吨,该公司年产量有400吨,已经实现替代进口。

  沁阳市还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围绕沁阳经济产业链,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退休特聘等多种形式,引进域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沁阳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沁阳已吸引60余名域外高层次人才定期前来举办专题讲座、科普专场等活动,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服务100余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

  不创新就没出路

  沁阳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曾经一度成为“十八罗汉闹中原”的经济领跑者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沁阳传统优势产业效益质量持续下滑,大多数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沁阳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创新就没出路的转型压力。

  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销售及技术研发。该公司在沁阳电池材料产业园投资20亿元,建设了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近年来,龙佰公司通过设备大型化实现节能降耗压缩成本,节能减排成为业内的标杆。

  “创新需要勇气。一台炉子1000多万元,成就成了,不成就废了,拆都没法拆。”公司总经理周大桥说,“工程项目如果没有创新,建成时就是死亡之时。”

  沁阳市委书记王家鹏对创新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解决产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要靠科技,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为此,沁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除了积极引进建设河南科学院沁阳科创园,该市还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去年以来,该市财政科技支出达到1.2亿元,出台《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创新就没出路,我们应该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王家鹏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丽静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聂 楠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谢万里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河南沁阳:县里有了“不走的科学院”
    2022-11-17 9:48:28    来源:焦作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出现了22次,强调了‘创新是第一动力’。”近日,今年40岁的田振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步流星带领参观者走进他的实验室。他的新型环保材料“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就在这里完成。身后跟着他的核心团队,五六个人都是“80后”。

      “科技创新的春天来了”

      田振邦是河南舞阳人,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河南省科学院的化学所工作,负责新型环保材料研发。

      2011年,田振邦实验室的产品做出来后,需要进入中试阶段。“怎样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变成工厂批量生产的东西,就需要进行中试,这是烧钱的无底洞,因为没有与之配套的设备工艺,什么都需要去做新的。”田振邦说。

      中试没有场地,田振邦只好想办法将单位垃圾场平整一下,临时搭建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窝棚凑合;没有工人,只好开着个破面包车天天到路边找民工;更关键的是没钱,经费要靠四处“化缘”。

      产品中试,每投进一反应釜材料成本都需3万到5万元,成功了还好,不成功的话不但钱白扔了,还会变成化学垃圾,又得花钱处理。“每次试验都提心吊胆!”田振邦说,这个阶段就是不停扔钱,还收不到任何回音。

      转机出现在2020年,河南省科学院计划在个别地方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沁阳市积极对接“院地合作”,共建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

      为此,沁阳市投资2亿元建成了占地约6.7公顷的园区中试基地,建成6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3000平方米的科研与分析测试楼、7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以及1000平方米的餐厅等生活配套设施。

      田振邦闻讯而来,组建了“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他拥有了1500平方米的设备中试车间,还招聘了20多名专职工人。他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中试、工程设备应用前的中试都在这里完成。

      他和核心团队成员们在当地注册成立的新公司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收入1200多万元,2022年合同额也已超过千万元。“沁阳提供的条件让我们信心十足,真正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春天来了!”田振邦说。

      据介绍,沁阳科创园由中试园、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成,是集“中试、创业、产业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发展平台。在中试园,已有11个项目入驻,注册科技型企业18家。创业园面积约13.8公顷,标准化厂房、生产及配套设施齐备,首期入驻创业团队12家,转化成果超过20项,全部投产后可创年产值20亿元以上。

      “不走的科学院”

      除了项目效益,科创园的建成还为沁阳带来了“不走的科学院”。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废旧汽车拆解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目前,企业每年可以实现报废汽车拆解3万辆、炼钢50万吨、轧钢120万吨。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企业面临技术难题:一方面,产品急需从普通的建筑用钢向高附加值的特种钢转移;另一方面,随着环保要求提高,汽车拆解后产生的大量废渣也要无害化处理。

      公司副总经理司建林说:“以前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四处联系专家,一趟趟跑,事倍功半,多么希望身边就有科研平台,随时能够得到专家的支持啊!现在,终于实现了!”

      沁阳科创园的建成,解决了县域紧缺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如今,科创园已经吸引100多名高层次研究人才到沁阳常驻,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多达百余项,成为服务于沁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走的科学院”。

      “不走的科学院”背后,是贴心服务人才。为了广揽人才,沁阳市实施了“沁阳英才计划”,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产业重点领域,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健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服务和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引进150余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化学电源研究22年的闫新华就是其中一员。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成为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作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他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

      2011年,闫新华从深圳来到沁阳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研发。他主持的“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使得公司单只蓄电池成本降低10元,电池生产周期从25天大幅降到15天,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23亿元,新增利润2.1亿元。

      沁阳华贝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镀膜材料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引进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多位材料学专家从事研究、生产的氧化铟,是手机、电脑屏幕触摸功能的核心材料。全球每年氧化铟的需求量大约2万吨,该公司年产量有400吨,已经实现替代进口。

      沁阳市还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围绕沁阳经济产业链,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退休特聘等多种形式,引进域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沁阳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沁阳已吸引60余名域外高层次人才定期前来举办专题讲座、科普专场等活动,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服务100余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

      不创新就没出路

      沁阳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曾经一度成为“十八罗汉闹中原”的经济领跑者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沁阳传统优势产业效益质量持续下滑,大多数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沁阳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创新就没出路的转型压力。

      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销售及技术研发。该公司在沁阳电池材料产业园投资20亿元,建设了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近年来,龙佰公司通过设备大型化实现节能降耗压缩成本,节能减排成为业内的标杆。

      “创新需要勇气。一台炉子1000多万元,成就成了,不成就废了,拆都没法拆。”公司总经理周大桥说,“工程项目如果没有创新,建成时就是死亡之时。”

      沁阳市委书记王家鹏对创新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解决产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要靠科技,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为此,沁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除了积极引进建设河南科学院沁阳科创园,该市还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去年以来,该市财政科技支出达到1.2亿元,出台《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创新就没出路,我们应该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王家鹏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丽静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聂 楠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谢万里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